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今天的故事之前,先介绍两个老头。 左边这位就是3G资本的创始,巴菲特的挚友:巴西首富雷曼 右边是巴菲特,这个人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了。 雷曼就是大名鼎鼎的3G资本的创始人,也是目前巴西的首富。巴菲特和雷曼可以说是老相识了。巴菲特和雷曼相识于吉列的董事会上,并成为好友。巴菲特曾经称雷曼是“世界上最好的商人”。去年巴菲特和雷曼联手收了亨氏之后,经营的管理权在3G资本。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两个加在一起超过161岁的老头就快要统治全球主要的食品行业了… 你吃的奥利奥饼干,百威啤酒,可口可乐,汉堡王,麦斯威尔咖啡,DQ冰淇淋,绿箭,炫迈口香糖,怡口莲,果真,太平饼干,王子饼干,趣多多,亨氏婴儿米粉等食物,都是属于这两个老头旗下公司的产品。 我相信,如果再给这两个老头30年的时间,他们估计能把全球食品行业大一统了… ▌一、南非米勒股东同意百威英博1000亿美金的收购 就在前天,北京时间9月28日,雷曼带领的3G资本完成了全球啤酒行业的一起重大收购。 南非米勒股东通过了百威英博总价超1000亿美元(790亿英镑)的收购方案,啤酒行业的老大百威英博,基本上完成了对行业老二南非米勒的收购。 在全球各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了同意这桩“亲事”的情况下,啤酒界的巨无霸就此诞生。 根据百威英博的官方资料显示,合并后的公司仍然叫AB InBev,即百威英博,不过原来的老鹰logo已经从资料上消失了。新公司的名字丝毫没有SAB米勒的痕迹。 双方合并后,百威英博将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从营收来看,以55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五,仅次于雀巢、宝洁、百事、联合利华。从EBITDA来看,新公司以210亿美元排名全球首位。 在完成收购之后,新的百威英博将占据全球啤酒市场30.5%的市场份额。
图里深紫色的部分是百威英博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量,浅紫色为南非米勒在当地的销售量,也就是说,浅紫色加上深紫色,将会是新百威英博在当地的销售量。 从细分市场份额角度来看,新的百威英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会是46%,墨西哥57%,非洲33%,巴西63%,拉丁美洲地区62%,亚洲地区13%。 收购完成之后的协同效应: a.可以拓展销售渠道 对啤酒这个已经极度成熟的行业来讲,增加销售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百威英博在过去5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速也仅仅只有3%,并且增加售价也不现实。这就是为什么3G资本收购了百威后,给百威英博提供的是降低成本的方案。 但是呢,成本的下降不会无止境的,其总会有天花板的。 于是3G资本给百威提供的新的增加净利润方案是:收购了行业老二—SAB米勒。 对百威英博来讲,这笔收购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加大规模效应,而是获取南非米勒的销售渠道。 百威英博已形成了啤酒行业中最快捷的分销网络,南非米勒的则排名第二。 但这两大网络并没出现太多的重叠:百威英博主攻西方、亚洲及拉丁美洲北部市场;然而南非米勒的主要市场则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两者合并后的公司届时能将这两家公司各自的品牌引入各自的分销网络中。 另外,在完成收购之后,百威英博可以削减南非米勒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南非米勒的价值。 b.在垄断地区,获取产品定价权 啤酒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时,品牌识别度不高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提高价格,因为一旦你提高价格,竞争对手就会把你的市场份额抢走。 在完成收购之后,新的百威英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会是46%,墨西哥57%,巴西63%,拉丁美洲地区62%。 基本上,新的百威英博已经垄断了美国,墨西哥,巴西和拉丁美洲市场。这也意味着其获得了这些市场的产品定价权,从而存在提高产品单价的可能性。 c.进军中国市场 在完成这笔收购之后,百威英博基本上扫清了欧洲,美洲,非洲市场,放眼望去,只剩下亚洲市场了。 并且未来5年是百威英博进军中国的好时机,因为“东风”已起。 “东风”就是,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出现了两个趋势:
