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老狮 僵死粉过多早已让微博的活跃度不断下降,很多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真实粉丝数却少得可怜,这无论是对于用户来讲,还是对于微博来讲都是一件噩梦。用户无法从粉丝当中获得足够的认同感,即使想要通过粉丝之间的互动来增加微博的活跃度,但是在僵尸粉占据了主流的微博来讲依然是一个非常难做的事情。所以,长此以往,微博变成了一个活跃度逐渐降低的应用,用户流失变成了必然。 对于微博本身来讲,虚假用户过多让它无法获取真实的数据支持,在产品设计以及运营上面都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微信此次大清洗无疑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并将此看做是微信未来能够走得更好的标志。而作为一款产品来讲,微信此次大清洗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虚假的繁荣并不是所有产品的终极追求。正如微信所说,过分追求虚假的繁荣势必会失去本来的追求,而如果刻意地追求虚假的繁荣,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东西,我们将会付出更多代价。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微信都是一个社交应用,这款应用之所以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与微信建立了深度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下的微信已经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而对于一些微信大号的刷量行为来讲,无疑是给微信造成了一个繁荣的假象,在这个繁荣背后,或许能够掩盖很多问题,这种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微信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势必会进一步削弱,在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持续降低的当下,解决好这些虚假数据问题势必将会成为下个阶段微信更好发展的开始。 虚假的繁荣并不是微信产品的终极追求。这个阶段相对于微信刚刚起步时的艰难来讲,此刻的微信需要的依然是一个相对真实的市场环境,通过此次清洗,微信的公信力无疑将会进一步增加,人们对于微信的信赖度势必会迎来一个制高点。作为一款应用,微信无疑将会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获得未来一个阶段的长足发展。 过分地追求数据将会让微信失去存在的意义。随着微信发展到深度运营阶段,强调数据并没有错,而如果过度地强调数据和迷信数据,这将会让微信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当下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数据,而放弃了内容本身。很多微信大号的内容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是数据就很好,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看到虚假的数据之后开始转发,最终助长了这种虚假信息对其他用户造成的影响。 因此,过分地追求数据或迷信数据将会让微信失去本身的意义,同样会让微信公众号失去本身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信息的聚合平台,它将所有的信息全部都聚拢在微信公众号下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微信用户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在微信上停留,并将微信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以让用户生活在里面的生态系统。而如果我们过度地关注数据,并不关注产出内容,甚至将产出内容看做是一个相当低劣的事情,那么,微信公众号的存在将会失去意义,用户在微信公众号里的时间势必会大大降低,这对于微信来讲无疑是一个致命伤。 微信的大清洗让我们看到过分地追求数据将会让微信真正失去本来的意义。在微信的活跃度持续降低的当下如果不将这种情况遏制的话,势必将会影响微信下个阶段的发展。 微信的大清洗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尽管此次微信的大清洗对于一些所谓的微信大号影响较大,甚至一些微信大号的阅读量出现了拦腰斩断的现象,但是这种大清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微信面临的问题。正如一些报道所说的那样,当下的微信公众号刷量和当年的微博刷量一样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一旦形成势必会有应对之策,如果想要将微信回归一个社交应用的本质,只有持续不断地更换接口,应对这种刷量行为才是万全之策。 然而,微信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刷量的问题,只有将微信回归到事物的本质才能解决当下微信面临的问题。以内容至上为原点,不断用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关注,最大程度地解决当下很多真正的内容提供者遇到的问题将会让微信获得全新的发展。 既然微信公众号的刷量行为对于微信这款产品有如此多的负面影响,那么为什么微信团队到现在才会进行惩治呢?未来微信的发展又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呢?在微信大清洗背后,我们未来还将会从微信这里获得什么呢? 微信的功能和作用正在转变。对于很多人来讲,微信始终是一款社交应用,社交功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很多人在微信上耗费的时间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时间。然而,随着微信深度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开始发现微信的功能和作用正在发生深度转变。 社交功能开始朝着工具功能转变是微信功能和作用转变的最为明显的信号。作为一款工具来讲,微信提供给用户的就是方便、快捷、真实。方便和快捷能够通过产品本身来体现,而真实在前几年的发展当中主要是体现在数据上,而这恰恰造成了微信虚假刷量产业链的形成。随着微信打击刷量行为常态化,微信在“真实”上下的功夫将会更大。 未来,微信如果想要将其特征从社交功能向工具功能转变,对于刷量行为打击将会是一场长期性的任务。 作者:孟老狮,资深撰稿人。百度百家,多家知名媒体专栏作者及特约撰稿人。转载及合作请联系邮箱:michael5888@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