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美-(读书笔记)

 thchen0103 2016-10-05


第一编:探讨社会思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它可以评价我们的印象、直觉和解释的准确性。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我们的生活由无数不可见的细线串连在一起。——赫尔曼·梅尔维尔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婚姻幸福的伴侣会把对方刻薄的言辞归结于某些外部因素;婚姻不幸的伴侣则会把同样的言辞归咎于对方的品性问题。不仅如此,由于一方预期可能会听到对方充满挑衅的言语,他们很可能自己也变得暴躁起来,这样便激起了他们所预期的对方的愤怒。就像我们还会看到的那样,人们总是预期教授的孩子肯定很聪明;富有魅力的人总是很热情;竞争对手总是不断制造麻烦,这些预期十有八九就会变成现实。社交信念同样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或许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希特勒屠杀了将近600万犹太人,但并非他亲手杀的,而是许多人对他的意志“服从”的结果。这些人,还是人吗?还有人性吗?

服从——可以令人泯灭人性。

面对运钞车车祸的人们......

无警察状态下的人们......

究竟什么情境会让人们变得乐于助人或贪婪?是否某些文化背景——或许是小城镇和小村落——能更好地培养人类乐于助人的品质?

这些问题被一条共同的细线串连起来:它们都是关于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影响彼此的。而这同样也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便是态度与信念、从众与独立、爱与恨。

二: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是什么——它包罗万象的箩筐里究竟都装了些什么?这一学科的诸多领域、数以万计的研究结果、数以千计的研究者得到的结论,数以百计的理论家提出的真知灼见都可以被浓缩为几个核心观点。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诸如自然选择和进化论这样的原则,社会学给我们构筑了诸如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这样的概念。音乐则赋予我们诸如节奏、旋律以及和声这样的理念。

1: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我们人类总是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使其变得次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你我对于类似的情景却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我们对朋友的责难作何反应,取决于我们对其所作的解释,取决于我们是把它归咎于朋友的敌意行为,还是归结于他糟糕的心情。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解释着他人的行为,通常足够快也足够准确,以适应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当他人的行为具有一致性而且与众不同时,我们会把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例如,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总是对人冷嘲热讽,你可能就会推断此人秉性不良,然后便设法尽量避免与他的接触。

我们对自己的信念也同样重要。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前途抱有乐观的态度?我们是否认为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们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还是矮人一头?我们如何构建这个世界、如何构建我们自己是极其重要的。

2: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险的

我们的直觉影响我们的恐惧心理(飞行是否危险?)、印象(我能否信任他?)以及人际关系(她是否喜欢我?)。直觉会影响危急时刻中的总统,牌桌上的赌徒,裁定罪行的陪审团和评估应聘者的人事主管。这样的直觉随处可见。

事实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无意识心灵——这是一个弗洛伊德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的心灵。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10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前,思维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而是在台下进行的,在我们目光所不及的地方。正向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有关“自动加工过程”、“内隐记忆”、“启发式思维”、“即时特征推论”的研究,即时情绪和非言语交流都体现了我们的直觉能力。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今天的学者把它称为“双重加工”。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我们对自己的直觉甚至也时常出错。在直觉上我们太过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我们会错误地解读自己的心理;在实验中,我们拒绝承认受到某些事物的影响,但实际上它们确实影响了我们。我们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感觉......我们最好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

3: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正如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观察到的那样,我们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所说所想均学自他人。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关系对人类非常重要。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有些时候,某个社会情境所具有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举动。事实上,强有力的恶意情境有时会压倒善意,使得人们附和谬误,屈从残暴。在纳粹的淫威之下,许多看上去正直的人们变成了大屠杀的工具。另外一些情境则可能会引发高尚的行为和极大的热情。——我们所处的情境真的非常重要。

我们的文化有助于定义我们的情境。我们对机敏、坦诚和着装的标准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你把女性美定义为苗条或是丰满同样取决于你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哪个地方、生活在哪个年代。你把社会公正定义为平等(所有人的所得是相同的)或是公平(多劳多得),同样取决于你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所影响。你是侃侃而谈还是沉默寡言,不修边幅还是一板一眼,部分源于你的文化或种族。你是更关注自己——个人的需要、愿望和道德——还是更关注你的家庭、部族和公共团体,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是现代西方个人主义的产物。的确,外在的社会影响力塑造着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4: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内在的影响力同样也很重要;性格倾向同样也会影响行为。作为社会个体,我们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同样也是社会的创造者。待别人多一份温情,他们便也会显得更可亲可爱。至少我们的世界建立在情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中。

5: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人类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的产物。

6: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中

社会心理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生活:包括你的信念、你的态度、你的人际关系。如此说来,它便具有了阐释你生活的潜力,让那些指引你所思所想的微妙力量暴露在眼前。你还会看到,它会给你提供许多理念,而它们会让你知道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赢得朋友、如何影响他人、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学者们同样把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的真知灼见应用到其他的学科领域。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的健康福利、对司法程序和法庭上的司法决策、对鼓励那些能够引发人类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行为也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但是,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有何区别?社会心理学家是否会受自己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策略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把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些将是本章所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浓厚的兴趣。而社会学家与人格心理学家也不例外。社会心理学与它们相比,区别又在何处?社会心理学家从进化生物学与神经科学的“蛛丝马迹”里又会获得什么启示?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对人类在团体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具有同样的兴趣。多数社会学家研究团体——从小团体到达团体(社会与其发展趋势);而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是个体——个体在某个特定时间对他人的看法、个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其关系。这些研究既包括团体对个体的影响,也包括个体对团体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因素尤其关注。人格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是个体内部功能以及个体间的差异,例如,为何有些人更具有暴力倾向。社会心理学家则关注我们共同的人性,即就总体而言,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他们感兴趣的是社会情境如何使绝大多数个体变得友善或无情、从众或独立,如何使他们对他人产生好感或偏见。

“你永远无法预言某一个人将会如何行事,但却可以对人的一般行为做出精确的判断。个体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二者相比,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更短暂。

