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夜生活还满足吗

 汉青的马甲 2016-09-30


别人的夜生活还没开始,你就躺下了。

你对自己的夜生活满足吗




有轨电车,石库门,弄堂,外滩,

旗袍,美女挂历,油纸伞、夜总会,

老唱片机、黑白电影、报童、电报机

 

……

 

想必你的脑海里也浮现出旧上海的灯红酒绿


我特别艳羡那时的歌厅舞女,最喜欢听的是《月圆花好》

 

却是只能在银幕上大饱眼福了。

 

入夜,街市上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上世纪30年代,歌舞厅无疑是中外显贵巨商夜生活的首选之地,夜幕中的霓虹一个劲地渲染这里的风花雪月。

 

当我开始说起这个地方时,那么,穿越便是必须的,我们必须穿越到开埠之日,那个决定上海这座城市未来或伟大或渺小命运的关键时期。

 

在这些舞厅里面,发生过许许多多改变大上海命运的事(至少电视里是这么说的)。




百乐门

 

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的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被誉为贵族区的上海西,没有一个与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

 

百乐门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百乐门”,号称“东方第一乐府”,与昔日帝都“天上人间”地位相当,至今尚可见原貌。

 

百乐门共三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最大的舞池有500余平方米,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大舞池周围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两层舞厅全部启用,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  

 

它的微微颤动、仿佛踏波无痕的弹簧地板,成了坊间的神奇传说。在这个空间,又因生出舞场中的多少爱恨情仇,多少欲望、野心,让人为之神往。


只说一个细节便在30年代让人瞠目结舌,在百乐门出没的那些风姿绰约的舞女,仅月收入,便为三千银元至六千银元。


而当时鲁迅在北京二环买了一套房,才几百银元。



 

大都会

 

百乐门之后一年,还是戈登路,广东商人江耀章建成大都会舞厅,就是当时静安夜生活的“地标”之一。 

 

大都会是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大都会外呈八角形,里面正中一个穹隆顶,顶下正对圆形舞池,四周画栋雕梁,装潢得古色古香、富丽堂皇,与洋味十足的百乐门舞厅风格迥异,用现代的话来说,也算是“错位竞争”吧。

 

舞厅配备停车场,冬有热水汀、夏日放冷气,配有当时最好的灯光音响设备,还有舞厅休息室,这些都是必备的硬件。在软件方面,要有最好的乐队,当时大都会的乐队不是来自西洋就是来自南洋;还要有红舞女。


红舞女就像是名酒楼的招牌菜,引来垂涎欲滴的食客,显贵豪客一进舞厅,往往要红舞女作陪,于是红舞女应接不暇,一晚上忙着“转台子”不迭。

 

几十年来,这家舞厅随着上海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从旧社会纸醉金迷的畸型消费场所,变成了新社会上海市民的“欢乐园”……  

 



仙乐斯

 

初听这个舞厅,是在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红色》里,没想到当时还真有。

 

这个舞厅的诞生很有意思。

 

据说某年圣诞节,沙逊到东方第一乐府“百乐门”跳舞,不巧已满座,只有加座了,沙逊要沙发正座,没有办到,沙逊很不高兴。

 

当时在上海还有个习惯,凡是所谓“高等”人士,跳完舞让侍应生捧上账单提笔签个名就可扬长而去,到月底结算付款。

 

恰巧那天的服务员是个新来的,不认识他这个“高等”洋人,仍硬要沙逊当场付给现钞。沙逊大发脾气,服务员也不甘示弱,冷冷地回敬他说:“要图舒服,自己去盖一座舞厅好了”,气得沙逊瞪眼睛吹胡子,认为有伤他的“尊严”。回到洋行,传令立即建造一座要超过“百乐门”的舞厅。  

 

不久,在1935年完全按照美国纽约“仙乐斯舞宫”的图纸开始建造,193611月全部完工。于是在静安寺路444号出现了号称远东第一流的“仙乐斯舞宫”。当时主要作为沙逊招待客人的场所。


19376月间,沙逊将“仙乐斯”租给中国人经营,才正式对外营业。

 

据《红色》推断,沙逊将“仙乐斯”租给了青帮七爷,七爷死后金爷坐镇,金爷死后,就归白爷了。

 

 

新仙林

 

今天的江宁路靠近南京西路的地方,相对而立着两座大型商场:梅龙镇和中信泰富。而当50多年前,这条马路两侧最著名的却是两家舞厅:新仙林和大都会。  

 

当时的新仙林和大都会、百乐门、仙乐斯合称上海的“四大舞厅”,不过新仙林由于屋前有一大片花园,占地面积比另外那三家都大,厅内的舞池和座位也比那三家更多。


尤其是在夏季,新仙林还会在室外拉起彩灯开夜公园,既能纳凉喝冷饮,又能跳舞听音乐,所费也不算奢侈,这样自然来者更多。



进入上世纪30年代,上海舞厅已有百家之多,相比同时代的天津五家舞厅、武汉三家舞厅、香港七家舞厅,上海遥遥领先是不言而喻的。

 

其中,从南京路到延安路这一段的西藏路,便有高峰、远东、爵禄、逍遥、大新、锅台、米高梅、维也纳等8家舞厅,在舞客们的嘴巴里,西藏路,至少这一段西藏路又被叫作“舞场路”。

 

那时候的上海,在“看电影”这个市民生活方式的一边,便是“跳舞”这种摩登的生活。有人为此感慨:“今年上海人的跳舞热,已达沸点,跳舞场之设立,亦如雨后之春笋,滋茁不已。少年淑女竞相学习,颇有不能跳舞,即不能承认为上海人之势。”

 

“不能跳舞,即不是上海人”。一种生活方式竟然到了可以对人的城市身份作出界定和判断的程度。由此可见这种生活方式对市民有着多大的威力,这也是上海舞厅如此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小诗作尾


 

坐在陈旧光线后

你身着周正暗淡

仍是上世纪里弄匠人装

 

木刻、刀剪和软尺

绸缎、呢面和平绒

一束铜镜摆在你我间

恍兮惚兮何人蛋青眉眼

 

拂平、抖匀,抻直

自上而下量我

手展开江南般曲线

你如水不惊

 

直到我轻探左脚勾拿

你猛捉住我腰

隔着一匹阴丹士林

把脸埋进我双腿间的

温热天气


- END -


【 广告 】


老上海的故事,

小王子讲给我们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