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草堂]蕙兰红素之九华红素

 临江听雨书库 2016-10-03

九华红素,2005年下山于皖西大别山红素核心产区——舒城县晓天镇,这里曾是春兰大龙胭脂、向天歌、杜字等皖兰铭品的故乡,同时此地也被兰界公认为蕙兰红素的大本营。

九华红素草型中矮,叶姿半垂斜立相混,叶质细糯,叶长30至40公分,花开一字肩,花柄细长,灯芯杆,排序疏朗,灵动飘逸,舌全红至根部,舌苔鲜红起绒,正反全红,色彩艳丽明亮,对比强烈。此草下山就带有明显水晶斑艺,性状稳定,星星点点,似雪花漫天飘舞,赏心悦目,有兰友称之为雪花斑,此水晶斑为九华红素重要防伪标识。迄今为止,“九华红素”为蕙兰红素中唯一双艺品种。

2005年春,当地古董商人黄国超在山农家中发现一丛下山的蕙兰红舌头花,当时不具备识花辨草眼力的他,放眼过去花的舌头全体鲜红艳丽。仔细观察舌的正反两面全红而透,尽管不懂鉴赏说不上一二,但也被那喜庆的艳红色而迷倒。凭着敏锐直觉,他觉得这个花非同寻常的品种。于是,致电当地一名资深兰商张玉友先生咨询。张闻讯赶到,见到实花欣喜不已,他在当地收集下山资源多年,还是第一次碰见这样的品种,更难得的是每一苗草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星星点点的水晶斑,煞是好看。随后二人将此草买断,黄国超分得一半的草因量少惜售,便一直自己养了下来,而张玉友在当地是知名兰商,他分得一半的草大部分卖给了合肥兰友,合肥兰友随后将此花送至南京玄武湖第二届蕙兰展,又被安徽省安庆市兰协会长郭炳传购得。郭炳传系安徽兰界前辈,下山蕙兰素心不少见,但是这样的红素心还是第一次见,郭老一生爱兰,故见到此花便由衷喜爱并当即引种。因蕙兰又被称为“九华兰”,同时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又在安徽省,遂命名为“九华红素”。

笔者当年初养兰花,每年去山中寻宝都必去张玉友家选品种,2005年初夏,蕙兰花期结束,笔者在张玉友处买下山春兰品种时,发现一盆剩下两苗不大的下山蕙兰草上有晶莹剔透的斑,特征明显,张介绍这是一个蕙兰红素心品种,舌头正反全红,而且非常艳丽,是个稀有品种,当时心动不已,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张玉友剩下的两苗草买下,养在安徽老家由父亲管理,因当时缺乏正确的养兰经验,遗憾的是,第二年这个草就被养死掉了,由于对此草念念不忘,两年后又专程从黄国超家买回一盆,带到北京细心养护,2011年复花性状非常稳定,当年逢北京中山公园举办蕙兰展,笔者将花送展,成为展厅最有特色的一抹红,并获得金奖。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草有祸福旦夕。第二年,此草养至两大盆,且都来了花苞,入冬,便将此草放到窗外搭建的简易春化台上进行春化,不料因一次大水之后,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因为忙于工作,几个昼夜,整个春化阳台上的草全被冻死,其中还有高价引种的熊猫蕊蝶一盆7苗带花大草。一时大意犯下过失,痛心不已。几年心血一朝化为乌有,后又专程去拜访郭炳传前辈,希望能从他那引种九华红素,去后才知道,他的九华红素也因种养不慎,几近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带着对九华红素的向往,再一次去大别山黄国超家里买回来为数不多的一点种,好在九华红素易草易花,最终才保留了为数不多的种源,经多方了解和客观统计,商品苗仅三到四十条左右。

安徽大别山是蕙兰红素的核心产区,近来来,相继下山了一些红素新品饮誉中国兰界。由于“九华红素”形成品牌被安徽兰友广泛熟知之后,后期有一丛不同的下山红素被不明真相的少数兰友误称为“九华红素”。如何辨识这两个品种?很多兰友并不熟知,其实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草上并不带艺。也正是因为“九华红素”的叶片带洒水晶体艺的特殊性,这是最显性的防伪标识,看草便知真伪。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1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1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1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1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2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2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2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5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5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5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5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2015年开品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浏览原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