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像钉子——警惕你的“专业偏见”

 Hacker的图书馆 2020-08-01

[专业偏见]: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像钉子

朋友的老公大周,最近迷上了经济学。不仅逢人就输出他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还总是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一切。

大周的“走火入魔”,让我想到了《奇葩说》的薛兆丰教授,许是出于节目效果,薛教授真的可以用经济学去解释一切,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教育后代的方式,亦或是人生方向的选择。——总之,对于《奇葩说》节目中的薛教授来说:

万事万物皆可经济学。

专注自己的专业,并追求不断的进步,这没什么错,相反它还能让我们爬上专业领域的金字塔尖,与其他的竞争者拉来绝对的距离。但,从认知、思维和决策角度来讲,单调地、粗暴地用专业知识去解释一切,反而会让我们陷入[专业偏见]的陷阱。

就比如,一个人在事业、家庭和人际方面总是遇到挫折——

学了姓名学的人会认为:这个人的名字有问题。心理学专家则会判断:这个人的童年不大幸福。资深作家则会说:这个人读的书太少。

——以上种种解释和判断,都有道理和可能性,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而做出解释和判断的人,却都会对自己的结论深信不疑,这就是所谓的[专业偏见]。

陷入专业偏见的人,善于用专业知识解释或判断一切,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弊端也十分明显:

“解释一切”的后果,就是听不进他人的观点,继而出现人际关系问题。

“判断一切”的后果,则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连续性的负面事件。

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用来形容“专业偏见”再合适不过。

[专业偏见]:可得性启发与路径依赖

正如前文所说,专业人士倾向于用自己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式,去解释或解决所有问题。

这种行为背后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

一是可得性启发,二是路径依赖

可得性启发指的是:

人们往往根据认知和记忆的易得性,来解释或判断事物。

而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近期或长期记录在我们的大脑当中,是最容易被调取的。因此,当某件事发生,我们会倾向于用最容易调取的信息去解释或判断。

经过反复的强化,这种调取可得性信息来判断事物的方式,就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指的是:

个体一旦选择了某种行为或思考方式,就会一直沿用这种方式,就好像具备了某种惯性一样。

从我们选定思考方式,到形成路径依赖之间,正是[可得性启发]起着关键性的过渡引导作用。举个例子:

本文中的大周,最近痴迷于经济学,当他见到某种社会现象,第一次使用经济学思维去解释时,这就相当于“选定了某种思考方式”。当大周继续学习经济学,并反复多次的用经济学思维去思考问题时,经济学这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在大周的认知和记忆里,就成了可得性的信息

根据[可得性启发]原理,我们在看到某种现象或遇到某个问题时,会调取最容易调取的信息去加以解释,因此,大周会倾向于选择最近正在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可得性信息)。

多次应用和反复强化便会让大周形成一种路径依赖,由主动调取经济学知识,逐渐变为了自动调取经济学知识。

这种思考方式的路径依赖,会让我们困在专业陷阱里,难以更改思维“航线”,尝试新的思考方式。

[专业偏见]:因专业知识和熟悉信息所产生的优势心理

除了思维方式上的自动化过程,专业偏见还与优势心理有关。

优势心理来源于知识优越感和对知识的熟悉感

公众号作者粥左罗在《真正会聊天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对方》一文中提出建议:

你有的,对方没有,少做展示。

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展示你所拥有的、擅长的、专业的,应该把这种展示机会让给对方。

罗振宇在说到如何让孩子多读书时,直言不讳地指出:

告诉孩子多读书,知道的多了,就能比别人更有谈资。

这说明,掌握的知识、擅长的专业是能够让我们产生自信和优越感的。毕竟,让对方聊他的专业知识,就是在满足对方的表达欲,这样才算是高情商。而罗振宇之所以会用“谈资比较”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多读书,也恰恰就是因为知识能让人产生优越感。

因此,尽管很多人将“爱学习”归结于兴趣使然,或是自律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驱动着我们去学习的,还有通过学习所能获得的知识优越感。

此外,对知识的熟悉感,也强化了我们的优势心理。

心理学上有一个居家效应,指的是:

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优势心理。

熟悉的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硬件”部分,比如,场所、人,也包括内外的“软件”部分,就比如,知识、信息。

对知识的熟悉感,会让我们更加从容,这种心理反应与知识优越感强强联合,让我们对用专业知识去解读事物这个行为,无比留恋。

但越是留恋,我们就越无法放下优越感,去涉足新的领域。而如此一来,我们也更难走出专业陷阱了。

如何才能终止惯性的力量,跳出专业偏见的牢笼?

01.警惕思维本能

正如前文所说,经过反复使用和强化的专业知识,会让我们产生思维上的自动化过程。即:看到一些事物都会不自觉、无意识地用专业知识去解读,这就相当于形成了思维本能

终止思维惯性的关键动作是:保持警惕,监视自己解读事物的思维过程,看看自己是否又陷入了专业偏见。

每一次对思维过程的关注,都相当于给我们的大脑安置了一个“监视器”,有了这个“监视器”,即使我们还是会用专业知识去解读事物,但至少这个解读行为已经从自动化变为有意识了。

自动化是盲目的,而有了意识,我们才能试图去控制和调整。

02.反本能思考

当我们能够关注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可以先放任大脑沿用过去的方式,用专业知识去解读事物。

思考行为结束后,我们可以试着练习反本能思考。正如前文所说,对于受专业偏见所困的人来说,无意识地用专业知识去解读问题,就是一种思维本能。而反本能思考则是指抛弃原有的思考方式,用替代性的角度去思考。

这个角度,可以是从感性出发,也可以从心理学出发,亦或是从批判性的角度出发。

如果你说,我的知识有限,找不到其他专业的角度,那也没关系,你可以问问身边的其他人,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一件事的。

无论你用什么知识、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事物,只要你放下出于本能的专业性评判,你就已经在往开放性的方向前进了。

03.学习不同领域的核心知识,建立自己的微型栅格系统

股神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有着世界上最顶级的投资大脑,他判断事物的方法是依赖于强大的[栅格系统],即:

学习各个领域的思维模型,然后安置在栅格里,遇到不同的事物和问题,就用相应的模型去解读和解决。

巴菲特的栅格系统非常强大且复杂,普通人难以达到,但我们可以减少数量——涉猎少数领域的核心知识,然后建立自己的微型栅格系统。比如,我们可以学习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和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以填充我们大脑中的栅格,遇到相应的问题,我们就调取相应的知识和思考模式,如此,我们便能获得更加开阔和多元化的解读视角,而专业偏见也就不存在了。

〖写在最后〗:专业偏见其实就是过度依赖专业知识的副作用,我们要明白,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其局限性,只有正视这种局限,我们才能有意识地对思维加以控制,然后跳出来,看到其他领域的闪光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