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血压计准不准?

 重生七年 2016-10-04

上回书说到的那个故事中,有个小细节。


我们使用的血压计是电子血压计,连续给患者测了3次之后(前两次都测量失败,只能连续加压),得出了256/133mmHg这个数字。


我对患者说,哥们,你这血压有点高的离谱了!


患者:你们这用的电子血压计,不准。


我:好吧。再拿水银柱血压计来试试。


一测,250/130mmHg。


这下子,患者不说话了。


这种对电子产品不信任的情况其实还是屡有发生的。出门诊时,经常问患者,家里有血压计否?答案很多:有说没有的,有说有的;有的里面有手动水银柱血压计的,也有电子血压计的;具体到电子血压计,有说是腕式的,也有说是肘正中部位的。


大家普遍有个困惑:电子血压计这玩意到底准不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测量中的两种误差。


一种叫做系统误差,这是由于测量本身出现问题导致的误差。还有一种误差叫做偶然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偶然因素导致的误差。


就拿血压测量这事来说,如果血压计本身有故障,如感应器故障,电力故障等等原因导致的血压测量问题,一般都属于系统误差。比如,对一批患者,两个不同的血压计分别测量,如果血压计甲总体测量结果都比乙要高出或者低出很多来,那么,可以判断,这两个血压计中肯定至少有一个是出现问题了,是有系统误差的。


系统误差不仅仅与测量仪器本身有关,也与使用者有关。如果测量过程不正规,或者使用者的经验不足,则有可能导致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偶然误差,又叫随机误差,则很好理解,这是由于测量本身不可避免因素导致的误差。比如,测量同一个患者,用同一个血压计,你会发现,不可能发生连续两次测量结果完全一致的结果,这个误差就属于偶然误差。正因为偶然误差的存在,在进行某项数据统计的时候就必须有重复试验的必要。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系统误差是有偏向性的,如果偏高都偏高,如果偏低则都偏低;而偶然误差则是随机的,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第二,一般的,系统误差值可能会很大,而偶然误差值则一般很小。


第三,系统误差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仪器本身没有问题,使用方法得当,就不会出现系统误差,或者把系统误差因素控制在最小;而偶然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对于临床测量来说,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系统误差。


具体说来,对于判断电子血压计和传统的水银柱血压计的精准度来说,到底哪个更准的问题就转化为到底哪个可能出现系统误差的可能性更大的问题。


先看传统水银柱血压计,可能会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有:水银量的多少,测量时的位置摆放,袖带的捆绑位置和松紧度,测量时压力下降的速度,测量者本身的水平,等等。


而电子血压计呢?影响因素则少了很多,也就是袖带捆绑位置和松紧度这一条而已。其他的几条,则可以完全避免。尤其最后一条,测量者本身的水平这个完全人为的因素,在电子血压计的使用中可以完全得到避免。


说的再通俗一些,电子血压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电子血压计在排除了血压计本身故障的前提下,其准确度是优于传统血压计的。


推而广之,科技的进步本身就是为了使人们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那种认为新事物不如老家伙的想法,潜意识里还是那种抱残守缺的刻板意识,是不能够与时俱进的表现。


如果您所在的透析中心还在使用那种水银柱血压计,上一天班下来耳朵被听诊器夹得生疼,不妨花上一笔钱,更新换代吧。


如果再进一步,每台透析机都配备心电、血压监测设备,则更能够解放护士妹妹的双手,将精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去。


如果再进一步,透析机、体重秤、心电监护设备、水处理系统、甚至患者的生化指标等等都能够完全达到电子化管理,护士需要做的只是穿刺、接管路,那么,透析室的管理无疑会提高n个档次。而这,并非天方夜谭——我们的近邻日本,很多透析中心就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境界了。


相形之下,我们需要做的,需要努力的实在是太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