三:解释的不同层面

我们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人类,从基础学科角度,例如物理与化学,一直延伸到综合学科领域,例如哲学与神学。你究竟想探讨哪个层面的内容决定了你采用的视角观点。拿“爱”来说,生理学家可能会描述与热恋有关的大脑化学物质;而社会心理学家可能会探讨不同的个性与条件——出众的外表、伴侣的相似性,或是仅仅多次重复出现在一个人面前——是如何增强我们所谓的“爱恋”;而诗人则可能去赞美偶尔伴随爱而来的美妙体验。我们并不需要假设,因为在以上不同层面的解释中必定隐含某一个真理。就拿刚才“爱”这个例子而言,生理学取向与情感取向只是看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视角而已。——各种不同层面的解释可以互为补充。假如所有的事实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那么不同层面的解释应该可以拼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图景。一旦认识到不同层面之间解释的互补性,我们似乎可以从应该科学地还是主观地看待人性这类无益的争论中解脱出来,因为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知识本是一体的。把它分成不同的学科只是屈从了人类的软弱而已”。

社会心理学只是我们看待自我、了解自我的重要视角,但却不是唯一。

小结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科学。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世界,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而有时候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以及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生物性的影响。社会学和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母体。相比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试图在研究内容上更侧重于个体,在研究方法上更侧重于实验。相比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得较少些,而更多关注人类如何看待影响彼此。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的科学。它揭示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就人类本性这个主题而言,还可以用其他的视角来看待此问题。每一个视角都对应各自的一系列问题与相应的解答。这些不同视角是互补的,而非冲突的。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与人类价值观

社会心理学家自身的价值观对他们工作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这些影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与其说社会心理学是种种研究发现的集合还不如说是一系列回答问题的不同策略。在科学研究领域,就像是在法庭上一样个人观点无足轻重。当思想等待审判时,科学证据是最终的裁判。但社会心理学家真能做到如此客观吗?他们作为人类中的一员,其价值观——他们的是非善恶观,以及人们该如何行事的个人信念——会不会渗透进他们的工作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社会心理学真的可以称其为科学吗?

一:价值观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

当社会心理学家选择研究课题时,价值观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纳粹蹂躏欧洲的20世纪40年代,兴起了研究偏见的热潮;50年代,强调同一性的风潮以及固执己见的现象推进了我们对服从的研究;60年代随着暴力与犯罪率的增加,引发了有关暴力的研究兴趣;70年代的女权运动掀起了有关性别与性别歧视的研究高潮;80年代则兴起了关于军备竞赛的心理影响的研究兴趣;而90年代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研究人们如何面对文化多样性、种族多样性以及如何面对不同的性取向。因此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折射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

价值观还会影响投身于不同学科的人群类型。在你的学校里,那些研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同伴,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差异呢?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是否会更多地吸引那些相对来说更愿意挑战传统、创造未来而非迷恋过去的人呢?

最后,价值观对心理学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它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析目标。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改变,以及它们又是如何影响态度与行为的。然而,所有这些都无法告诉我们何种价值观才是“正确”的。

二:价值观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

当价值观以客观事实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常常很难认出它们。请看下面三种价值观间接影响心理学的方式。

“科学并非简单地对自然加以描述与解释;它是自然与我们的自我互相影响的产物;它对自然的描述基于我们对自然提问的方式”

1:科学的主观性

现在科学家与哲学家已经达成了共识:科学并非是全然客观的。科学家并非仅仅把自然这本书大声朗读出来而已。更确切地说,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心理类别来解释自然。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透过自己那副预先调好度数的眼镜观察这个世界的。暂停几分钟,你从图1-4(略)里看到了什么?

你是否看见了一只大麦町狗在图片的中心嗅来嗅去?如果事先没有做这个提示的话,大多数人会全然无视那只大麦町狗的存在。一旦你的大脑印入了这个观念,它也就控制了你对这幅图片的解释,所以这时对那只大麦町狗的视而不见可能会变得和先前同样困难。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同时也在看着你的鼻子。如果大脑没有预先设定你将知觉到某个物体,它便把这个物体阻隔在你的意识之外。我们对现实的知觉会为我们的预期所左右,这即是关于人类大脑的一个基本事实。(两校比赛,发生暴力冲突;即便重看录像,球员们也无法做到客观看待)箴言曰: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

由于在某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通常持有共同的观点,或来自相同的文化群体之中,他们的研究假设一般不会受到挑战。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东西——那些被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表征的共同信念——通常是最重要,而且是无需加以检验的信念。然而,有些时候,圈外的人会引发我们去关注这些假设。在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者将某些社会心理学家未加验证的假设暴露在大家面前。女权主义者的批评引发了人们对一些隐含偏见的关注,例如科学家的政治保守主义常使他们更乐于接受对社会行为中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

2:隐含价值观的心理概念

价值观还会影响概念。试想一下我们如何定义美好的生活。心理学家提到某个个体时,往往把他们归为成熟或不成熟,适应良好或适应不良,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在使用以上的形容词时,看上去我们像是在陈述某种事实,其实我们所做的却是价值判断。例如,人格心理学家马斯洛因对那些“自我实现”人群的精准描述而享有盛名。自我实现的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安全与归属感需要、自尊需要之后,进一步上升至寻求人类潜能的实现。很少有读者注意到,马斯洛同时也受到他本人价值观的影响而选择加入了他所描述的那一类自我实现的群体。最终对自我实现人格的描述,即自发、自主、充满神秘感以及其他的特征,其实反映了马斯洛的个人价值观。如果他选择以其他的著名人物为出发点,例如拿破仑、亚历山大或洛克菲勒,这样一来,他对自我实现人格的描述可能就与现在的大相径庭了。

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意见同样也反映了咨询者的个人价值观。当健康心理学专业人士建议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时,当育儿专家指导我们如何养育子女时,当心里学家鼓励我们不要考虑别人的想法而应该自由地生活时,其实他们所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在西方社会,这些价值观通常是个人取向的,即鼓励那些令“我”最感适宜的行为。非西方文化通常鼓励那些令“我们”最感适宜的行为)。在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对所谓的专业人士不免言听计从。但科学并不是回答何为终极道德义务,不是回答生活的目的与方向何在,不是回答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事实上它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心理测量评价也反映了心理学家的个人价值判断)

