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宫殿君给各位讲了咱中国古建筑一个最基本的构件——山墙,这东西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宫殿、寺院和坛庙中,正因为它太常见,也长的太“普通”,所以经常被人们忽视;今天,小君我还想继续给大家讲讲它的故事。 讲啥呢?就聊聊它的长相吧。 山墙可以说是古代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没办法,它粗看起来就是一面墙,毫无特色,和它的其他兄弟,比如斗拱、屋顶、梁柱比起来,它实在是太普通。 可越普通的东西就越是有“大文化”,在它的身上就凝聚了古代建筑师们精湛的技艺和对于建筑美学的感悟。 上面这幅图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山墙,即两条屋檐边下面的墙面部分。那么,山墙就只有这种造型吗? NO,NO,NO!“小山山”可是位特别爱打扮的小姑娘,结合她过往的“打扮史”,我们会发现,她最喜欢扮成三种模样: 一:素颜型,不化妆 这是山墙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即“人字形”(如下图) 这种样子是最常见的,用料也最少,基本就是两条交叉成人字形的屋檐作为它的“发型”就完事,因为它简单大方,也不需要花太多的人力财力,故民间的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形式。 二:剪个锅盖头 比“人字形”稍复杂点的就是下面这种样子的: 这种山墙,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顶上是圆弧形的,像极了铁锅的两个锅耳,所以人们习惯于称它为“锅耳墙”,当然,也有人觉得它是仿照官帽来做的,有官运亨通之意。不过小君我还是怎么看都觉得它像个大锅盖,特别像给屋顶剪了个“锅盖头”。 三:烫个大波浪 很多大户人家或者官宦之家的山墙都是做成下面这种“波浪形”: 它们一般做成两至三个楼梯的样子,寓意做官“连升三级”,步步高升。比起“锅耳形”山墙来说,小君觉得这种波浪形山墙更像古代的官帽。 上面这三种是山墙的基本形式,由它们出发,古代工匠们又想出了很多“奇葩”造型的山墙,比如: 这五个小屋檐像极了五座山峰,故人们将它称作“五岳朝天式”山墙,名字够霸气吧! |
|
来自: 老刘tdrhg > 《四十、建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