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传奇道人陈抟轶事

 禹杰 2016-10-02


安岳云居山陈抟墓


陈抟书法“福寿”二字题刻

  

 他下棋赢了宋太祖一座华山 ……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陈抟是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于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开源之功。他被后人称为“陈抟老祖”。
  陈抟(871年—989年),赐号“希夷先生”。四川普州(今安岳县)人,五代宋初时著名学术大师。

陵墓在安岳云居山
  在安岳县城紫竹公园后云居山真相寺后面,有座至今基本完好的陈希夷(陈抟)墓。陵墓坐北向南,墓基宽约17米,高约4米,为石砌。墓顶为土丘,后部有一小石坊。墓的正面有石砌墓门,两旁有石梯可上墓顶。
  墓门有石刻题额及对联,对联之间为《陈希夷自赞像》碑。门额刻“华报归来”四字,两侧对联的文字是:“先生不必仍长睡,天下于今已太平。嘉靖癸酉季春曾锡龄。”《陈希夷自赞像》系嵌入的一通石碑,高2米,宽0.92米。 碑的中下部刻陈抟像,上部有自赞和题款:“陈希夷自赞:一念之善,则天神、地祇、祥风、和气皆在于此;一念之恶,则妖星、厉鬼、凶荒、札瘥皆生于此。是以君子慎其独。’洪武甲戌秋月重阳日安岳县迪功郎县丞陈观重建,教谕谢复恭敬书。”
  从《自赞》碑来看,此墓是明太祖洪武甲戌年(1394)重建,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又经培修,并于墓门增刻对联和门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到此并捐款重修。
  墓门两侧的石壁上还留有后世题刻。东侧石壁上刻字石高0.75米,宽0.5米,一些文字已风化剥落。至今,仍清晰可见的有“图南仙迹”“希夷炼丹处”等题刻。
  今安岳县城南十五公里思贤乡境内,有古地名“陈抟坝”。

见了皇帝居然不叩首
  后唐长兴年间,政治局势动荡,后唐王室内部危机四起。陈抟考取功名的希望破灭。《宋史》记载“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从此,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变化。
  离开繁华的闹市,有孙君仿、獐皮处士两位“高尚之人”指点陈抟到武当山九室岩隐居。隐修期间,陈抟四处出游,足迹遍布武当、华山、峨眉、蓬莱等名山大川。在邛州(今邛崃)天庆观,向何昌一学习“锁鼻术”,就是他后来影响很大的“睡功”。出游寻访期间,陈抟还遇到一位对他至关重要的老师麻衣道者。后来民间流行的《麻衣相法》《神相全编》《神相铁关刀》等奇书,皆托名麻衣道者和陈抟。
  移居华山后,陈抟深修睡功之法,被称为“华山高卧”。有一天,有个樵夫见山凹里有个尸骸,上积一寸厚的尘埃。樵夫心中怜悯,去搬动准备埋掉。看时,却认得是陈抟先生。樵夫道:“好个陈抟先生,不知如何死在这里?”这时先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正睡得快活,何人搅醒我来?”
  名声传到了当时的后唐明宗皇帝那里,他御笔亲书派使者持诏征陈抟出山。陈抟见了天子站而不跪,旁人大惊失色,但明宗感叹道:“高士是不用常礼来对待的”,还将他送到礼贤宾馆。
  陈抟早晚只是在蒲团上打坐。有人向明宗建议:此时外面风雪交加,陛下可赐一坛佳酿,再送美女三人。如果他喝了酒,收了美女,就不愁他不出山了。明宗便差人将佳酿和美女送去。陈抟照单全收。哪知第二天明宗派人前去加封官爵时,房间里只有三位美女还在,陈抟已不见踪影。

下棋赢太祖一座华山
  晚唐五代时期,当时还是军卒的赵匡胤随军至陕西,过华山时闻听山上有一道士,人称陈抟老祖,棋下得极好,不觉技痒,登上华山去找老道下棋。陈抟老祖见他只不过是个军卒,不愿对弈。赵匡胤一听急了,便说要以整座华山为赌。陈抟早就看出他有帝王之相,正等着这句话呢,当然满口应允,还说:“空口无凭,要写个文约为证。”赵匡胤想,华山又不是我的,输了就输了,立个文约何妨?陈抟写了文约,还让赵匡胤压了指印。赵匡胤求胜心切,用炮误打一车,被陈抟独马取胜。赵匡胤得天下后兑现诺言,将华山赐予陈抟做道场。
  陈抟与宋太祖、太宗都关系密切。宋太祖开国后第一个中央集权措施“杯酒释兵权”,据说是陈抟的建议。《画慢录》记载:“太祖深鉴唐末、五代藩镇跋扈,即位尽收诸镇之兵,列之徽甸,节镇唯置州事……或云,陈希夷之策。”
  宋太宗对待陈抟更加厚礼,多次召见虚心听他的高见。如选定王位继承人,宋太宗想借助陈抟的相面术来解决继承人问题。当征求陈抟的意见时,陈抟善于领会太宗的真实意图,只见到襄王的两个佣人,就返回报告:其佣人是贵人,则主人自是大贵可知。太宗听后大喜,于是争论不休的“建储之议遂定”,即日宣召,立襄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
  宋端拱二年(989)秋,陈抟盘坐在地,右手支颐,让门人离去,闭目而逝。许永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