我们给那些参加游击战的人贴上“恐怖主义者”还是“自由战士”的标签,取决于我们对其行为原因的看法。我们称公共补贴为“福利”还是“救济”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政治立场。当“他们”赞美他们的国家与人民时,可以称其为民族主义;而当“我们”这样做时,则称之为爱国主义。一个卷入婚外情的人是在追求“婚姻解放”还是犯了“通奸”,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观。我们把自己反对的社会影响称为“洗脑”,把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称为“性变态”。诸如对“雄心勃勃”的男人与“盛气凌人”的女人,“小心谨慎”的男孩子与“怯生生”的女孩子的种种评价都别有“深意”。

再次强调一下:价值观隐含于我们对心理健康与自尊的文化定义中,隐含于我们的心理学标签之中。在整本书里,我还会让你看到有关隐含价值的其他例子。认为隐含的价值一定是毒草,这并非是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立场是:对于科学解释而言,即使是停留在描述现象的层面上,那也是一种人类活动。那么,已有的信念与价值观会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的思想行为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了。

3:“是”与“应该”间无通途

对于那些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错误便是从对“这是什么”的描述偏转到“这应该是什么”。哲学家们把这种错误称之为自然主义的谬论。哲学家休谟于200年前所指出的,在“是”与“应该”之间、在科学描述与道德处方之间的鸿沟,直到今天也丝毫没有缩小。对于人类任何一种行为的考察,例如性行为,都无法在逻辑上指出何谓“正确”的行为。如果大多数人没有表现出某种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错误的行为。即使大多数人表现出某种行为,那也并不意味它就是正确的。一旦我们从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偏转到了对“应该如是”的说明陈述时,我们便把自己的价值观纳入了其中。

社会心理学家的个人价值观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他们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不例外。我们的价值观与假设令我们这个世界亮丽多彩。为了探讨我们的价值观与社会表征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原本以为就该如此的一切,这就需要接触不同的文化。如果你不假思索地认为,首先人无论如何都应该对自己诚实,女性比男性就是更适合或不适合某些角色;或者认为浪漫的爱情应该先于婚姻,那么你只能坐下来等待。

因为科学有主观性的一面,我们就要放弃它吗?恰恰相反:正是意识到人类思维的某种解释性功能,我们才恰恰需要持有各种不同偏见的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通过不断地将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互印证,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对它们进行检验和约束。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清洗那些用以观察这个世界的镜片。

小结(略)

 

第四节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常识而已嘛

社会心理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供了一份解释性评论的样例,我把其中一部分列举如下:

(1) 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比较与水平低的士兵在适应方面遇到了更多问题。(比起那些“社会”大学的毕业生,知识分子对战斗带来的焦虑更不适应)。

(2) 南方士兵比北方士兵更能适应炎热的南海岛屿气候。(南方人更适应炎热的气候)。

(3) 白人士兵比黑人士兵更热衷于晋升。(多年的压迫会降低成就动机)。

(4) 南方的黑人士兵更喜欢来自南方的长官而非来自北方的。(因为南方长官更习惯与黑人打交道,也更有技巧)。

然而,常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事后聪明总比先见之明来得明显容易。有实验表明,当得知实验结果时,人们便突然间觉得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惊讶,至少相对那些仅得知试验程序或实验预期结果的人们而言。一旦新知识在手,我们那卓有成效的记忆系统便会自动更新过时的假定。

“一流的理论做预测,二流的理论下禁令,三流的理论进行事后的解释”。

当读到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总结时,你可能会产生同样的体验。但是拉扎斯菲尔德接着说:“这些陈述中的任何一条恰恰与实际发现的相反”。

丹麦哲学家、神学家索伦·基尔凯戈尔说:“生活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事后聪明式偏见。

的确,几乎绝大多数心理学实验所得出的可信结论看起来都有些像常识,当然,这都是在你知道结果之后。

你可以证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把一群人分成两组,将一个心理学结论告知给其中一组,而给另一组与此截然相反的结论。例如,告诉其中一组: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不同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异性相吸’”。

而另一组则被告知: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择友还是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相似的人对我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事实上,几乎任何结论都会因谚语格言的解释而变成常识。假如社会心理学家报告分离加深爱意,甲便回答道:“你就靠这个谋生?谁都知道‘小别胜新婚’”。若结果是分离会浇熄爱火,乙便回答道:“我外婆都可以告诉你‘人走茶凉’”。

(比起银牌获得者来说,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对自己的成绩更为满意——思考)。

......我们更倾向于为那些事后看起来“显而易见”的错误决策而责备决策者。(思考:当我们反观历史的时候,应该抱有如此的心理准备)。——我们忘记了事后看来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当时并非那么明显。——科学帮助我们区分真正的预测与简单的事后聪明。

小结

就像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一样,社会心理学的发现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显而易见,然而,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结果只是在事实知晓之后才变得“明显”起来。这种事后聪明式偏见常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与预测做出过高评价。

 

第五节 :研究方法——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对他们的观察活动加以组织。。这其中包括可验证的假设以及可用于实践的预测原则。社会心理学家也使用相关研究对行为加以预测,这些研究通常在自然场景中进行。他们还试图通过实验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在这类实验中,他们可控制条件对一个或多个因素进行操纵。

一: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当我们与人性角力以期发现它背后的隐秘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发现形成理论。理论是一套原则的整合,它们可以对所观察到的事件进行解释与预测。理论是科学性的速记。

二: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它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在控制条件下)

相关研究(探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

【墓碑高度与长寿间的关系】

1:“相关”对“因果”

如,自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自尊对成绩的影响;成绩对自尊的影响。

又如: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重金属音乐的喜好程度与他们对婚前性行为、淫秽制品、恶魔崇拜以及毒品、酒精滥用的支持态度之间存在中度的正相关。——对于这种相关,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解释?

