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初八牛生日

 龙山园丁 2016-10-04
四月初八牛生日 戴相尚 http://www.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6月01日 10:38:13

  在临海,有个与众不同的节日,那就是农历四月初八,民间俗称“四月八日牛生日”。宁海原属台州地区,也有相似习俗。据《台州府志》载:“四月八日,浮屠於是日浴佛。人家取南天烛叶染饭作青色以相馈,谓之‘送乌饭’。”《台州外书》直接点出:“(四月八日)俗呼为‘牛生日’。”这一天,“农夫禁犁锄粪田。”给耕牛好好休息一天。以上两书均没有记载为何把这一天定为“牛生日”,民间传说却是非常的凄婉苍凉。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民间百姓无意中得罪了玉皇大帝,玉帝大为恼怒,发誓要惩罚不识好歹的凡人,他命天牛星取来百草籽撒在人间,顿时,人间成了草的世界,庄稼颗粒无收,田野杂草丛生,百姓苦不堪言。天牛星听说后感到非常内疚,就来到民间大口大口地吞吃青草,同时,又帮人们翻地,老百姓很是感激。不料,玉帝知道了此事,不但不奖赏天牛星,还让它下凡永远留在人间,吃青草,业耕耘。这一天,刚好是四月初八,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后,大为感动,自觉地将下凡的“天牛”敬为上宾,并用乌饭麻糍“招待”,同时用黄酒、鸡蛋喂牛。以后,人们就把天牛星下凡这一天定为牛的生日,在这一天里,牛受到了至高无上的待遇。

  其实,把四月八日定为“牛生日”,是出于农家耕作的需要。台州是农耕传家,耕牛是农家的得力助手,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古时民谣“打人难打头,做贼难偷牛”、“百姓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说法,可见农民对耕牛的依赖和珍视程度。在旧时农村,在农耕的繁忙季节,哪怕是卖了衣裳被絮,也会想方设法买一头耕牛。一个家庭如果有一头牛,那相当于有几个劳动力,故牛一直是旧时社会农家所重视的畜口。

  而农历四月初八,时在春夏之交,春耕在即,作为农家帮手的耕牛开始到了大显身手之时。此前,先给牛补补身子,免得到时力气不足,劳累脱力,耕作半途而废,是必要的。故老百姓把春忙前的某一天(四月初八)作为牛的调养之日。

  按习俗,四月初八这一天,要吃乌饭麻糍。山乌饭树,是一种矮小灌木,秋时结黑色细如蚕豆的果子(也叫乌梅),可食。春季正值山乌饭树长叶期间,人们采其嫩枝叶,洗净,煮汁,用汁水浸泡糯米一夜。炊成饭,捣成团,放在铺上蒸布的蒸笼里蒸,蒸熟后倒入搓粉桶里,搓捏成团,倒在撒上松花粉的桌上,用擀面杖擀成半厘米左右厚。再将乌饭麻糍切成约15厘米宽的长溜,在中间放上豆沙,然后包裹成卷,根据需要切成一段一段即可食用。

  颇有特色的是,乌饭麻糍不仅人们自己食用,还给耕牛吃,据说耕牛吃过之后,可不受蚊虫叮咬,还可长力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