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启心智,做大脑的主人

 默墨6u18k33lxx 2016-10-04


文| Kris · 插画| 七节

点上方绿标听主播竹青朗读音频


(星期一)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晚读打卡!

各位书友,今晚我们继续共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1章,醒悟。建议阅读第14-27页,并在阅读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是大脑的主人,还是大脑的奴隶?

2.所谓的心智,指的是什么?





1. 人类与猩猩的区别: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李笑来提出了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可以借助锤子和钉子的例子来去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用锤子去砸钉子,但是我们却不能用某一个锤子去砸同一个锤子,也不可能用某一个钉子去砸同一个钉子。而神奇的是,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换句话说,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这样一来,我们的大脑就在持续地控制着大脑产生新的思考和行为。


我们在早读第0章,困境的时候,那个想看书却不断被打扰的场景,其实描述的就是“你”处于被自己的大脑所控制的状态之中,越挣扎,越痛苦。但我们应该醒悟,看起来我们在被大脑支配,但是大脑不应成为我们的主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来去操作大脑做出新的思考和结果。


我们把大脑分成两类:一是无意识的大脑,二是有意识的大脑,在他们同时受到刺激后,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无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通常会立即作出反应;

有意识的大脑,遇到刺激,则会理性地进行分析,然后再作出反应。


这种差别,决定了我们在面对同样的困境时,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比如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奥地利神经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经历了纳粹集中营的残酷对待,却明白了“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则通过坚持不懈地战斗最终实现了灵魂的救赎。




2. 何谓心智?

李笑来给出的定义是: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早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的开启,则类似于俗语中的“开窍”、佛教禅宗中的“顿悟”,是一个打破原有格局,构建全新世界观的过程。


昨晚,随手翻看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他提出,教育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就是认识自己和用理性指导自己;对于儿童也是一样过。但只不过,由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价值观还未形成,所以必须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


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尽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但是前提是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可能需要两万年才能获得人类现在的文明高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就必须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


这段话,我看了三遍,每看一遍对孩子教育的困惑就会少一些。是啊,以前我总是在纠结到底应该对孩子足够宽容,解放其天性,还是要足够严格,给予其指导。读了这一段话之后,豁然开朗,对于孩子,我们家长既不应该听之任之,也不应该过于苛求,而是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他正确的指导。


看,这就是一个顿悟、开窍、心智开启的过程。




3. 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

李笑来列举了自己成长中的几个例子:


比如,在初中的某个暑假,父母花了10元钱,让他去报名计算机学习班,父母的想法是“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若干年后,他发现正是因为这10元钱的班,让他对计算机充满兴趣,而且在编写书籍的过程中,竟然利用稍多于常人的计算机知识,让工作效率翻了几倍!


比如,他在新东方被学生评价为“讲课最精彩的老师”,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曾经从事的销售工作,练就了超强的说服力。


再比如,他以前从不认为盲打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但直到学会以后,发现原来盲打能够给他带来的效率、价值远超想象!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一个惊人的道理:“人们可能会基于同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一种人是,因为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所以觉得技多不压身,学学看;

另一种人是,因为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那还学他干什么?


不同的选择,自然决定了眼中会有不同的世界。


如何才能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开启。


明早,我们将继续共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2章,现实。

作者:Kris,微信公众号:krisgtd,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