有些人认为“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利于个体成就的获得。那么,提升孩子的自我形象便也可能会提高其学习成绩。正是相信了这一点,美国的30个州颁布了170多条增强个体自尊的条例。

......对自信是否真的是一块儿保护孩子不受学习成绩不良(或是毒品滥用及少年犯罪)影响的盾牌表示怀疑。或许,事实是反过来的:可能是问题与失败导致了低自尊。也可能是自尊通常可以反映出我们的真实状况。或许自尊来源于拼搏之后的成就感。干得好你可能会自我感觉良好;干得不好你可能觉得自己是个傻瓜。(一项研究表明老师的不断褒奖可以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还有一种可能是,自尊与成就之所以相关是因为两者都与潜在的智力与社会家庭地位等因素有关。

高级相关分析可以揭示因果关系。时间序列相关可以揭示事件发生的顺序。(举例来说,可以指出成就水平的变化是否更多地发生在自尊水平变化之前,还是发生在自尊水平变化后)。

(学业成绩与健康、自尊、社会地位的关系)、(人的寿命与地位、自我控制感的高低、压力的大小之关系)。

——以上讨论的是相关研究。

2:调查研究

随机取样(四个可能造成偏差的影响因素: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问题的顺序、答案的选项、问题的措辞)。

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话的内容,还在于说话的方式。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僧侣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在祈祷时抽烟,但却被一口回绝了。一个朋友给了他这样一条建议:试试另一种问法:能在抽烟时祈祷吗?

三: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实验使社会心理学家得以发现社会舆论、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来了解和预测人类的复杂行为,其目的在于理解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情境与情境之间以及此时与彼时之间怎样发生变化。

(实验表明: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歧视影响人的客观判断)。

1):随机分配——重要的平衡仪

2):实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4:从实验室推广到生活

小结

社会心理学家将他们的想法与发现构建成理论。好的理论将会在一长串事实中提炼出许多简短的预测原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原则对理论加以证实,或加以修改,以产生新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是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两类。有时候相关研究会进行系统调查,以探寻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得知两个事物之间有自然关系这一信息颇有价值,但这一信息并不能指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会尽可能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寻因果关系。通过构建一种可控的模拟现实,研究者可以先变化一个因素,再变化另一个,以期发现这两个因素究竟是单独起作用,还是共同起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对行为产生影响的。我们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即被试既可能被分配到实验处理组的条件下,也可能被分配到实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条件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任何差异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

在设计实验时,社会心理学家有时候会设计那些引发被试情感的场景。在设计并进行这样的实验时,研究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例如得到被试的准许,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以及在实验后向他们解释任何先前的暂时欺骗行为。实验室的研究使得社会心理学家能够对来自生活经历的点滴灵感进行验证,然后再将这些原则与研究发现重新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个人后记: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你的观点是什么

 

联系社会

 

第一编:社会思维

这本书揭示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对于我们是如何彼此理解(第一编)、影响(第二编)、和联系(第三编)的科学的研究。第四编包括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的。

第一编考察了关于我们是如何理解彼此的科学研究(也被称为社会认知)。每一章都会直面一些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社会态度、理解和信念是否合理?我们给予自己和他人的压力总是正确的吗?我们的社会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人们为什么会出现偏见和错误,而我们如何让它更接近事实?

第二章 探讨了我们对自身的感觉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自我定义的?我们的自我利益是如何影响社会判断、又是如何促进我们的社会行为的?

    第三章关注的是我们形成对所处社会的信念的方式,这是令人惊异的、有时又是相当有趣的。这一章还会提醒我们注意一些社会思维的缺陷,并且告诉我们如何避免这些缺陷而更加理智地思考。

    第四章探讨了我们的思维与行动、我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吗?还是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态度?或者两者都有。

很显然,在我们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关键。通过自我专注的观察,我们可能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1) 社会环境对自我觉知的影响。

作为不同文化、种族、性别群体中的个体,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以及他人对这些差异的反应。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一个欧洲裔的美国朋友刚刚从尼泊尔回来,他告诉我当他在一个乡下的村庄生活时,如何强列地意识到自己是白人这一事实;一个小时后,一个非洲裔的美国朋友告诉我,当她在非洲的时候如何强列地意识到自己是美国人。

(2) 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

人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并不能总是对事件做出冷静的判断。当亲密关系,比如婚姻关系中出现问题时,个体通常会把责任更多地推到配偶身上。离婚的人很少责备他们自己。可是当工作、家庭甚至游戏中的情况好转时,个体却往往会认为自己起了更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取奖金,科学家很少低估他们自己的贡献。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后,班廷声称,作为实验室领导者的麦克劳德更多的时候是他们的研究障碍而不是助手。麦克劳德则在有关该发现的演讲中删除了班廷的名字。

(3) 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

人类的行为往往带有一定的策略。为了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们经常为自己的外表感到头痛。(就算服装和小缺点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会得到那么多关注,一个人总体的吸引力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就像一位理智的政治家一样,我们同样关注其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促使我们做出很多行为。

(4) 社会关系有助于我们界定自我。

安德森和陈指出,在多变的关系中,我们的自我也不断变化。可能和母亲在一起时我们是一个样子,与朋友在一起时则是另外一个样子,而和老师在一起时又是另一个不同的样子。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与此刻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紧密相连。

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回忆,也会影响对其他人的反应。而他人也有利于我们进行自我塑造。因此,我们以自我概念(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和行动中的自我(自我感觉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动)为起点,开始社会心理学之旅。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第一节 :自我概念——我是谁

无论我们这80年的生命中对世界做了些什么,无论我们如何推断和解释,无论我们怎样构想和创造,无论我们遇到和接纳过哪些人,这都由我们自己来选择。我们怎样才能精确地认识自己?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作为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人,你有多种方式来完成“我是——”的句子填空。(你可能会给出什么样的五种答案呢?)把这些答案综合起来,就是你对自己的自我概念的定义。

一: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

自我概念的基础、你对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是你的自我图式。图式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我们的自我图式——对自己的认识,身强力壮的、超重的、聪明的还是其它方面——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这会影响我们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它可以帮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1:自我参照

自我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记忆?有这样一种现象,叫做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记忆的构成离不开我们的主要兴趣:自我。我们可以更好地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

