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相识人,不是无稽之谈

 等待MYLOVE 2016-10-04

#心澄子说风水#看相识人,不是无稽之谈

心澄子/文

说到看相,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词汇,比如说九骨、八煞、三不聚、中央十四气、三停十二宫等等,这些词语说出来,让不懂看相的人听到都会感觉非常迷糊。

而面相这个词,我们中国人并不陌生。在影视作品里,在小说当中,都会有一些所谓的面相大师出现。看一看主人公的脸,就知道他的命运。而且在中国民间还有一句话叫作:不看相不发财。就是说,你想要发大财的话,要找一个会看相的师傅来指点你,告诉你适合做什么行业,告诉你什么时间去做,比较容易发财。而且我们在生活当中,也经常看到有人在街边摆了一个算命的摊,上面写着看手相面相。这种文化在咱们中国非常的普及。

那看相这件事到底是迷信之说,还是它有一些历史的渊源呢?甚至它有没有可能有一些科学性在里面?

看相识人,不是无稽之谈

其实在咱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是不太正常的,就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如果这个事物我们喜欢,他怎么做都是好的,我们看待一个学问也是这样。比如说算命、风水、看相,这样的词汇出现在你眼里的时候,很多人一看自己非常喜欢,就会说这个学科好,值得研究,然后在上面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有一部分人,看到这些字眼就是迷信,反正就是不喜欢。

而真正在研究一个学问的时候,这种思路是不正确的。我们要谈论一门学问,起码你对它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它,自然会产生一种答案。一些有这种态度的人反而会收获非常大。心澄子在研究面相学和历史经典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的有很多跟看相有关的故事,从春秋一直到现在,每个时代似乎都有。

在三国时候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看相高手,而且通过看相,还引发了一个历史事件。

三国属于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无论是影视上还是书籍上我们都非常熟悉。这些军阀打着打着都想自立门户,但是到了后期只有三家,叫三足鼎立,把天下给瓜分了。三分天下都不容易,有人说曹操占了天时,刘备占了人和,孙权占了地利。而刘备手下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高人,叫诸葛亮。这个人,我们对他就更加熟悉了。刘备三顾茅庐,才最终请的高人出山。刘备这支军阀从而在三国混战中独树一帜,打出一片天下。

一次刘备率关羽攻占长沙,完毕,降服两元大将,一个叫魏延,一个叫黄忠。这是三国时期战斗力极强的武将,正常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诸葛亮对于黄忠很是赏识,对于魏延,却如芒在背,欲除之而后快。这就是和面相有关的说法了。

其实,诸葛亮也是一个看相的高手,按照他的说法,魏延脑后生出了反骨,所以诸葛亮就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把魏延杀掉。他也把这件事拿来跟刘备商量。

刘备明确自己的意见:万万不能杀。

现在看来,原因不外乎两点:一个是当时的刘备事业做的并不是很大,需要招兵买马。杀了魏延,等于自掘坟墓,从此无人可用;还有一个原因,算是有点念旧情了。因为刘备在一次对曹操的战争中败下阵来,准备投靠自己的一个亲戚,叫刘璋,两人都属于刘姓宗亲,可以依靠。但是这个人胆子很小,一方面害怕引火烧身,另一方面却又碍于脸面无法抉择。期间,大将蔡旺建议紧关城门,而另一个手下武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魏延,却是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大军(实际上刘备当时考虑两军不和,伤及无辜,“仁慈”的刘皇叔以百姓为重,并没有进入城池)。刘备深以为有恩。

诸葛亮并没有放松对魏延的提防,打仗都是走到哪带到哪,随时监控,一直到去世。就是在临死时,也是嘱咐手下马岱,除掉魏延。

看相识人,不是无稽之谈

那么,诸葛亮何以说,魏延有反骨就有反叛之心呢?

在中国的相学中,有九骨八煞之说,就是我们看对方的面相,有九个骨头的部位,是非常要注意的点。诸葛亮深以为忌的魏延后面的反骨就是其中的一个。

其实,反骨在人的五官当中有两处,一个长在耳朵上,一个就是魏延的头后反骨。我们也可以摸摸自己的后脑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圆形的,一种情况是平的。只有极少数人,后面突出了一个骨头尖,这个就是相学里所谓的反骨。

反骨之人,主个性强,自尊心强,有些时候不喜欢听领导的话,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抗上。也就是很容易和领导对着干。

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多是头生反骨的,有的时候会跟领导顶撞几句。但是顶多是自尊心强,不会闹出很大的事情。如果放到了古代的战争场面,恐怕就会被领导所控制,这也就是诸葛亮控制魏延的道理。

看相识人,不是无稽之谈

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学的发展在汉朝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很多王公贵族,要么自己都是看相的高手,要么身边一定要有一个看相的顾问。而当时的相学理论,没有讲到命运之说,更多得是讲到一个人的性格。简单说,就是什么样的人会用到什么岗位上比较合适。

回到现在,我们在找项目、找合伙人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样的员工有什么样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如果这些事情可以通过对五官的认识来搞定的话,这就是一个对企业管理有用而且简便的法门了。

看相识人,不是无稽之谈

作为历史,就是留给后人评论的,很多人对诸葛亮杀魏延这件事提出异议。其实对于历史上这件事背后到底有什么奥秘我们是很难清楚的,即使回到当时的情况来考虑,一个丞相也不会轻易的杀掉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难道就凭借反骨这一点吗?

这首先就不符合看相的原理,因为看相不但只看到反骨,还要看到其他五官的搭配,这才是重点。故而,此间另有隐情。至于隐情到底是什么?恐怕跟历史上其他的谜题是一样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谜题,才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