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是基础医是楼

 陈鑫医师 2016-10-03
作者: 刘弼臣
编辑/李邦源

导读: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学习任何学科,都必须具备语文基础。语文基础差,要学好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不可能的,对于学医的人来说,语文水平差,也同样学不好医。

语言和文学,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学,而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提高人的审美力,丰富人的想象力,培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尤其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有助于阅读医学经典,学习和继承祖国医学遗产。

历史上中医药学家爱好文学者不少,尽管医文并茂者不多,但三四十岁学医而一举成名者却不乏其人,很能说明文学基础对于学医的重要性。凡是文、史、哲基础好的人,学习中医则较容易,对医理的理解也较深切。唐代王焘本不是医生,而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明代王肯堂也不是医生,他集明代以前医学之大成,著成《证治准绳》一百二十卷。清代陈梦雷也不是医生,他篡辑《图书集成》一万卷,其中《医部全录》就有五百二十卷,是医书典籍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巨著,如果没有文学水平,怎能完成?

我认为一个医生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经常需要写读书心得、病例报告、科研论文,甚至大型论著。如果没有文辞的充实和润色,怎能把文章写得绘声绘色,有理有据,波澜起伏?我们知道,读书是写论文的基础,动情是写论文的契机,当你有意识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书本这块火石,凡是那些能撞击出火花的地方,也就是你蒙受教育最深,或引起触动最大的地方。如能珍视这些火花,辅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就能妙笔生花,写出好的文章,具体、生动,闪闪发光。

摘自《燕山医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