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奥”?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是为了激发了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学习的状况。孩子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和英语, 但当他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物理和化学这两门新科目就要盛装登场了。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显然在学习这些理科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提前让孩子做一下思维体操,可以增强他对数理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准备好接受更高更深层面的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初中的名校都会偏“奥”学生的主要原因。那怕那些以语言类出名的初中名校,也越来越期待“文理兼有潜力”学生们的到来。
奥数老师对于孩子们奥数进阶的建议:
【幼儿园阶段】 让孩子爱上奥数, 给他足够的时间, 用上自己的手指那怕脚趾, 去弄明白数量之间的增减关系, 至于是10,20还是100以内加减, 其实都可以。 适当玩一些逻辑, 一定要用玩带动学习, 增强孩子的数感。
【小学一年级】
奥数思维启蒙的一年,孩子刚进入学习模式, 还是比较贪玩, 找一位有活力的老师, 引导孩子从玩的状态进入思维训练和奥数学习体系。对于竞赛, 参不参加不重要。
【小学二年级】 奥数学习打基础的一年,孩子已经明白自己是个学生了, 找一位有耐心的老师, 教会孩子养成读题,审题,做题和查题的好习惯。可以适当参加竞赛, 但不用太在意成绩,只为了让孩子明白一点: 竞赛考的基本都是新题。能完成课上刻下的练习题, 未必就能完成竞赛题。
【小学三年级】 奥数学习上量的一年,孩子终于引来了学习的转折点,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他都必须开始认真地学习了。听懂了未必会做, 做会了未必记得, 记得了未必能变通。 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提供一定量的练习和相应的细致分析, 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思考的一种方式的。至于竞赛, 都去试试吧, 能有一个入围决赛, 就非常令人鼓舞了。
【小学四年级】 奥数学习谈质的一年,孩子已经开始习惯每天做一下奥数大脑体操, 但是有没有运动到该运动的细胞, 动作有没有到位, 能不能调动运动过的细胞构思出一些新的想法, 对孩子是 一个考验。找一位懂得拓展的老师, 对做过的练习进行举一反三, 并提供一些提高题的分析和探索, 才能让孩子更上一层楼。竞赛的话, 通过努力了会有些小成果的。
【小学五年级】 奥数学习飞跃的一年,孩子已经完全投入到了最后的竞赛阶段。找一位对历年杯赛比较有研究的老师, 好好分析一下奥数竞赛的历年考点和形式, 用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进行每周的练习和总结。 期待孩子们通过努力后带来好的消息。
也许有些家长看了上面的规划, 已经热血澎湃地期待若干年后, 自己的孩子是那个可以带来好消息的孩子。但是, 事实一再证明, 奥数竞赛中只有少部分孩子才能拿到屈指可数的一些奖状。如果那个拿奖的孩子不是您的孩子, 您会不会懊恼, 气愤, 沮丧, 甚至抓狂, 认为这些年的学习, 都白白浪费了? No!No!No! 看来您真的没有认真看我们的第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文字: 为什么要“奥”?作为一项脑力的活动, 人人都可以参与, 但未必人人都是运动员, 也绝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专业选手。 但是, 脑力的锻炼, 思维的拓展, 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才是您孩子得到的最大收获。无论他将来是拼进了名校,还是走入了普通学校,有了思维锻炼的习惯和方法,他将能更顺利地去接受初中或者更高阶段学习和挑战。
这的确是一个谈“奥”色变的年代, 但这也是一个无“奥”不欢的年代。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 大部分对初中的选择有一些美好想法的家长, 都最终会让孩子去接触一下奥数, 走一段与'奥'同行的路途。如何承受奥数之重,取决于孩子的能力,取决于孩子老师(面授、网络、小课或者家长自己上)的经验。但是最关键的,取决于家长的心态和期望。
也许你的孩子在这条冲奥之路上还需要这样一堂课程,十节课杯赛摘奖杯,讲练结合,助力升学一站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