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缓和医疗的病人是否也应该像放弃心肺复苏那样,放弃喂食管和呼吸机呢?相比较而言,这个问题也许更复杂些。不过,这也是末期病人和他们的亲人常常遭遇,且一旦遭遇就无法绕过的问题。 许多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或中风后遗症等等,如果进展到一定程度,病人和家属都可能面临以下困难选择:1、当不能咀嚼和吞咽时是否使用喂食管。2、当不能自主呼吸时是否使用呼吸机。 由于喉头肌肉的退化,处在疾病末期的人出现吞咽困难、窒息、呛咳、失声或呼吸困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时候,由于吃得过少而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会首先出现。然后,吞咽时发生呛咳而使细小食物进入错误的管道,也就是被吸入肺里的情况会随之而来。有时,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也会使部分胃内容物进入肺部。所有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会导致一种称为吸入性肺炎的疾病。它是由食物或胃内容物损伤肺组织并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的。吸入性肺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为避免咳呛,医生也会建议使用鼻胃管(经鼻腔插入,通过食道进入胃)接受流质食物。如果吞咽困难持续存在,这种供给食物的方法可以人工通过注射器供给,也可以使用机器定期定量将流质推送入胃。不过,即使使用喂食管,病人仍然有可能发生吸入性肺炎。 当然,在许多情况下,喂食管是可以帮助预防疾病并延长生命的。如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ALS) 等疾病中,喂食管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方法的一部分。但是,对疾病末期的患者来说,使用喂食管的问题存在争论。对许多人来说(其中也包括医生),不使用喂食管是很困难的决定。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让病人“饿死”。可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在疾病末期使用喂食管度日,是一个有关生存质量和尊严的问题,而他们是不情愿这样存活的。 其实,已经有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末期病人不使用喂食管并不意味着“饿死”。具有缓和医疗技能的医生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患者感到舒适。临床所见的事实是,如果患者完全不能进食,也不使用喂食管,经过一至两星期的时间,身体会慢慢消瘦下去。临床上称为缓慢脱水。现在我们认识到缓慢脱水并不痛苦,反而可以减轻末期患者因胃肠负担过重引起的种种不适。举例来说,良好的口腔护理缓解末期病人的口干往往比静脉输液更为有效和舒适。所以,更接近事实的判断也许是,在生命尽头,喂食管能延长的只是死亡过程而不是生命。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选择不使用喂食管又不能进食的末期病人来说,表明病人和家属都已经做出决定——甘愿接受死亡近期来临。 对患有感染性或吸入性肺炎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是治疗方法之一。呼吸机是一种帮助患者呼吸的机器。使用呼吸机需要经患者的咽喉插入一根导管或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在咽喉部位造口)。患者接上呼吸机后,一般事先不知道是短期使用还是长期使用。治疗一般患者的肺炎时,通常只需短期使用呼吸机,病情缓解后,病人可以恢复自主呼吸并停止使用呼吸机。但是,末期患者十分虚弱且病情不断加重,以至于很可能再也不能恢复自主呼吸。这时,患者只能依赖呼吸机维持。临床所见的事实是,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无论意识是否清楚,都会用肢体或表情传达他们的“痛苦”和“不想继续依靠呼吸机生存”的愿望。 做出停止使用呼吸机的决定也很困难。甚至一些医生都会觉得看上去这种决定是在杀害患者。但是,正如使用喂食管一样,使用呼吸机也是一个有关生存质量和尊严的问题。对某些人来讲,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存活是不可接受的。对于选择了缓和医疗的末期病人,临床医生会尽最大努力避免那种让病人再也不能恢复自主呼吸、只靠呼吸机存活的事情发生。而对于已经处在这种不幸情况下的患者,则会通过严格的临床指征识别和在充分确认本人及家属意见的前提下,实施呼吸机的撤除。当然,撤除呼吸机的后果也将是死亡的迫近。 这回,更接近事实的判断仍然是:在这种情况下撤除呼吸机只是缩短了死亡过程,而不是生命。 和放弃心肺复苏一样,在必要的情况下放弃实用喂食管和呼吸机,是进入缓和医疗的病人要面对的问题,这将牵涉到什么是生存质量、什么是尊严,什么是舒适,以及财务安排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是这个问题更加复杂,所以尽早开始了解、思考这个问题,就更为必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