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用情书写,诗书合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书

 静乐斋 2016-10-04

一部用情书写,诗书合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书

 

——读张全美师长《兵情墨韵》诗作墨迹一书有感

 

             杨甲午

 

国庆节前,老部队武警某部张全美老师长向我赠送了他新近出版的《兵情墨韵》诗集墨迹一书,该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收到这份厚礼后,我爱不释手的一口气拜读了一遍。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引发了我诸多思考!深感这是一部用情书写,诗书合璧,沁人心扉,感人肺腑,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部好书。

   读此书犹如漫步在广袤的田野上,欣赏漫山遍野的一朵朵山花,不时飘来一阵阵芳香,带来的是心灵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

该书有三大特点:

其一、小中见大。全书170余首新诗。都是他2006年以后的新作,或怀旧、或赏景、或感怀,篇篇有感而发。诗作全部植根于生活,真实、自然、清新、幽香。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用手中的笔,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的诗既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又不失军人的坚定豪迈,他的诗作是长出来的,接地气,有很强的可读性。例:七律诗《老同学定襄欢聚》诗中说,“同窗三载少年身。喜会今朝陌路人。共醉当初多趣事,纯真友谊和阳春。通过追忆少年的求学时光,感慨人生之短暂,笑谈童年趣事,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的热爱。

其二、平中见奇。如:七律诗《坐缆车上王屋山遇大雾》诗中说,“空中取道欲飞天,雾漫深垂满目岚。话语相闻皆不见,身影隐逸俱成仙。天坛祭拜寻根租,幽谷徜徉探老泉。漫步巅峰回首眺,愚公犹在写新篇。”作者通过浪漫主义的描写手法,展开了广泛的想象空间,歌颂了愚公移山精神,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
    其三、情真意切。如:作者《悼老军长王根成》缅怀诗“京传噩耗满城阴,旧部风闻泫涕襟。教诲当年蒙宠爱,归天岁末感无从。身经百战称雄略,戎马一生铸将魂。业绩骄人青史载,黄泉苦舍步沉沉。”感恩老军长的栽培之恩,歌颂了老军长的战功赫赫,戎马一生,永垂青史,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感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他看了我赠予他的拙作小书《岁月无悔》后,欣然命笔,赋诗一首“岁月当初其共鸣,至今无悔乐其兵。尺书军旅人和事,字里行间满是情”令我感动。

读此书,我有四大收获:

首先、开阔了视野。吟诵张师长的诗作,犹如跟着他去会友,去观山,去看景。每每都有收获,天天都不屈此行,有一种饱尝“饱尝山河美,收尽天下奇,”的感觉,走出了自我,把自己置身于了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使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由衷地感到“今人未见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时光短暂,吾辈应倍加珍惜分分秒秒。

其次、增长了见识。张师长作为一名军人,一师之长,军事指挥是行家。他爱读书,喜笔墨,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启迪智慧,汲取营养,有着扎实的文学修养,在诗词书法上有一定造诣,并非一日之功,可见他的勤奋与刻苦。读张师长的诗可以提升境界,增长见识。

第三、找到了榜样。全美师长“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的执着精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用文化养生是张师长的堪称楷模。张师长退休后,迅速实现了战场的转移,在诗词书法中默默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喜可贺。他的格律诗,发乎于心,平仄规整,押韵合辙,格调高雅,值得品味。他的书法艺术既植根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作品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放得开,收的拢,写的跌宕起伏,飘逸豪放,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为人平和,和蔼可亲,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

第四、遇到了知音。我虽然不会作诗,但读书习字是我们的共同爱好,作为一名退休老人,我们要紧跟时代不落伍,利用用手中的笔,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赞美那些仁义厚道,先人后己之人。积极传播正能量,共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力,发一份光,努力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型老人。

    《兵情墨韵》是一本高品位,很耐看,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吸引眼球的一本好书。

作为一名爱书人,已经转业离开部队30的老兵,全美师长的老部下,我为有全美师长这样才华横溢的首长,好战友而自豪!我为全美师长的《兵情墨韵》诗作墨迹出版发行而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