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6日,广州番禺的王女士准备用手机给朋友发个微信红包,却怎么也发不出去。到了晚上,微信客服给王女士发了一条信息,令她摸不着脑袋。 事主 王女士: 客服说,国家规定的零钱支付是每年20万(限额),但是我已经超过26万了。 王女士说,平时她很少会用微信支付,就算用,也是偶尔发发红包而已,为什么微信客服会提示她的微信钱包支付已经花了26万多元呢?她的微信钱包也没存过这么多钱。王女士马上致电客服,结果令她大吃一惊。 事主 王女士:客服说,你的这个账号是没有的,但是你其他账号有,可我本人只有一个微信支付账号而已,据(客服)说,当时查了我还有另外3个微信账号,加起来一共4个王女士一番了解得知,有人盗用她的身份信息,开了数张银行卡,绑定了3个微信账号进行资金往来。 事主 王女士:我在银行查了一下,那张银行卡是在罗湖开户。经过一番波折,王女士终于在某银行注销了其中一张银行卡,直到(注销前)为止,这张银行卡还有资金流入。 王女士就担心在其他银行 是否还会有她的身份证开的银行卡呢?微信客服:解除绑定可以提交资料给后台人员去解除,但注销(微信账号)你要提供微信号我们才能注销得了有律师指出,由于微信账号是用王女士实名登记的,在当事人的追认后,当事人和腾讯公司之间的服务性合同已经生效。 律师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作为合同的一方,要求调阅和修改自己的资料,是有权这么做的。 新闻 多一点 我的天啊!你全身上下的信息可能都在骗子手里! 央视揭秘个人信息买卖黑链条 今年4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截至日前,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已累计查破刑事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缴获信息290余亿条。然而,在这些巨大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条个人信息交易的黑色产业链条。 不法分子猖狂 一天卖千条信息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山东菏泽网安部门侦破了一起重大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了在个人信息买卖圈中颇具影响力的犯罪嫌疑人楼某。据民警介绍,楼某的网名为“天天”,在圈中很有名。为逃避警方视线,楼某离开浙江老家远赴广西,以一套假的身份信息“改头换面”,并经常更换手机号码,这也加大了警方抓捕的难度。 办案民警说,“天天”的落网引发圈内不小的震动,甚至直接导致了其他中间商、下家的生意陷入瘫痪状态。 △网名“天天”的楼某(右)被抓获 “内鬼”-中间人-骗子 黑链条层次清晰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是各行业中掌握着大量客户信息的工作人员,他们也被形象地称为“内鬼”。这些“内鬼”的存在于金融、电信、教育、医疗、工商、房产等诸多行业中,可轻易利用职务之便获得大量的个人信息并将其转卖。包括个人学历、征信、快递信息、航班信息、房产信息甚至计划生育信息等 都可能经由这些“内鬼”流入到中间商手中。 △在银行工作的甄某利用职务之便私查个人信息 据悉,由于遭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涉及领域广泛,共计40余类,中间商甚至能根据买家的要求,实现各种“私人订制”的数据信息组合。 △中间商与“内鬼”间的微信聊天内容 专业从事诈骗的骗子位于这条黑色产业链条的末端。他们购买个人信息的过程相当方便快捷:买家在交易群里找到销售对象,提交已知的个人信息,半小时之内,中间商就能给予反馈。例如,买家知道某个人的手机号,想要他的快递信息,只要将手机号发至群里,中间商很快就可以查到该人的快递信息。如果和中间商建立起信任关系,还能够“货到付款”。 利益驱使+监管缺失助长黑链条为什么本该保密的个人信息,如此容易就流入不法分子手中?利益的驱使与监管的缺失是两大主要因素。 快递员王某从事快递工作已有5年多时间。从今年5月开始,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公司内部系统大量复制客户个人信息进行售卖。这些个人信息涉及到客户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家庭或单位详细地址。据王某交代,他做售卖信息的生意仅仅两个月左右,就获利两、三万。生意红火时,他一天光靠卖信息就能挣到1000元。 目前,像王某这种私查个人信息的行为,多数公司在监管层面也未能严格把关。虽然涉案的公司、单位内部均有相关规定,严禁泄漏客户个人信息。但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实际上没人管,完全靠自觉。” △王某在利益驱使下走上犯罪道路 公安部门将继续严打《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也成为了公安部门的严打对象。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贩卖、窃取以及非法利用个人信息。同时将督促容易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各个环节,加大自查自纠的力度。 警官支招:被骗四情况 应对有四招01 class 点链接中毒:挂失手机上用过的全部银行卡 第一类最常见的是手机木马中毒诈骗,发现银行卡被盗刷。曾警官说,这类诈骗都是手机误点带有链接的诈骗网址,一旦点击,手机便会中木马病毒,然后木马会分析你手机里的信息,拦截验证码短信,被诈骗分子盗刷银行卡。 支招:当你手机点击了不明链接,出现收不到短信或者打不出电话等异常情况时,建议马上挂失用过的银行卡。如果已经发现有银行卡被盗刷,马上将手机上用过的其他银行卡全部都挂失。然后联系银行查询钱是在哪里被消费的,比如如果被用来网上购物等,还可以联系网站商家采取补救措施。 02 class 被骗用柜员机转账:报警并提供转账凭条 第二类最常见的是柜员机转账诈骗,转完账后意识到被骗了。 支招:刚转完账发现被骗,马上报警,同时提供完整的嫌疑账号和转账凭条。这样既方便公安机关快速处置,又可以作为报警时的证据。 “基本上成功的案例都是能够提供完整涉案账号的”,曾警官提醒,转账时一定要保存凭条,不要丢,上面有嫌疑人的账号,报警备案时出示给派出所。 03 class 网银被盗诈骗:挂掉电话找银行客服核实 第三类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网银被盗诈骗,资金从活期账户被转移到理财账户或者购买了贵金属理财产品。因为活期余额变动会引起市民恐慌,以至于后来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支招:一旦发现活期账户出现异常变动,有陌生电话打来时,马上挂掉电话,打银行的客服咨询电话核实异常变动的去向。 04 class 收到诈骗短信:可发短信关停诈骗号码 移动方表示,移动用户如果收到假冒熟人的诈骗短信,可发送“诈骗短信号码*诈骗短信内容”到10086999进行举报。在确认存在群发诈骗短信的行为后,移动公司将依法对号码进行 关停。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 小心你的身份信息泄露! 不知道是怎么泄露的? 那你就要注意以下这些了↓↓↓ 你的个人信息就是这样被泄露的!据统计,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都被泄露过,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的收集越来越容易,购物小票、快递单等单据、旧手机、身份证复印件、公共WiFi、网络问卷……这些方式都可能泄露你的个人信息!如何防范?戳图了解↓↓转发提醒! ![]() ![]() ![]() ![]() ![]() ![]() ![]() 请扩散周知,让更多人知道!~ 支付时代,你付钱方便了,可犯罪分子盗窃你的钱财也便利了!大家一定要警惕!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Z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