自我参照效应可以阐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由于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因此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指向程度。我们经常把自己看作是某件事情的主要负责人,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其中扮演很小的一个角色。当评判其他人的表现和行为时,我们经常本能地将其与我们自己的行为相比较。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无意中听到屋里其他人提起我们的名字,那我们的听觉雷达会立刻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2:可能的自我

自我概念不仅包括我们是什么样子的自我图式,还包括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的可能的自我。我们的可能的自我包括我们梦想中自己的样子——富有、苗条、充满激情地爱与被爱的自我。同样也包括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失业的、没有人爱的、学业上失败的自我。这种可能的自我会用我们所渴望的生活远景的特殊目标来激励我们。

二:社会自我的发展

自我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焦点,因为它有利于组织我们的思想并指导我们的社会行为。但是什么会决定我们的自我概念呢?双生子研究指出了基因对人格和自我概念的影响,但是社会经验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些影响包括:

1)我们扮演的角色。

(2)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3)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4)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5)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6) 周围的文化。

1:我们扮演的角色

当我们扮演某一个新角色(大学生、父母、售货员)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开始了自我觉察。无论如何,像发生在生活大舞台上的事情一样,该角色逐渐被我们的自我感觉所接受。举例来说,当我们扮演角色时,我们可能会找一些证据来证实我们并没有想太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努力地证明自己的行为。此外,观察到的自我可能是自我暴露的;我们现在的自我感觉可能也会支持我们的观点。就这样角色扮演变成了事实。

2:社会同一性

你的自我概念(对自己是谁的认识)不仅包括你的个人身份(你对自己个人属性的认识),也包括你的社会身份。对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你的民族、信仰、性别、学术专业等等——也暗含着你不是谁的定义。这个范畴包括“我们”而排斥“他们”。

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当我们的社会团体占多数时,可能我们就不太考虑它。作为一个男性团体中单独一名女性,或一个欧洲群体中的加拿大人,我们都会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在英国,英格兰人比苏格兰人多十倍,苏格兰人对自己身份的定义与英格兰人不同。“苏格兰人,在某些程度上,不喜欢甚至憎恶英格兰人”。英格兰人作为多数,很少会意识到自己不是苏格兰人这个问题。在我最近入住的一家苏格兰宾馆的客房登记簿上,所有的英格兰房客在国籍一栏填写了“英国”,而所有的苏格兰人(他们同样是英国人)则在国籍一栏填成了“苏格兰”。此外,在大学中,英国学生更多地把自己看做是英国人,而很少把自己看做是欧洲人。

3:社会比较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富有、聪明或矮小?一种方式是通过社会比较。我们周围的其他人会帮我们树立富有或贫穷、聪明或愚蠢、高大或矮小的标准;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何不同。社会比较可以解释为什么学生进入一所优秀生很少的学校后,会有更高的学业自我概念。当结束了名列前茅的中学学习后,很多在学业上非常自信的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业自尊在进入了大型综合性大学后受到了挑战,因为大学的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都是当时班里的尖子生。这就犹如放在小池塘里的鱼看起来会大一些。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当别人不漂亮时我们就觉得自己英俊,当别人迟顿时就觉得自己聪明,当别人无情时就觉得自己有同情心。当我们评价某个人的表现时,不可能不把他和自己做比较。因此,我们可能会为别人的失败而暗自高兴,特别是我们嫉妒的人遭受失败或遇到不幸,而且当我们不太可能遇到这种倒霉事时。

社会比较同样会给人带来烦恼。当人们的财富、地位或业绩增长时,他们会提高对自己成就的评价标准。当人们感觉不错并获得成功时,通常会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当和竞争对手做比较时,我们常常认为竞争对手占有优势,以保护我们动摇的自尊(比如有更好的指导并且练习了更长时间——对大学游泳运动员的一个研究)。

4:成功和失败

自我概念并不仅仅由我们的角色、社会认同和比较所决定,它也决定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挑战现实的任务并取得了成功会使我们感到自己很能干。如果女性凭借自己的力量击退了性侵犯,她们会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攻击,不用再那么担心焦虑,并且更可能感觉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学业上成功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学术能力做出更高的评价,从而激发其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全力以赴并取得了成功会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

心理学家指出:用积极的信息(“你是重要人物!你与众不同!”)来提高自尊,会激发个体做出更大的成就。低自尊有时确实会带来问题。与低自尊的人相比,感觉自己有价值的人更加快乐、较少神经质,较少受溃疡和失眠困扰,较少药物和酒精依赖,失败后具有更强的坚持性。反过来也同样成立,批评者声称:问题和失败会导致低自尊。感觉紧跟现实。当我们征服挑战或学到技术后,成功会让我们具有一种充满希望的、自信的态度。自尊不仅来自于告诉孩子他们有多棒,还要让他们通过辛苦努力获得成功。

5:其他人的评价

公认的成就能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当别人认为我们很好时,我们也会认为自己不错。如果我们称赞某个小孩很有才华、刻苦学习或者乐于助人,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把这些观点融入到其自我概念和行为中去。如果少数学生因为对自己学业能力的消极印象而感到恐惧,或者女性因为对自己在数学和理科上的较低期望而感到恐惧,那可以表明她们可能对这些领域“不认同”。他们不对这种预断做出辩驳,而是认同自己的兴趣在别处。

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用镜像自我来描述个体把别人当做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库利认为,我们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感知自我。之后社会学家乔治·米德精炼了这个观点,指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我们通常感到赞扬别人比批评别人更自在。(我们抑恶扬善)如果个体因此而高估我们对他的评价,其自我意象会变得有些膨胀。

自我膨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西方国家中最常见。报告说,日本人到北美后通常会因朋友间的互相恭维而感到惊讶。当他和同事询问别人最后一次称赞他人是多少天前时,美国人典型地回答是一天前。在日本,人们很少为自己个人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而是更多地为别人带来的失败感到可耻,因此,日本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四天前。此外,如果告诉北美人他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好,会比告诉他们做的不好而坚持更久。但是日本人在失败时却更能坚持。

我们祖先的命运决定于别人如何评价他们。当他们受其群体保护时,其生存的机会会变大。当他们意识到群体对自己不满时,他们会感到羞愧并做出低自尊的行为反应。马克·利里指出,作为它们的后代,我们有类似的根深蒂固的归属需要,当我们面对社会排斥时会感到低自尊的痛苦。他还指出,自尊,是我们对他人如何评价我们的监控并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心理学尺度。

三:自我与文化

你是如何完成“我是——”的陈述的?给出的是你个人特点的信息,例如“我很正直”、“我很高”或是“我很外向”,还是描述你的社会同一性的信息,例如“我是双鱼座的”、“我是快餐爱好者”,或是“我是基督教徒”?

