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柔的坚持

 特教梦 2023-02-15 发布于江苏
当你踏进宝鸡市首家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的南山幼儿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门口内圆外方的造型石头上镌刻的苍劲有力的五个大字——“温柔的坚持”。这五个字是南山幼儿园办园的宗旨和核心理念。
有着多年从事特殊教育丰富经验的前园长智老师,曾常常苦口婆心地叮嘱全体教师始终要牢记“温柔的坚持”这句话,并要把它作为座右铭,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常工作中,我在心里不断重复默念这句话。我一直在想,在反思,在研究,在深深的思考我该怎样以温柔的姿态去呵护这些不幸的折翼天使?
教育的起点,从老师的心开始。和苹果班可爱的孩子们用心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深切地感觉到这些特殊孩子没有普通孩子好带。他们没有语言,只会用爆发的情绪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老师要细心的分析孩子脾气爆发的原因,还要及时安抚孩子情绪。他们没有规矩意识,随心所欲的行为让老师时刻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他们生活能力差,在生活自理上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虽然我们有时候面对他们的哭闹束手无策,但我们会耐心剖析原因,耐心地去引导孩子。只有爱生如子,才会像妈妈照顾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去用心呵护和疼爱。只有心存善念,只有大爱无疆,只有爱岗敬业,才会深切同情残疾孩子的不幸,才会一视同仁尊重所有的家长,才会不在乎外界的歧视全身心投入功德无量的学前特殊教育事业。
特殊教育贵在因人施策。著名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倡导因材施教,我园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我园教学的一大特色——一生一案、因人施策。特殊孩子的古怪的行为,常常考验着老师的耐心和教育智慧。尽管这项工作琐碎、艰辛,但座右铭始终鞭策着我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每一个孩子内心都住着一个美丽天使,残疾孩子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为啥咬?因为苹果太甜了。作为特教老师,我们就要用善良唤醒善良,用智慧浇灌心灵,用爱心铸就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特教老师,就是发力的那棵树、那朵云、那个灵魂。著名教育家狄波拉·玛雅也有一句名言:“教育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我们也就常常弯腰俯身摸摸孩子的脸蛋,为他擦去鼻涕。弯腰,并没有降低老师的身价,反而体现了灵魂的平等、教育的公平、人间的大爱。
特殊教育贵在坚持。辰辰(化名)是苹果班特别可爱的一个男孩子。他一天要尿湿好几条备用裤子,让人特别头疼。每次去卫生间的时候,他都不小便。刚回教室,他又指着屁股说“尿尿”。我怕孩子尿湿裤子,就赶紧带孩子再次上卫生间。结果去了后,他在小便池旁站一会却又不尿。我只好又带他回教室,如此反复折腾,最终他还是尿在裤子上了。当他指着湿了的裤子说“尿尿”的时候,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特教老师必须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恒心、细心。看着这样连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的孩子,我动摇过、失望过、放弃过,最终,还是职业良心使我回心转意。
特殊教育贵在思考。看着孩子一脸无辜的表情,给他换上备用裤子后,我突然想起他妈妈说过的话。她说“辰辰”在家里都会自己主动去上卫生间,上完厕所了还会自己按马桶冲厕所。为什么他来幼儿园了自理能力反而下降了?我就慢慢的观察孩子,“辰辰”每次尿湿了裤子都会指着说“尿尿”,也会觉得裤子湿了穿着不舒服,会提醒我他的裤子尿湿了。从孩子的表情里,可以看得出他似乎知道自己尿湿了裤子是不对的,却又好像不知道。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同样的事情,他的表现反差这么大?光这样揣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要探索问题原因。原来,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感到陌生,很难适应。孩子需要时间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周围任何一个陌生的物体,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胆怯。找到原因后,我一有时间就会陪伴孩子来熟悉幼儿园里面的环境。我会教他指认哪个房间是休息室,哪里是卫生间,哪边是男生卫生间,哪边是女生卫生间。我还鼓励孩子在幼儿园也可以和在家里一样放松,有需求了随时找老师,把幼儿园当成自己温暖的家,我会像妈妈一样爱护你。对比自己的呵护,与她妈妈还是有很大差距。症结找到了,我开始刻苦学习温柔术,自觉请教孩子妈妈的秘诀,模仿并嫁接到学校如厕护理上。渐渐地,孩子几乎和在家时一样,生活自理能力再次被唤醒。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特别温柔地启发、引导他,手把手教他。在温馨的环境里,孩子身心放松,渐渐地尿等待、尿裤子现象逐渐消失。
我深深地感悟到:对于特殊孩子来说,教育可以是一个和善的眼神,一句真诚的鼓励,它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的心,鼓起孩子的勇气,更能激起孩子可贵的自信。只有温柔才能换来温柔,只有温柔的坚持,才能营造一个温暖的教育环境,才能提高残疾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实施有温度的特殊教育。我坚信爱终究会创造奇迹!
权永妮
陕西省宝鸡市南山幼儿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