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一定是 与时俱进,一起进步,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原题:《为了孩子,绝不仅仅为了孩子》 在一本叫做《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成长日记里,妈妈这样写到: 宝贝,欢迎你来到我的生命里,愿你享受成长的每一步。 经历充分的爬行,宝贝在一岁时轻而易举就学会了走路,平衡感佳。 两岁,可以做到晚上不吃糖,坚持到第二天早上再吃。 三岁,宝贝上幼儿园了,情绪稳定,和老师小朋友相处愉快,作息规律,适应顺利。 四岁时练习轮滑,免不了摔跤,每一次都选择了站起来,接着练,持续一个多小时。 晚上,提醒宝贝抹香香,她抬着下巴说到:“我才不用抹香香,因为我本来就很美,我的美已经超过了香香。” 认识“水”,提问都有什么水,结果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瀑布、河水、香水、护肤水、冰激凌水、碘伏水、可乐水、果汁水、啤酒水、白开水、洒水车、鱼缸水、洗澡水、墨汁水、臭水沟(来自跑男灵感)、冰雪融化的水、牛奶豆浆水、湿巾水、口水、泪水......神补充:尿水! 认识“土”,下面一横是土地,竖是地里长出的枝,短横表示两片叶子。 身高中等,体重均下的她在体能测验中一鸣惊人,事后,她说:“哼!我怕自己太累,就没有使劲,轻轻松松就跳了这么远。”配以赤裸裸的傲娇表情。 下大雪的那天,早上坚持起床,走路上学,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她元气满满地说:“妈妈,我们不是在走路,我们是在开辟道路。” “吃着这么好吃的面,我觉得人生已经圆满了,因为好吃不重要,自己喜欢才重要!” 感冒去看医生,自己叙述病情,告知姓名年龄地址。 “妈妈,你要努力变得更漂亮一点。”“每天洗头发洗澡,做漂亮的发型,每天坚持跑步十五圈,看肚子上都没有肉肉了,这样就和我一样漂亮了” 新买了丝袜,为了验证丝袜是春蚕吐丝的结果,把丝抽掉,一根一根地抽,乐此不疲。 “妈妈,如果你去参加《奇葩说》,记得最后一个发言,这样你可以把他们都压(制)下去了”“我就不去了,我不适合奇葩说,我适合睡觉。” 开始不肯参加夏令营,后来又改了主意,理由是:妈妈,我有时候会惹你生气,如果去了夏令营,妈妈就可以放松几天了! 游泳时,得知手机丢了,她独自去前台告知手机号码,如果有人捡到便于联系。 强烈要求摆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多次主动上前询问陌生人,实现了营业额的突破。 路过外国语中学,得知学校很好(现在一年级),询问录取途径:一是保送,二是考试,三天后告诉我:这几天课间从来没休息过,因为想考前十名,所以课间也在看书…… 上课主动发言,没有被提问到,就去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多多关注自己。 热爱学习,主动表达,乐于思考,善于交流,敢于挑战,懂得坚持,自律自立,感恩贴心,双商在线......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是你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好吧,我承认这就是我家的孩子。 有很多人问过我教育方法,不怕各位笑我矫情,真的没有刻意去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如果你觉得这么回答不够诚意,我姑且整理思路,分享如下:
言传身教——在一个家庭里,也许教育方法各异,但理念尽量统一,孩子是很精明的,他们很擅长寻找漏洞,趋利避害。 做孩子的榜样,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得弗洛依德说过:给我十几个身体健康智商正常的孩子,把他们放在我的教育环境里,若干年后,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律师、医生、法官,或者小偷、乞丐——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你发现了孩子的问题,请一定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我是不是做了错误的示范,或者诱导?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先从改造自己开始吧。 只是,以身作则不是装,不是表演,而是一种习惯。 记得有位妈妈谈到二宝对于大宝的不利影响,我说:和你交谈的三分钟里,你夸张的表情都让能我感受到,其实你更偏爱二宝。孩子是很敏感的,她或许表达不够准确,但心里清楚极了,表演式的交流大可不必。‘ 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则。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丈夫下班回家,看见妻子在揍孩子,忍了忍没理她。径直走到厨房,看见煮好的一锅馄饨,于是吃了一碗。这时看见老婆还在揍儿子,于是终于忍不住了:“教育小孩不能老用暴力,要多讲道理嘛!”妻子说:“好好的一锅馄饨,他居然撒了一泡尿进去,你说气人不气人!”丈夫听后马上说:“媳妇你歇一会,让我来揍!” 前几日,朋友家的小孩在我家小住,女儿说:“妈妈,自从某某一来,你特别温柔,都没有发脾气呢!”她大概想起了有一次自己挨了批评,在画板上画了一个哭泣的小孩,大滴大滴的眼泪,她红着眼睛对我说:“妈妈,我像小松鼠,你像猫,每次批评我时就像猫张着爪子要抓人一样,你的眼睛睁得那么大,我都不敢看,你是世上最凶的妈妈了,比某某人的妈妈还凶,我想要一个温柔的妈妈。” 带过孩子的家长都深有体会:有时孩子一个小小的错误,甚至失误都能让我们瞬间火冒三丈,狂风暴雨般的批评,事后想想至于吗?有用吗?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我们首先得承认他们是孩子,犯错在所难免,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共同解决。 发脾气除了暴露了你的束手无策,毫无益处。当然,适当的奖惩也是要有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自己。 陪伴重要,陪伴的质量更重要。 陪伴和参与,不是孩子在作业,而你在玩手机,孩子在看书,而你在追剧。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与时俱进,一起进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我很少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问的最多的是今天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事情和妈妈说一说。 她绘声绘色地讲述,我认真聆听,让她感受到我很开心甚至陶醉她的表达和分享,和她交流感受,适当引导。 我的原则是:骄傲于你的优秀,帮助于你的不足,接纳你的遗憾,陪伴你的难过。 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衡量父母是否成功的标准,一定有一条是孩子主动和你分享内心世界。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一定不仅仅是听话,因为孩子只是孩子。 最后我想说的是,最好的教育就是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对于孩子,我们责无旁贷,但绝不是我们的全部,不是我们的替代,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为了孩子,但绝不仅仅为了孩子。 【 广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