对于某些人而言(特别是那些西方工业文化中的人),个人主义是很盛行的。身份更多是独立的。青春期是与父母分离的时期,个体开始依靠自己,并且开始定义个人独立的自我。即便个体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他的特性——作为有特殊能力、特点、价值和梦想的独特个体——可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西方文化中的心理学假定,定义一个人的可能性自我并相信他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会使他的生活富足。在20世纪结束之前,个人主义已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主导声音。

西方文学,从《伊利亚特》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更多地赞美那些依靠自己的人,而较少称赞那些满足别人愿望的人。电影专门描写那些反抗制度的英雄。歌声则宣告:“我行我素”、“我是我自己”,,并且推崇“至高无上的爱”——当人们经历过富裕、变动、都市化和大众传媒后,个人主义就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现代个人主义的声音,诸如——

A,做你自己的事情。

B,追求你的幸福。

C,如果你感觉好,那就去做吧。

D,做真正的你。

E,不要盲目从众。

F,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G,不要限制我拥有枪、散播色情作品和作违规生意的权利。

H,削减税收。

I,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要迷失自我。

J,爱人先爱己。

K,宁可精神独处,也不要相信共有。

L,相信你自己。

M,想法与众不同。

而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则把集体主义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文化孕育了相互依存的自我。这些文化中的人们更多地进行自我批评,却很少自我肯定。特性被更多地定义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马来西亚人、印度人、日本人和传统的肯尼亚人,举例来说,比如马赛,比澳大利亚人、美国人和英国人更可能用群体特性来完成“我是——”的句子。聊天时,人们比较少地说“我”。当语法或上下文能够清楚地表明主语时,个体会说“去看电影”而不说“我去看电影”。

集体主义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在中国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够更好地进行粮食生产。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在《思维地理》中主张,其结果不只是社会关系与倡导个人主义文化的西方不同,而且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想一想:哪两者—— 一只熊猫、一只猴子、一根香蕉——更可能在一起?可能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熊猫,因为他们都是“动物”类的?亚洲人却比美国人更可能看到这样一种关系:猴子吃香蕉。

亚洲和西方的思维——

当呈现一种水下场景时,亚洲人常常描述环境和鱼类之间的关系,美国人更多地注意单独的大鱼。

不同文化中的知觉......

无论如何,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样分类如此鲜明的文化似乎过于简单化了,因为任何文化中的个人主义都会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同样存在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和政治观点之间。在美国,夏威夷人和住在最南部的人要比那些西部山区比如俄勒冈州和蒙大拿州的人表现的更为集体主义。保守派倾向于成为经济上的个人主义者(“不要征税或管制我”)和道德上的集体主义者(“制定法律来约束不道德行为”)。而自由主义者则倾向于成为经济上的集体主义者和道德上的个人主义者。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美-(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美-(读书笔记)

独立的自我承认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但是相互依赖的自我会更深地融入他人。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相互依赖型的人在与家人、同事和朋友完全分开后,会失去那些定义自己的社会联系。他们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有很多个自我:与父母相处时的自我、工作时的自我、与朋友一起时的自我。如图,相互依赖型的自我是镶嵌于社会关系中的。直接的交谈比较少,更多是礼貌性交谈。其社会生活目标更多地不是增强个体自我而是协调并支持他所在的群体。“在韩国,人们并不把太多精力放在独特性上,而是放在传统文化和分享行为上”、“韩国的广告较少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自由,其特色是与众人在一起”。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自尊与“别人怎么评价我和我的群体”密切相关。自我概念是有弹性的(与特定的情境有关)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跨情境的持久性)。在一项研究中,认为在不同活动领域里仍然保留了自我(内在自我)的加拿大学生为五分之四,而中国与日本的学生则仅为三分之一。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特别是那些少数学会不必太在意别人的偏见的人,“在他人的评价之外”并且认为他所在的群体没有那么重要。

中国谚语:“一个人需要培养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精神”。

自我概念——

独立自主型

特性:个人的,用个人特点和目标定义。

重要的事:我,个人的成就和自我实现、我的权利和自由。

反对:从众。

座右铭:你要拥有真实的自我。

支持的文化: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

相互依赖型

特性:社会的,用与他人的关系定义。

重要的事:我们,集体的目标和团结;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关系。

反对:唯我主义。

座右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支持的文化:集体主义的亚洲和第三世界。

你会选哪之笔?

当金和马库斯要求美国人从中选择一支笔时,百分之七十七的人选择颜色不寻常的那支(不管它是橙色的还是绿色的),对于同样的选项来说,百分之三十一的亚洲人选择了颜色不同的笔。研究者指出,该结果表明既有偏爱独特性的文化也有偏爱一致性的文化。

自尊更多的是个人的而不是关系的。对个人特性的威胁会比群体特性的威胁更让我们感到气愤和郁闷。

现在请你想象一下,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日本大学生和个人主义的美国大学生会如何报告他们的积极情绪,比如高兴和得意?据报告:对于日本学生来说,高兴是伴随积极的社会交往而来的——亲密感、友好和尊敬。而对美国学生而言,这种情绪通常伴随解脱的情绪——效能感、出众和骄傲。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冲突常常发生在群体之间;而个人主义文化则会发生更多个体之间的争斗。

美国学生本能理解的独立自我的观点和日本学生的震惊。

伴随着对西方个人主义的接纳,亚洲移民的个人自尊在逐步增强。

四:自我认识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研究背后的故事

(按:此文大意是讲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人缺乏个性、个人选择性,而不自觉地屈从于一致性。)

刘易斯说:“在整个宇宙中有一件事,而且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从外部观察学到的还要多”、“这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这么说,有内在信息;我们知道内情’。当然,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但是我们的内在信息是错的”。

1:解释我们的行为

你为什么会选择那所学校?你为什么要攻击室友?雨天忧郁症是因为生活空虚吗?过吊桥的人为什么会兴奋?为什么人们大都承认媒体对人的影响却否认对自己的影响?

