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炒股,并不是所有人可以“玩得起”的游戏!

 老沈阅览 2016-10-04
炒股,并不是所有人可以“玩得起”的游戏!  

            郭施亮    2016-10-04

   国庆期间,重要事件发生了不少。惊闻谢百三先生病逝,更是深感悲痛。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股票投资的事情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更是影响着亿万投资者财富命运的问题。对此,借助国庆长假,谈谈股市,谈谈这一个炒股游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股市,从成立以来,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然而,在这20余年中,却带给了几代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改写了不少人的命运。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探索式发展,到2000年之后的加快崛起,再到如今规模庞大的发展水平,中国股市的发展之路总体上还算平稳顺利。

   然而,反映到投资者身上,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却会有不同时代不一样的感受。

   “2006年以前,股票市场几乎遍地黄金,只要有胆量、有耐心,敢于坚持,那么持股多年之后的投资回报率,还是相当丰厚的。”这是一位资深投资者的深切感受。

   确实,在2006年之前,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价普遍偏低,而当时整个市场的规模也不高,日均成交量也仅有几十亿,最高上百亿的水平。与当前的市场环境,压根不是同一个规模级别。

   或许,对于当年的股票投资者而言,往往也是最容易捞到人生中第一桶金的黄金时刻。

   然而,时隔多年,无论是老一辈的资深投资者,还是初出茅庐的新进投资者,他们都会深刻感受到,当前的股票投资已经不再轻松,而随着股市游戏规则的复杂化,过去市场的轻松暴利时代或许一去不复返。

   归根到底,股票市场还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或再度转移的过程。

   时至今日,在普通投资者看来,股票赚钱并不轻松,且有难度愈发提升的趋势。但是,在一些大资金大机构,乃至上市企业原始股东看来,股票赚钱机会依旧存在,且一夜暴富的神话还能够在他们身上不断演绎。

   很显然,这也是一个财富不断分配的过程,而在期间,可否具备信息优势、成本优势、资金优势乃至交易制度优势,将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投资的最终结果。

   多少年来,中国股市反复演绎着“牛短熊长”的局面,而每当股市上演一轮轰轰烈烈大牛市之际,总会伴随着“全民炒股”乃至“盛产股神”的现象。然而,这一系列的市场现象,并非一个好现象,随之而至的,往往却是股市泡沫的破裂乃至股神传说的破灭。

   简而言之,在我们这个投机性强、波动率高的股票市场下,股市“造神”容易,但“灭神”同样轻松。可以这样认为,在中国股市里面,市场中“股神”的生命周期是相当有限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是相当有限。相反,纵观中国股票市场中,多少年来,真正能够赚到钱的,还是极少数的投资者。

   最近一两年,社会已从去年的“全民炒股”时代,演变成“全民炒房”的时代。然而,但凡牵涉到“全民”二字,往往意味着泡沫的高度膨胀,随之而至的,还是离不开价值的理性回归。不过,对于近年来的“炒股热”到“炒房热”现象,实际上还是离不开资金逐利的本性,即哪里具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资金就会往哪里去实现其资产增值的目标。

   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部分激进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或许更依赖股市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为,与房地产相比,股市流动性更强,更容易变现。或许,有的时候,在牛市行情下,他们一年赚取50%,乃至100%以上的年投资收益率,并不是一件难事。但,长期下来,经历多轮的涨涨跌跌,实际上他们能够做到15%至20%的年均投资收益率,已经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遗憾的是,因他们的投资特性趋于激进,来钱快的同时,也往往意味着丢钱也快,而长期下来,能够真正保持市值稳定增长的,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投资群体。

   由此可见,即使你是经验丰富的市场投资者,还是嗅觉灵敏的投资群体,来到中国股票市场,还是需要每天接受各种各样的市场挑战,而且还会上演各种各样的心理战役。很显然,在市场里面,并不是所有人可以“玩得起”这个游戏,稍有不慎,或沉不住气,则可能会败得一塌糊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