由于消费频次很难提升,高端化是很好的对冲渗透率下滑的方法。高端化可以借助健康概念但不局限于此,比如加入符合当下潮流的形象、强调食材和口味更好等。高端化主要方式是主要有三个:
而百威就属于第三类。 ▌二、世纪收购背后的大老板:3G资本 百威英博收购南非米勒背后的牵头人和大老板正是大名鼎鼎的3G资本。目前整个百威英博的管理团队就是由3G资本任命的。 3G资本成立于2004年,是由“巴西三剑客”共同成立的,雷曼是核心人物。 所谓的“巴西三剑客”指的是:泰列斯,雷曼和斯库彼拉。 这三人目前是巴西前五大富豪。2015年福布斯雷曼排26名,泰列斯89名,斯库彼拉110名。 3G资本的创始人雷曼是巴西瑞士移民之子,哈佛一度快休学,最后只花三年拿到学位。曾是打进温布顿的网球好手,但自觉无法成为其中翘楚,转战商场,创立了巴西最大的投资银行:加仑迪亚。 也正是在加仑迪亚里,雷曼认识到另外两个合伙人,泰列斯和斯库彼拉。 联合创始人泰列斯年轻时抱着发财梦闯荡金融界,刚进加伦迪亚时却是从打杂小弟做起的,他毫无产业经验但放胆接手濒临倒闭的本土啤酒厂布哈马,最后一步步跨国反噬收购百威,夺得了全球最大啤酒品牌经营权。 另一个合伙人斯库彼拉是个有创业梦却闯不出名堂的小伙子,加入加伦迪亚,后又自愿减薪九成离开加伦迪亚,进入刚收购的破败企业洛加斯美洲(现在是巴西最大的零售商),铁血开除九成主管,六个月让公司价值翻了三倍。 目前,3G资本拥有百威52%股权、汉堡王和Tim Horron合资母公司QSR 51%的股权,亨氏卡夫49%的股权。 3G资本控制公司的年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市值超过阿里巴巴,腾讯,接近于亚马逊。 而作为3G资本的灵魂,“巴西三剑客”的资产净值已经合计超过400亿美元。 ▌三、520亿美金杠杆收购百威啤酒母公司 那么3G资本是怎么和百威啤酒勾搭上的? 3G资本和百威啤酒的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 实际上百威啤酒的母公司是一个名为安海斯·布希的公司。这是个家族企业,企业的CEO一直都是由布希家族的人来担当的。在2008年时,掌权的布希四世是个纨绔子弟,喜欢排场,特别注重面子,根本不关心公司运营的如何。 布希家族每次来中国视察的时候都坐私人飞机,全家老少豪华轿车接到上海总部,豪门的场面和架子堪称教科书级别。布希四世的心思也根本不在如何扩大企业规模如何创收上,而是在一段不成功的婚姻之后流连花丛,频频卷入各种丑闻,使得公司名声受损,上下员工怨声载道。 这个时候,巴西的首富雷曼(3G资本CEO)目光锐利的锁定了安海斯布希,意在将安海斯布希纳入麾下,将自己的英博啤酒集团(3G资本子公司)版图扩展到全球。 于是在2008年,英博集团撬动银团贷款,利用杠杆以520亿美元现金交易拿下了AB公司。这是一场震惊全球的具有高度争议的敌意并购案,但对于英博而言价值巨大。 收购完成后,3G资本就血洗旧管理团队,挤压了不必要的成本——3G资本引入的CEO都是自己订好经济舱机票,直接从纽约直接飞到上海,打出租车来办公室。新管理层还售出了那些虚荣性资产,包括以布希家族命名的公园、球场。 至此,百年AB就正式变成了AB Inbev,即我们中文所说的百威英博。 那么在收购完成之后,百威英博业绩表现如何? 真的可谓是,焕然一新。 下图为过去五年百威英博的销售额。宏观来看,虽然销量在2015年受到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有所下滑,但是从公司的市场份额和股价来看,百威英博整体来说还是在稳定发展着的。 虽然销售额没怎么增加,但是百威的净利润可从2008年的19亿增长到了如今的83亿美金!那么百威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主要得益于百威销售成本(Cost of revenue)和利息费用的下降。销售成本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新的百威管理团队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来提高公司的效率,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和销售成本,比如降低包装成本,零基预算,出售非经营性资产,削减员工福利等措施。 由于成本控制非常好,百威过去5年的股东回报率ROE则一直保持在20.4%,位于整个饮料行业的前列。这也就是为什么其股价可以走的如此坚挺。 ▌四、3G资本的成功靠的并不是资本运作 这个世界上的私募基金有很多,但是只有一家3G资本。 3G资本并不是单纯的在玩资本,而是真正的想要永续运营一家企业。 3G的投资理念很简单:3G资本擅长大规模投资,长周期的价值投资,通过控制股权,导入强大的主动性投后管理,累积现金,不断扩张。 具体的玩法是: 集中资金收购一个管理层失去发展动力,经营效率低下的企业,然后董事会(由3G资本过往资深合伙人组成)负责总体决策,某个合伙人带领团队作为这家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进驻企业,输入高绩效管理制度,削减成本,招聘新人,逐渐重塑企业文化,开除效率低下的员工,重新焕发企业效率。 一般的私募基金在改造完公司后可能就考虑推出策略了,3G资本不同,他们要做永续经营。