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永正的教育法宝,就在这四个故事里,看完你准学会!

 工学一体化 2016-10-04

跷起大拇指

一个上三年级的小朋友,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话:“月亮长胖了。”老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圈,并在旁边批了个“好”字。“好”字后面点了一个长长的叹号。


这位同学上中学后,给老师写了一封信,抒发了当时的激动心情:

“……当时我是何等的高兴啊!望着那长长的叹号,我想,它一定是您从高山顶上垂下来的一条绳索,好让我抓住它向上攀登。对,我应该登上去!从那以后,我喜欢作文了……”


就这么一个只要用一点红墨水点一下就成的叹号,竟产生了如此想象不到的巨大效力。这也许是那位批改作文的老师始料不及的。


我上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在我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两句:“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我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写上四五句,非把作文揣烂在兜里不可。我把这篇作文投寄了出去。虽然直到今天也没发表,可是,这句话却启发了我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我一辈子。


我的这位老师从来不吝啬表扬,像春天不吝啬她的雨,不吝啬她的风。他用表扬扬起我理想的帆,并把它鼓得饱饱的,不容你松弛。


同样,我也毫不吝啬地把表扬给了我的学生。


有个小朋友叫张斌,作文成绩不好。二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他终于吭哧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那篇作文竟没让我动一个字。激动涌上了笔端,想写几句鼓励的话。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靠的是形象。对!于是,话变成了一幅画——我在作文簿上画了一只跷起大拇指的手,并在旁边写了一个加拼音的“棒”(二年级的小朋友没学过“棒”字)字。我在班里读完他的作文后郑重宣布:下次张斌的作文还能写得这么好,全班同学为他唱一支歌。小朋友鼓掌,定了。


他来了劲儿。下课了还跪在凳子上写。就凭这个感人的姿势,能不给他得高分吗?于是,又一只跷起大拇指的手出现在他的作文簿上。我想,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恐怕这比什么评语都好。当全班同学动情地为他唱了一首歌时,他欲行队礼,举手到半截,发觉手里还拿着作文簿,于是“急中生智”,改为鞠躬,全班大笑。


从此,小朋友以作文能得到我画的一只跷起大拇指的手为荣。


几乎人人都在争这只手。特别是后进生们,对张斌连获两次殊荣颇为眼红。他都能,我们为什么不能?


大拇指激起了他们的趣,挑起了他们的争。


可别小觑这小小的跷起的大拇指。



一天晚上,学生战松由他的父亲领着,叩开了我家的门。手里提着礼品。


一落座,家长便一迭声说:“谢谢您,于老师!谢谢您,于老师!……”


我一时摸不着头脑。


片刻之后,我明白了——他儿子战松的作文得了我画的一只跷起大拇指的手。手的旁边还有四个字:“全班第一。”“第一”后面还有一个大叹号。如此罢了。


献茶的程序过后,小松的爸爸又补充了这么件事:

中午,他的一位当小学教师的朋友到他家,看到了小松的作文,问:“松松上几年级?”


“二年级。”


“二年级?”朋友不相信,“这样的文章四年级的学生也不一定写得出来。——谁教的?”


“于老师,特级教师于永正。”


“怪不得呢!”


听说是于老师教的,他又细心地翻看了一遍。这次不是夸孩子,而是夸老师。说老师命题好,批改得好,特别是画的那只跷起大拇指的手最有学问。又说,名不虚传,到底是特级云云。


不说,看不出来;一说,竟什么都是优点。这大概就是有人说的“名人效应”吧!我笑了。


跷起大拇指的手,能撩起学生的喜爱作文的情,我信;但,能劳家长大驾光临,让他们激动得破费,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倘若画上两只,所获岂不更多?



如果说画手稍有难度,而且有点费事,那么,向学生伸伸大拇指,却是真正的“举手之劳”了。


不要低估了这“举手之劳”。


有这么个故事:

甲、乙两位猎人同去打猎,各猎野兔两只。甲回到家里,妻子冷淡地说:“才打了两只。”甲心中不悦。第二天,他故意空着手回来,让妻子知道,打猎并非易事。乙妻则不然。见丈夫带来两只野兔,一拍腿,伸出大拇指:“呀!竟然打了两只!”乙心中大喜。第二天,他更加努力,打了四只。


手势是富有生命力的。心理学家认为,身体的各部分中,手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是的,乙妻竖起的大拇指上有多少潜台词!


一天,我到矿山路小学上课。教的是二年级的《英雄爆破手》。“爆”是个生字,教过读音之后,在后面又添了一个“破”字,组成“爆破”一词。我问:“‘爆破’是什么意思?”

一个小朋友站起来,两手向外一张的同时,嘴里喊了一声“轰——”,说:“这就是爆破的意思。”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对他的解释毫无疑问应打满分。


接着,我又在“爆破”后面加了一个“手”字,让大家想想,“爆破手”是什么意思。


连问了三个人,都说“就是把手爆破了”。显然,光靠形象思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

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说:“‘爆破’后面加上个‘手’,就变成人了,这课指的是陶绍文。”


“啧啧!”所有听课老师为之赞叹。


“你叫什么名字?”我走到他跟前问。


“徐州。”


“不是问你是哪里人,是问你叫什么名字。”


坐在旁边听课的班主任告诉我:“他姓徐名州,就是徐州的徐州。”


我竖起大拇指说:“徐州,好样的!”


我走到讲台前,当着大家的面,又竖起了大拇指说:“徐州比一休还聪明。一休遇到问题,还得闭上眼睛想半天;而徐州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了。”


那时,徐州电视台正在播放日本电视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小学生对这个可爱的人物很熟悉。


徐州的两道眉毛顿时扬了起来。这一节课,他无论读,还是说,都十分出色。


课后,我对他的班主任说:“徐州思维敏捷,理解力强,好好培养。”


班主任苦笑了一下,说:“咳!于老师,他是俺班学习最差的学生!”


教这个班数学的老师插话:“于老师,您一上课怎么后进生都聪明起来了,都活跃起来了呢?”


我笑笑,说:“你们注意了我的手吗?那是竖起的大拇指起的作用。”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位朋友把孩子领到我家,请我辅导作文。


“带作文簿了吗?能不能让我看看?”


上五年级的小男孩把作文递到我手里说:“这是第二本,写得不好,没有一个星;第一本里有两个星。”


“得一颗五角星的作文是最好的,对吗?”


朋友插话:“上一次得了一颗五角星,他激动了好几天。”


我对男孩说:“这样吧,下次你把第一本作文带来给我看看,这一本我就不看了。”


我想,他的老师如果能在这个本子上画一个星也不至于使他难堪了。


接着,我和男孩闲聊起来,从家庭到学校,从同学到老师,天南海北说了一通。临走,我给他出了一道作文题:《第一次到于老师家》。我对他说,自己审题,自己写,能写多少写多少。


一个星期后,他又来了。带着第一本作文簿和他写的《第一次到于老师家》。我看了一遍,毫不犹豫地给他得了个星。我说:“这篇作文比你得星的两篇作文都好。”说完,我竖起大拇指在他眼前晃了晃。


不但是孩子,连朋友也乐了。其实,这篇作文并不比另外两篇作文好。


辅导了几次之后,小男孩再也不讨厌作文了。现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但不需要家长帮忙,相反,如果家长在一旁指点,他还不高兴,说:“我知道怎么写!”


他说的“知道”,其实是喜欢的代名词。喜欢,有兴趣,就意味着成功。


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候做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


教育心理学上讲,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


但,现在的问题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过分的程度,多数人的大拇指竖得还太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