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文川:吴鸿与张阿泉藏书票

 真友书屋 2016-10-03

收藏家,藏书票艺术家崔文川先生制作的藏书票、长安笺谱大受读书界的欢迎。不少爱书人以能够收藏到他的作品为荣,今天特推荐崔先生制作的藏书票。


时下的不少所谓的出版人,更像是出版商。至于说到四川出版,可能总不忘提起八九十年代的辉煌。此后,一蹶不振。也有人在坚守,并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吴鸿在出版界耕耘三十年,所做的事,比如挖掘本土文化,推重青年作家,都不遗余力,这类的事颇多。


像他这样的出版人,在成都是少见的。全国看,也是少有的吧。与出版商相比,他多了一重人文情怀。在他的眼里,一册书应该完美地呈现。因此,封面、装帧、纸张、印刷工艺,无不精益求精。沙河老师多年未在四川出版过作品了。他看到吴鸿做的新书,当即就决定作品以后在四川出版,这只是一个个案。


追求,犹如书海扬帆,驶向未知的阅读领域。在藏书票里,船只扬帆出海,海鸥翩翩起舞,阳光成为了背影……这唯美的,更像是一种隐喻。

记得,沙河老师曾说“鸿”字:“应拆为水工鸟。水边的鸟,是意符,工是声符,像天鹅发音‘工、工、工’。”他学着天鹅的发音讲,“大雁叫鸿,其鸣自呼,自己喊出来的。”


这样的解释,也是别有意思的事吧。这与出版何尝不是有许多相似之地?


情怀是什么?是理想,也是追求不懈的注解。人在人海中,是孤独。山静水幽,蝉鸣鸟啼,独自享受,一如呓语独白。一个“懂”字,如今越来越难求。他人懂不懂又有什么关系。按照自己的理想走下去,收获的是对得起情怀二字。


海,船只在其上漂流,去向是哪里,无需太多的奢求。



内蒙古的草原给人留下许多遐想空间,去过的朋友更是称赞有加。张阿泉在内蒙古,也时常被想象成大汉,一如成吉思汗的麾下,弯弓射大雕。现实生活中,他长枪短炮,是电视传媒人,写作功力亦深厚,却见一位大汉的柔情。


且看阿泉的作品名:《掌上珠玑》《躲在书籍的凉荫里》《慢慢读,欣赏啊》《把心放进一个嘎查》……是不是如同一泓清泉,在草原上蔓延?


他说:“不要认为读书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要让读书日常化、生活化。”中国民间读书活动的核心倡导者,全国民间读书年会上时常可见他的身影:妙论阅读、醉心淘书。


雪山之下,有一凉亭。看山,无需远眺,在亭下,饮茶、听风,风来,云去,端的是一种诗意。这些景物汇集在藏书票上,细腻中,多了份温情。在现实中,固然难得这般惬意,但不妨以好的心态去看待周遭的事物,也许就能发现事物的另一面。


阿泉在成都有一工作室,我参观过一回,书天书地,把偌大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惹人喜爱的书册,随手摆放,无意中显现出了一个人的阅读趣味。


偶读《秋水轩尺牍》,其中有句:小春十日,为足下悬弧令旦。回忆去年,歌徴《金缕》,酒泛红螺,诸同人济济盈盈,如集蓬壶仙侣。今以关山远隔,未克趋陪,惟有遥颂九如,临风拜手耳。


古之风雅,几成绝响。书香环绕,缕有不绝矣。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