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定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方向上)。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5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9.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6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6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62.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63.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64.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65.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66.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食物关系而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
68.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69.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0.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7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72.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73.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74.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文章转自网络,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