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鬓花颜金步摇,带你走进唐朝的发型时尚界

 紫嫣雅閣 2016-10-04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不能随意剪掉的,所以不论男女皆是一头长发飘飘,今天我们的各种时尚短发、波波头、大波浪卷是不用想了,可是你以为这样就能难倒智慧的古代人民了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的!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头发长度、颜色不能改变,可是仅那一头长发就已经足够发挥了,或婉约秀美,或雍容华贵的古代发髻,最是能展现中国女性的古典之美。而在历朝历代之中,唐朝的发型可说独领风骚。



初唐的上梳高髻

《妆台记》中曾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初唐时期的社会风气雄健,这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与高耸的发髻相得益彰。

初唐,永泰公主墓前壁画


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又如李贺的“峨髻愁暮云”等来形容当时高髻之高度,虽是夸张的形容,也可见一斑。

那么正常的发量肯定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有人利用自己收集或别人剪下的头发加添在头发中,或利用头发、木质等制成的假髻来装戴,当时叫它义髻,其实就是今天的“假发包”了。


出土义髻,单刀半翻髻


元稹《追昔游》中记录:“义梳丛髻舞曹婆。”柳宗元的《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里用“髲髢峨峨”赞美崔氏,髲髢(bidi四声),即假发。

杨贵妃偏好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安史之乱时玄宗率众出逃,弃物遍地,其中包括杨贵妃的义髻。长安童谣就有唱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影视剧中的杨贵妃形象


这位杨妃玉环,就是研究发型的狂热爱好者,据说曾经一天换过三次发型,我们熟知的“玉环飞仙髻”就是这位美人曾带领起的潮流。这要是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时尚教主啊!




白居易的《醉后题李马二伎》中写“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云鬓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发型,取发髻作云朵之状之名,阎立本的《步辇图》中,九位画中女子皆梳云髻。




而我们十分熟悉的辛弃疾的《水龙吟》中的“玉簪螺髻”,其螺髻其实也是起源于唐初的,髻形似螺壳,这个发型也与武后时崇尚佛教有关,释迦牟尼佛的别称就叫“螺髻仙人”。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画(螺髻)


半翻髻在初唐的壁画陶俑中也十分常见,也称为“翻荷髻”,形似翻转的荷叶而命名,优美非常。


西安市东郊王家坟村90号墓出土(半翻髻)


反绾髻,从两侧各引一股头发向脑后梳理,也有编理成辫的,最后由下向上的反绾到头顶。流行于唐代初期,在后期颇为少见。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画(反绾髻)


双环望仙髻,由正中将头发分开,分别在左右两侧各自梳理。相比起幼年时期的双丫髻,双环多是少女所梳,显得青春活泼,诗中有“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的句子。


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壁画(双环望仙髻)

北窑湾唐墓出土伎乐俑(双髻)


盛唐的平梳发式

盛唐时期,最为流行的是倭坠髻,出土的盛唐女陶俑,大多是做成倭坠髻。至今日本妇女穿和服时梳的发式,还是沿用唐朝的倭坠髻。许景先的“宝钗新梳倭堕髻”,白居易的“谁家呙堕髻如云”皆是写的这种发型。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倭堕髻)


三角髻,是民间传说中上元夫人所饰的一种发髻。一般将发分为四组,前额部分编为一髻,左右两侧各作一髻,垂于耳际,脑后之发则任其下垂。这种发型在脸边形成明暗阴影,更具有修饰脸型的作用。


 河南洛阳谷水唐墓出土三彩俑(三角髻)


中晚唐的下梳发髻

中晚唐时,服饰越发宽大飘逸,而相应的发型也更追求散漫疏懒的病态美,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有关系。

唐德宗贞元末年,京城长安流行坠马髻,是种把头发挽到头顶上做成大髻,然后使它偏向一侧,形成像偶然得到的发式,活泼自然,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出现了这种发式。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堕马髻)



当时还流行的闹扫妆髻是种散乱向上的发式,白行简《三梦记》即有“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髻,形如焱风散”说;也有说随意梳成的髻也叫闹扫妆髻;也做盘鸦。还有一说是年轻的侍女们,经常把头发向左右分开,在头顶上做一排多个发髻的发式,非常繁缛。




李贺的乐辞中写的“金翅峨髻愁暮云”,峨髻,流行于中晚唐时期,发髻向上高高耸起。有甚者娥髻高达一尺以上。


周昉《簪花仕女图》(娥髻)


有各种繁杂华丽的高髻,装饰也不可或缺。唐朝的簪花风尚驰名中外,所戴花朵也有真有假,杜甫的《丽人行》中记载:“头上何所有?翠为厄叶垂鬓唇。”中的“厄叶”,即髻上的花饰。

据说,唐玄宗每年十月幸临华清宫,杨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盛开。

《杨贵妃秘史》中的杨贵妃形象(花髻)


除簪花外,也有钗、簪、步摇、钿、栉具几大类装饰品,分别与不同发式点缀装饰,更是多变繁杂。加上各种各样的高髻发包,唐朝的贵妇人可是每天都要头顶着两斤负重出门的,这就是“爱美的代价”啊。


着钿钗礼衣和大袖盛装的贵族命妇

钿钗花冠、官服盛装的贵妇


除上文所说的种种发型,还有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等种种发型,使用梳、绾、鬟、结、编、盘、叠、鬓、接、拧、卷种种系列手法,在常见的发型中又有种种变种、创新。



其中虽已大半失轶,但从今天出土陶俑、壁画,或是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中,我们仍能窥见那样时尚、自信的美丽风貌。也正是这样强盛繁荣的大唐盛世,才能养育得起这许多美丽的女子,在生活安逸之余,以一种精致优雅的面貌享受人生。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责任编辑| 娄婧


其它公众号如转载,请回复「转载查看相关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