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宋涛书法工作室第一期课程圆满落下帷幕

 青木森森 2016-09-30



2016年9月29日,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宋涛书法工作室首届学员第一阶段10天的篆书教学任务落下帷幕。本期有来自省内外的十多位学员参加了学习,工作室导师宋涛作了《中国书法风格史》的专题讲座,分阶段给学员们深入剖析了临摹和创作的关系。并针对每个学员平时学的书路提出了发展方向的建议。



▲开学仪式




▲宋涛先生讲解学员作品



▲宋涛先生作品


同时,工作室导师团队许洪流、吕金柱、戴家妙、沈颖丽、黄齐辉等导师分别作了大篆、小篆的技法训练、临摹与创作,古文字解读等专题讲座。导师团的每位导师和助教老师徐磊、詹力悦等作了不少的示范练习。



▲许洪流先生授课



▲许洪流先生示范作品(局部)



▲沈颖丽女士授课



▲沈颖丽女士作品



▲戴家妙先生授课



▲戴家妙先生作品


▲吕金柱先生讲解篆书


▲吕金柱先生大篆临摹示范



▲助教黄齐辉先生讲解学员作品



▲黄齐辉先生作品



▲班主任李砚女士讲解学员作品



▲李砚女士作品


在学习中,形成了导师认真讲,学员认真听,做笔记,提疑问,解难题的学习氛围。同学们还每天刻苦训练至深夜。大家认为,在这短短的10天里,宋涛书法工作室导师团队的全体导师敬业乐育,授课认真,讲解细致,示范到位,大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解决了很多年来悬在心中的诸多迷惑,真的是受益非浅,进步较快,不负此学,希望下一阶段的学习尽快到来。



▲合照



书法的魅力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上千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醉倒,不断探索,当前国内外广大书法爱好者更掀起学习和收藏书法的热潮,为了更好地把中国书法艺术介绍给大家,在这里简要介绍中国书法的类别,让观众初步懂得中国书法的源流及其特点,懂得如何欣赏,增强对中华国粹的认识。 


中国书法所以能成为艺术,是书家在熟练掌握书法技法之后,在书法中融入了书者的情感,书家的审美意识,以及他的性格、学识、阅历等诸多方面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书法中去,使书法具有气韵、神采、意境,成为书家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常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书法?


(一)书法与汉字的关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字之一,从西安半坡陶器片上的刻画符号来说,已达六千年的历史。

中国的汉字生命力最强。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简牍文等,逐步演化成秦篆、汉隶、草书、行书、楷书。

毛笔的发明为汉字艺术化奠定了基础。

(二)书法本身的概念和内涵

传统观点认为,书法就是写字,是汉字书写的方法和法则,即身法、笔法、墨法、字法、章法。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书法是艺术。

书法不仅仅是艺术,书法是文化。


一句话概括书法的定义: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化表现,是东方哲学的物化形态。


汉字衍变的过程




书法的风格


书法演进到东晋时期,以王羲之的清丽俊逸的书风为最高成就,并标志着今体书法度完备,体式定型,又标志着书体演变期的终结。而王献之在其父的书法成就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变“内擫”为“外拓”,更开张笔势,以妍美又增豪迈气概。此后一千六百余年,中国书法风格的发展演进,就以今体书为主要形式,以二王、锺张两大书美典型和笔势类型为本源,加以无穷的变化,产生种种个人风格、群体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

纵观一千余年的书风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有两大流派此兴彼退、相反相成地左右着历史的潮流走向,这就是古典主义(轻歌曼舞型)与浪漫主义(高歌狂舞型)。而在一个时代或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往往有一个流派或成为主流,酿成此时的书风大势,而另一个流派则居于次。此外,同一种流派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而属于同一种流派的书家作品,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欢迎广大网友踊跃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