当公司改造好了之后,3G资本就可以获得这个企业大部分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再去收购另一家企业,重复几次之后,自由现金流就会越来越多。 正是由于这种玩法,只要3G资本收购成功之后,一定会大幅度裁员,换血管理层。 这个玩法的难点在哪里? 难点在于,你怎么确定你血洗原有的效率低下的管理层,输入的是高效的管理层,这就牵扯到3G资本独特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模式。 3G资本非常重视培养人才 雷曼认为,商业成功最核心的因素在于人才。因此在过去的一路成长途中,3G资本培养了大量的商业人才,比如巴西央行行长,巴西很多公司的总裁都是出自3G资本的体系。 在从创业最开始,巴西三雄的核心人物雷曼就在人才方面特别用心,特别注意选材,打造人才。他们选材的核心标准是Poor,Smart,Desire,在入职之后完全凭能力和贡献定绩效,不讲究入职时间,学历,背景这些因素,并且建立了一套能力评价体系,最能干的20%人才可以获得70%的奖金,而且可以最终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为了持续保持人才的前进动力,不断设立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和目标,以保持最优秀的人才可以留下来。巴西三雄的另外两位,就是雷曼早期创业过程中招来的小伙子,两个小伙子从打杂开始做起,一路爬升成为雷曼的合伙人,并且成为公司股东,后续与雷曼共同开创了3G资本的伟大事业。 作为一家私募基金,3G资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手下优秀的人才。 因为3G资本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收购一个管理效率低下的优秀企业,然后对这个企业进行改造,在改造的时候,优秀的人才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优秀的人才需要伟大的目标 任何一个公司的CEO都知道人才重要,任何一个公司也都想留住人才。 3G资本认为,要留住人才就必须需要一套完善的激励措施和伟大的目标。 雷曼曾说“长期维护合伙关系,是3G资本成功的一大秘诀。” 雷曼认为:优秀的人才需要远大的目标,否则他们就会将其创意的能量投注于其它公司,或者自创事业。 在3G资本的成长初期,有很多优秀的人离开了公司,有些人离开后也开创了非常了不起的事业。后来,雷曼意识到,要让真正的人才留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设立远大、艰巨和大胆的目标。他们认为:“为了维持前进的动能并留住卓越人才而追寻远大的目标,是值得企业去承受的风险。” 和很多私募不同,3G资本赚长期的钱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3G资本是巴西最大的PE公司,高峰时持股50多家公司。 但是他们后来发现这种模式本身是有严重缺陷的。因为他们投资的公司并不是个个发展都很好,有些投资甚至损失很大。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有几个致命的缺点:
后来,雷曼反思道:“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是时间,但我们的时间效益不明显,我们应该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发展潜力最大的几个投资上面。” 从此之后,3G资本开始专注几个行业和几家企业,用自有资金取得这些企业的控制权,将他们打造的管理模式和人才队伍注入这家企业,效率提升之后再以这家企业为起点去不断兼并收购其它同行业企业,直至全球第一。 这就是他们从控股巴西一家小啤酒企业,发展到今天全球最大啤酒企业的过程。 ▌五、结语 3G资本成立于2004年,但是短短12年,其控制的公司年收入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 如今,3G资本控股的百威英博以100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啤酒行业老二:南非米勒。全球啤酒行业诞生了一个超级巨无霸,新的百威英博。 可以想象的是,在收购完成后,3G资本必然会大力削减成本,大幅裁员和变换管理。 在完成收购之后,新的百威英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会是46%,墨西哥57%,巴西63%,拉丁美洲地区62%,基本上大一统了除亚洲之外的主要战场。 在完成企业效率的提高,完成产品销售渠道的融合之后,百威英博还能做些什么? 我认为,它一定会大局进攻中国啤酒市场。 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你们准备好迎接一个打扫完欧美非战场之后的百威啤酒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