假毒药对人心理的影响。

是存在影响了心情?还是心情影响了注意?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我们对让自己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真正有多少洞察力?

而且我们对自己意愿的自由度又有多少洞察力?

《有意识的意愿的幻觉》......

2:预测我们的行为

当进行自我预测时,最好的建议是思考过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为。

那些了解你的人可能会比你能更好地预测你的行为。

3:预测我们的感觉

“没有什么你所关注的事会带来你所认为的那样大的差异”。

威尔逊和吉尔伯特认为,人们会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包括其合理化策略,忽视、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略的心理免疫系统(免疫忽视现象)令我们比自己预期的更容易适应残疾、恋爱关系的中止、考试不及格、失去职位和个人与团队的失败。令人惊讶的是,重大的消极事件(可以激活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比轻微的愤怒(不能激活我们的防御机制)所引发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反而更短。换句话说,我们是有恢复力的。

4: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我们对发生在自己心里的大部分事都没有觉察。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知道的要多。

威尔逊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截然不同。理性的解释可能会因此而忽略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我们常常是“自己的陌生人”。

本能反应可靠;第一印象更有效。

威尔逊认为:我们都有双重态度。我们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尽管可能外显态度改变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内隐态度就像老习惯一样,改变起来非常缓慢”。

米勒和特瑟认为威尔逊夸大了我们对自我认识的无知性。尽管感觉有一定的理由,但有时候头脑的理性是决定性的。

小结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一种叫做自我参照效应的现象)。自我概念的成分包括指导我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和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的自我。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文化也会塑造自我。某些人,特别是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自我。如第五章会进一步解释的,这些不同的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当观察者也无法发现我们行为的有利影响作用时,我们也会忽视它。这些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第二节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一些概念和研究指出知觉到的控制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让我们根据观察行动中的自我来看看为什么自我概念会如此重要。

鲍迈斯特等人指出:自我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进行自我控制的人——强迫自己吃萝卜而不是巧克力、或压抑被禁止的思想——随后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放弃。看过令人心烦意乱的电影后,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其体力明显减少。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在操作方面自我控制类似于肌肉力量:两者在使用后都会变得比较虚弱,但在休息时可以进行补充,并且随着练习而加强。

不过,自我概念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接受挑战性的任务,想象自己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成功的那些人会让你更可能计划和制定一个成功的策略。这必是知觉到的自我控制。

一:自我效能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在他的研究中捕捉到积极思维的力量,并提出了自我效能的理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还生活得更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你的自我效能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些事。如果你相信你可以做好一些事,这个信念会有什么不同吗?这取决于第二个因素:你有没有控制住结果?

二:控制点

人们更常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品?他们是自己生活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是自己处境的俘虏?罗特把这个维度叫做控制点。

与法里斯一起,他设计了29组语言陈述来测量一个人的控制点。假如你在做这个测验,那么你更赞成哪些?

从长远来看,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敬。

不幸的是,不管人们多么努力,其价值在未得到众人认可前就一晃而过了。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是我自己的事。

有时候我感觉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

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可能对政府决议产生影响。

这个世界是靠少数有权势的人运转的,小人物没有什么可为的。

你认为你的命运是由自己来控制的(内部控制点)?还是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你的命运(外部控制点)?那些认为自己是内控的人更可能表现优秀。

“如果我的头脑可以构想,我的内心拥有信念,我认为我一定能实现。消除绝望!树立希望!我是重要人物”!(杰西·杰克逊)

成功的人更可能把挫折看成是一次意外,或者认为,“我需要尝试新的方法”。

三:习得性无助于自我决定

对具有控制感的好处的研究也同样出现在动物研究中。被关入笼内而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会习得一种无助感。之后这些狗就算处在其他可以逃避惩罚的条件下也只会被动地畏缩。狗如果学会了自我控制(成功逃避开第一次电击),会更容易适应新的情境。研究者马丁·塞利格曼指出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类情境中也有类似之处。例如,抑郁或苦恼的人变得被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无助的狗和抑郁的人都遭遇了意志瘫痪,被动顺从,甚至死气沉沉的冷漠。

在此我们想说明有些机构——不管是恶毒的,比如集中营,还是慈善的,比如医院——如何令人失掉人性。在医院里,所谓的“好病人”是不按铃、不问问题、不努力控制将要发生的问题的病人。这样的被动配合可能对医院的效益有好处,但是却不利于人的健康和生存。对你做的事和别人对你做的事失去控制可能会演变成令人不愉快的压力事件。很多疾病与无助的感觉都与选择性减少有关。这可能就是在集中营和疗养院的病人会快速衰老和死去的原因。医院里那些通过训练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压力的病人只需要较少的止疼药和镇静剂,并且较少表现焦虑。研究证明,促进个人控制系统确实可以真正地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A,对环境有一定控制权的囚犯——可以移动椅子、控制电视、并且开关电灯——会较少体验压力,较少出现健康问题,并且较少有故意破坏的行为。

B,给工人完成任务的回旋预定和让他们拥有一些决定权可以改善并重振士气。

C,和你一起住的人如果可以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去看电影、晚睡还是早起,那他们可能活得更久并一定会更快乐。

D,庇护所立无家可归的居民很少可以选择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更谈不上控制自己的隐私权,所以在寻找住处和工作时更可能产生被动和无助感。

像自由和自我决定这样的好东西人们会嫌多吗?大学的心理学家施瓦茨生成个人主义的现代文化确实存在“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过多的选择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或像施瓦茨所说的“自由的专制”。在从30种果酱和巧克力中做出选择后,人们表示其选择的满意度比那些从6种物品中做出选择的人的满意度低。更多的选择可能会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更多后悔的机会。

