分享

看鉴创始人李锋:高冷历史短视频如何斩获1亿播放量?

 budaozheli 2016-09-30


  • 移动端市场崛起,正规军转型短视频

看鉴的初期创业团队在传统媒体共事十多年,一起制作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大型纪录片,如《帝国的兴衰》、《丝绸之路》、《穿越南极》等。从策划、选题、拍摄、撰稿、后期、配音、合成、审片到最终修改,我们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这个流程,对于视频制作非常熟悉。我们也不会干别的,所以只能选择视频创业这一条路。


伴随着在移动端选择观看内容的人日益增多,尤其是观看互联网短视频的用户越来越大,我们决心干这件事。




  • 短视频和长视频有什么不同?


在传统媒体时,我们一直制作的是 30 到 50 分钟的历史、地理类纪录片,创业后我们不断在探索更适合互联网的短视频风格,有找名人配音的,比如赵忠祥、任志宏,也有找一些年轻人用很快的方式调侃配音。


长视频和短视频有本质区别,过去做的30-50分钟纪录片,更像是对一个现象、一个领域的梳理,娓娓道来前因后果,而短视频首先需要视角更具像化,关注的点需要更细致。其次,因为人们是在移动端阅读,需要碎片化的时间,需要节目的信息量大。第三,每个视频节目要有观点和态度。



  • 如何做运营、推广、商业化


最开始我认为 to B 的方式是对于短视频品质的一种认可,并且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因此找了很多大机构达成合作,例如华为、移动、电信、联通等。


to B 我们是自信的,但是 to C ,到底多少人喜欢我们的节目,我们是不知道的。看鉴从 2016 年 1 月开通了头条号,受益于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最开始的一个月,每天的播放量就能达到 50 万到 60 万,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我们如何做推广?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互动和口碑传播,钱一定要花,但要花在刀刃上,不同品类的东西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




看鉴有两个规定,第一不买数据,第二不做爆款。最初做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视频应该怎么做,到底跟着观众走还是做自己。最后发现,不论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核心问题是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内容做好总有人会为他买单。


看鉴用大量的钱购买有传播价值的纪录片版权以及改编权,储备更多优秀的纪录片素材,为节目系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怎么挣钱,刚才说 to B 获得良好的现金流,例如很多数据公司希望购买看鉴的节目使用权,但这也很容易看到天花板。


互联网和传统媒体,在盈利方式上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然是广告植入或活动。今年我们打算做商业合作会员制、广告植入或者是定制,也尝试了微店、书报等方式。用短视频来销售商品也许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我想说,怎么能够找到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商品更重要。




  • 短视频的延伸产品:VR,直播


看鉴目前在用纪录片的方式拍 VR ,计划用一到三年把中国景区拍完,已经拍了兵马俑、天坛、故宫等等。


我们也在做直播,我认为传播的最终方式是直播。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网红,但我们希望能专注于三方面内容:历史、地理还有人文,并做得更有正能量。


看鉴的短视频从一开始制作就是中英文两版,希望将内容推广到国外,今年年底我们就会跟一些机构合作,开始做英文翻译、配音等等,希望更多的中国人为中国的历史感到骄傲。


文章内容根据嘉宾9月20日现场演讲整理而成,内容已经嘉宾确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