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玉稻筱麦坊米 2016-10-03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文/花西措

“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思绪在心中跳动得那叫一个强烈啊。

而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任盈盈与岳灵珊之间的感情,也是在讨论这部小说时一个绕不开的老话题了。

不过这问题虽老,但七夕之际应景地拿出来重温一番,倒也能抖落出新的感受来。

首先反对一下那些说“小师妹是初恋,初恋的时候还不懂事,所以不是真爱”的观点。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这句话拿来说当时方当韶龄的小师妹或许恰当。

但令狐冲方出场时就已24岁,与小师妹朝夕相处15年,早已过了一般意义上初恋青涩懵懂的年纪。

他对小师妹,确实是刻骨铭心的相爱。

如果真的认真读过原著,应该很少有人会怀疑这一点。

如果结合一些文本以外的东西看,这个问题会有趣的多。因为你会发现,岳灵珊和任盈盈在令狐冲的感情世界里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金庸老先生在构筑这两个人物的时候,根本心态都不同。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说到底都是作者感情的映射;就如金庸自述,他的小说里,几乎每一部都有夏梦的影子。

而在笑傲里,金庸把对夏梦的感情,更多的寄托给了小师妹岳灵珊。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夏梦是当时的电影明星,金庸的梦中情人。

金庸曾说过:“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长得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金庸书中的”女神“形象,多以夏梦为蓝本,王语嫣、黄蓉、小师妹身上都有夏梦的痕迹,相关考据极多,这里不赘述了。

三毛说过“不了解金庸跟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从金庸谢武侠小说的过程来看,真可谓始也夏梦,终也夏梦。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射雕是金大侠1957年写的,那时候金庸终于进入长城影业,与梦中情人亲密接触。

人生若只如初识,初时相处中双方互有好感,感情纠葛未起,所以书中对黄蓉的描写平易近人,活泼可爱为主。

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彼时正是金庸开始仰慕夏梦,但是无缘接近的时候。

连陈家洛的名字也是负责夏梦剧照的剧照师的名字。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在夏梦拒绝了他以后,金庸离开长城,写下了神雕侠侣,那时候的小龙女多么遥不可及。

而笑傲江湖象前面所说的写于1967年,在这一年金庸在夏梦去了加拿大后,在以讨论政治为主的《明报》上反常的大幅报道了关于的夏梦在加的定居。

忽然联想起《笑傲》中一句话:'想我令狐冲苦恋小师妹,天下皆知,又何必故作掩饰,那倒显得矫情了。'

笑傲两年之后,金庸写了鹿鼎记。

这部作品中关于爱情完全有别于金庸以前的作品,深情男主变成了娶了七个老婆的韦小宝。

可以看出金庸对于感情看法的转变。此后金庸再也没有重要的武侠作品面世,直至1972年宣布封笔。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笑傲江湖》可谓金庸一场痴恋的绝唱。

这部作品里的爱情,抒发的是金庸被爱人离弃的痛苦。

《笑傲江湖》里的感情主体是冲灵,真正寄托作者感情的,是和夏梦一样弃男主角而去的小师妹,她是实的;任盈盈,是金庸为这段苦恋设置的一个理想化的出口,是虚的。

有没有人想过,金庸老先生写过这么多情侣,为什么只有任盈盈和令狐冲不断被追问是不是真爱?

金庸写书男女感情从来不是重头。

笑傲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全书中令狐冲对岳灵珊求而不得,辗转反侧的苦恋却着墨极多。

多处细节、心理描写,刻画细腻动人之处比以写情著称的《神雕侠侣》犹有过之。

听见小师妹唱着福建采茶歌下山时的心如刀绞,浪荡江湖之际的时时挂怀,在嵩山上重遇时犹恐相逢是梦中的战战兢兢,小师妹去世时整个世界仿佛随之而去的心如死灰。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这种留不住心爱之人的切肤之痛,描绘的极为真实可感。

《笑傲》中冲灵的感情部分,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自我代入感。

与之相对应的,是任盈盈作为女一却少的可怜的戏份。

《笑傲江湖》全书令狐冲苦恋小师妹36章,但在最后4章,才突然由盈盈之口,肯定了她和令狐冲之间的爱情。

任盈盈这样一个各方面与令狐冲完美匹配的配偶,根本就是作者为男主角量身订制。

他安插任盈盈这个人物,一方面是描绘他理想中的伴侣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自身感情受挫的情况下,以书中男主角为媒介,获得一些慰藉。

金庸在书中不止借一人之口说过任盈盈比岳灵珊强得多之类的话,给林平之安排的下场更是极惨。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林平之和郑克爽,是不是有很多相同点?

——最后都被男主整的很惨。夏梦似乎同样是嫁了一个身世富贵的佳公子,而且那哥们也姓林,唔......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这个人物存在的意义近乎赌气,仿佛就是为了昭示男主被离弃后也依然幸福,而男主心爱的姑娘做出的选择是何其大谬不然。

任盈盈的作用如此简单,所以她只要负责使劲儿完美就行了。

金庸在她身上赋予了许多美(sheng)好(mu)的特质,却难免使得这个人物显得苍白扁平。

冲盈硬件虽然匹配,情绪烘托却因其不真实,互动明显生硬,在前文大量冲灵感情描写的冲击下更显单薄。

因为冲盈是既定结局,作者在小师妹身死后的最后四章极力强调两人的如何两心相许,毕竟已经拉不回来,总让人有隐隐的突兀感。

金庸苦恋夏梦却遭到拒绝,所以能将令狐冲”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痛苦写出十分的感染力。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然而他却未必遇到他的任盈盈,所以对冲盈的描写,简单叙述较多,情绪代入较少。

套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说法,就是写的很“隔”。

作者几乎拖到全书末尾,才突兀的承认了冲盈的两情相悦,反而对女二号的单恋着以大量笔墨,竟至于影响到了官配的说服力。

金庸写男女情感,很少出现这样“收不住”的情况。

偏偏唯独到笑傲中,伊人离去的痛苦实难自禁,作者明明意向明确要把冲盈凑成一对。

令狐冲真正心爱的,是小师妹还是任盈盈?

但因为在令狐冲的苦恋里寄托了自己真实情感的释放,任由令狐冲在已有良配的情况下,对小师妹百般思恋。

冲盈的转折点在三十六章车中的表白心迹,金庸在这里确认了任盈盈在令狐冲爱情里的正统地位。

有一篇文章只用九个字总结,我认为最为精当:

作者自欺,而读者信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