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77)北京土语

 jwang02 2016-09-30
-----------   北京土语 --- 【黄带子、红带子、在旗的、……】   -----------   300多年前的顺治元年,汉奸吴三桂献山海关,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满州八旗顺利入关,击溃李自成,占领北京城,灭南明政权,占领全中国。顺治皇帝进入北京,将北京城作为了大清国的都城。自此,皇帝和皇室住在了紫禁城里,为皇帝和皇室服务的人员住在皇城里,皇亲国戚和八旗兵丁、家属住在内城,原来北京城里的汉族人一律搬到外城或城外居住。   随着满族人进入北京,北京的地方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这里即有满语词汇的音译,也有东北汉人的词汇,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必然又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在这些新的词汇中,有些就涉及到清宫皇室和满族人。   民国建立,清帝逊位,昔日皇室的威严不在。随之,北京土语中还出现了一些与皇帝有关的俗语和歇后语。   介绍几个。   ◆黄带子(zè)   大清国时,为了显示皇族的尊贵身份,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其亲兄弟的直系子孙腰间系有黄色的腰带。民间俗称为“黄带子”。在老北京,只要说是“黄带子”,那肯定是皇亲。 例:你可别小瞧大门的老金头儿,那可是正宗的皇亲,黄带子。       ◆红带子(zè)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叔伯兄弟的直系子孙腰系红色腰带。俗称为“红带子”。   ◆腰里横(hèng)   “腰里横”的词义是“很有钱的意思。” 例:老赵那可是腰里横,有的是钱。   大清国时的“腰里横”指的是“腰带”,也就是“黄带子”、“红带子”。民国取代大清国后,“腰里横”演变为了现在的词义。   ◆在旗的   大清国一直在满族内部实行“八旗”的社会组织形式,每个满族人都有自己的旗属,老北京人称之为“在旗的”,也称为“旗人”。   旗人和满族人不是一个概念。“旗人”是多民族组成的。清朝入关前,从皇太极时开始,陆续建起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这些人入关后,特别是在北京城驻扎的这些蒙、汉八旗的人,也被老北京人称为“在旗的”“旗人”。所以,所谓的“在旗的”“旗人”并不都是满族人。 进入中华民国后,在现代户籍管理制度下,有些满族人将民族填写为了“汉族”,但也有些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在旗的”“旗人”,自己或被他人将民族填写为了“满族”,真正形成了民族的融合。   ◆老公( gong)   “老公”指的是皇宫和王府中的太监。该称呼含有不敬之意,不能当面以此称呼太监。   现在有些人将自己的丈夫称为“老公”,虽然发音有所不同,但总觉得有点欠妥当。   ◆吉祥   “吉祥”是“向对方问好的词汇。” 例:好长时间没见着您了,您吉祥!   一些文章中介绍“吉祥”这个词,多说这个词应该是旧时太监向对方问好和普通人向太监问好时使用。其实不然,这个词在清朝皇宫里不单纯是老公使用,皇宫中多个层次的人都使用“吉祥”这个词儿来请安、问好。《宫女谈往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慈禧太后的“室里只留下司浴的两个宫女了,廊下也只留干粗活的两个人,其余的道过‘吉祥’后都退下去了。”   现在该词汇已演变为普通百姓相互问好的词汇了。   ◆叫起儿   “叫起儿”这个词汇看似很普通,并且在北京的宾馆中(各地宾馆也同样)使用的频率很高。逢客人欲早起,都通知宾馆工作人员“叫起儿”。实际上,“叫起儿”这个词汇在清朝时使用频率也很高,是皇宫中“上早朝”的专用词汇。   ◆公子哥   “公子哥”指的是官宦豪门家的男孩子。但在北京土语中,“公子哥”这个词一直带有贬义。多指“无真才实学,依靠家庭奢侈挥霍,不务正业的人。” 例:老赵是个公子哥,花钱不惧大。   ◆家关老儿   “家关老儿”指的是“一生未嫁的女子。”   大清国时,满族人享受国家的特殊待遇,每个人月月都有俸禄。有的旗人为了贪食自家女孩子的俸禄钱粮,致使女孩子一生未嫁。这个词汇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了。   ◆铁杆庄稼   大清国入关后,规定凡旗人都享受国家的俸禄,月月有钱粮。并规定,旗人成人后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只能作为兵源后背。凡补上了旗里兵丁缺额的,每月还可领取军饷、武器装备费等。这种待遇被民间称为“铁杆庄稼”。   据说清朝初年,平均一位旗人每月的进项要高于七品的官员。大清国改为民国后,这种待遇被彻底取消了。   “铁杆庄稼”这个词在北京人中继续使用。不过词义应该是“很稳定、绝不会失去的工作、收入。”上世纪位七、八十年代,“铁杆庄稼”的词义一度专指“在国有企业中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与“铁饭碗”词义相同。   例:你行啊,在国有企业工作,有铁杆庄稼。   ◆吃皇粮   “吃皇粮”与“铁杆庄稼”的词义基本相同,但是“吃皇粮”侧重指的是在“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铁杆庄稼”则侧重在国有企业中工作。   ◆道万福   “万福”是旧时中国妇女相见时的一种礼节。即双手叠放于腹部偏左侧,双膝微曲。之所以叫“道万福”,是因为在做上述动作的同时,口中称“万福”,所以叫做“道万福”。   满族也有“道万福”的礼节,但与中原汉族的“道万福”形式不同。据传妇女相见,用手按腿三屈膝后,起身时,用手抚摸一下鬓角。   ◆万安 “万安”一词不是礼节用语,词义是:给对方的允诺,“请放心,请一百个放心的意思。” 例:这事儿交给我您就万安吧。保准不会出错。   ◆上夜   清朝皇宫中将“值夜班”称之为“上夜”。这个词汇到现在词义也没有变化。有些老北京人还经常使用这个词汇。   例:你们几个在这里聊着吧,已经六点多了,我也该上夜去了。   ◆皇帝不急老公急(皇帝不急太监急)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遇到问题时,当事人不着急,而旁边与此无关的人却很着急的意思。” 例:我这是皇帝不急老公(太监)急,其实挨着我什么事儿了。   ◆皇帝他妈 – 太后(厚)   该歇后语利用“后”与“厚”同音,表现出的意思是:“很厚的意思。”   例:①老赵的脸皮就是皇帝他妈 – 太后(厚)。②光靠手的力量,这一沓子纸我可穿不动,皇帝他妈 – 太后(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