在其他实验中,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比如“最后大甩卖”种的选择决定)的满意度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当允许退款和更换时)的满意度要高。可笑的是,人们似乎喜欢和愿意为推翻这种选择的自由而付出代。尽管这种自由“可能会让你产生不满意”。拥有一些无法反悔的事会让人们心里感觉好一点。该原则可能有利于解释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国家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人们对无法反悔的婚姻表示了更高的满意度(“一次性成交”)。现在,尽管人们有了更多的婚姻自由,人们却对她们拥有的婚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总结反思:尽管自由会走向极端,但个人控制总的说来还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如果你用积极的方式思考,你会得到积极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诺曼·皮尔)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夸奖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夸奖自身的贬值。

小结

很多研究表明了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效率的人以及那些内控的人,比那些习得性无助和悲观绝望的人会应对得更好,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三节 :自尊

自尊——我们全面的自我评价——是我们所有的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吗?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是有魅力的、强壮的、聪明的、并且命中注定会是富有的和被人爱的,我们就会有高自尊吗?这就是心理学家们做的假设。根据这个假设他们提出,要使人对自己的感觉更好,就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更有魅力、刚强壮、刚聪明等等。特别是克罗克和沃尔夫主张,哪些特殊领域对人们的自尊非常重要。“一个人的自尊可能取决于学校中的良好表现和外表的魅力,而另一个人的自尊可能取决于为上帝所爱和遵守道德标准”。因而,第一个人感觉自己很聪明很漂亮时会有较高的自尊,而第二个人则在感到自己很有道德时才会有较高的自尊。

在综合方面对自己感觉良好的人,自其特殊的自我图式(“我具有综合能力”和可能性自我上会发出玫瑰色光芒。)

一:自尊动机

动机引擎——驱动着我们的认知机器。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在失败之后人们的生理唤醒水平越高,他们越容易以自我保护式的归因来为失败申辩。我们绝不只是冷冰冰的信息加工机器。

特瑟认为拥有一个特别能干的弟弟或妹妹的人,其自尊受到的威胁是最严重的。此外,朋友的成功可能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

人们最嫉妒那些既是同行里的佼佼者又是情敌的人。

维持或增强自尊动机的意义是什么呢?利里认为,我们的自尊感犹如汽车上的油量指示灯。正如我们先前注意到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因此,当我们遭遇威胁性的社会拒绝时,自尊指示灯会警告我们,以促使我们更敏锐地觉察他人对我们的期望。研究证实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当我们被藐视或抛弃时,我们感到自己缺乏魅力,能力不足。这种痛苦如同驾驶舱里闪烁的指示灯一样,会驱使我们通过行动来发展自我,并在其他地方寻求社会接纳和认同。

二:自尊的阴暗面

低自尊的人在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多的风险。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

而那些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性活动的男孩子倾向于有比平均值更高的自尊。道斯指出,那些黑帮头目、极端种族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也同样具有更高的自尊。

当发现自己高傲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人们常常会以打压他人的方式来应对,有时甚至是以暴力的方式反应。一个心高气傲的孩子,如果又遭到社会性拒绝的威胁和挫折,那将是相当危险的。——那些高自尊的人在面对威胁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受伤的自尊心引发了报复行为。

鲍迈斯特说,“自尊的影响是微小的、有限的、而且并不都是好的”。他指出,高自尊的人常常是令人讨厌的,而不是与人交谈(与那些害羞、谦虚、不爱出风头的低自尊的人想比。)“我的结论是,自制远远比自尊更有价值”。他说:“希特勒具有非常高的自尊”。

高自尊的阴暗面也存在与压力中,同时也发现低自尊的人在各种临床问题面前表现得更加脆弱,这些问题包括焦虑、孤独、饮食障碍。当感觉很糟糕或手的威胁时,他们更倾向于透过有色眼镜来看待一切——注意并记住别人最坏的行为并认为伴侣不爱自己。

黑帮成员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卫式的夸大自我的自尊模式。那些具有“真正自尊”的人,即那些无需通过寻求成为注意焦点或被批评激怒后才能明确感到具有自我价值的人,会更经常地去保护暴力行为中的受害者。当确信自己感觉很好的时候,我们的自我防御意识会降低,我们也不会那么脸皮薄和好评论,不回去吹捧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或职责不喜欢我们的人。

(按:汉语文化中的自尊与本文中的自尊含义有所不同。汉语中的“自尊”具有较强的自我防御味道;而本文中的“自尊”,其实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归纳地说:是一个“看得起自己和看不起自己的问题”)。

与自尊建立在如个人品质这样的内部因素的人相比,自尊主要建立在外部因素基础上的自我价值感脆弱者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愤怒、人际关系问题、吸毒酗酒以及饮食障碍。

 

第四节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以便欣然地接收成功的荣耀,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这种自我美化的感觉使多数人陶醉于高自尊光明的一面,而只是偶尔会遭遇到其阴暗的一面。

人们大都认为,我们中的多数人都受着低自尊的折磨。几十年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断言他所见过的多数人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既没用又惹人烦”。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普及者也同意这一点。“我们所有人都有自卑情结”

。约翰·鲍威尔声称,“那些看起来没有自卑情结的人只是在伪装而已”。正如马克斯所嘲讽的:“我不想参加任何一个会接受我为其成员的社团”。

而事实上,我们多数人都对自己感觉不错。在对的自尊的研究中,即使得分最低的人,在给自己打分时也基本使用中等的评分标准。更进一步地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最富挑战性而且证据确凿的结论也和自我服务偏见有关。

一: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成功者往往认为成功源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坏运气。

婚姻中的自我偏见服务:家务活儿,都认为自己干得多;离婚了,都认为自认在对方。当人们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奖励时,他们认为奖励得很公平。

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把失败或挫折归因于客观条件甚至别人的偏见,这总不会比承认自己不配获得成功更让人沮丧吧”。

学生也显示出自我服务偏见。得知考试成绩后,那些成绩好的人倾向于接受个人型归因,把考试看成对他们能力的一种有效检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则更容易去批评考试本身。

教师们倾向于把优异的教学成绩归功于自己,而把失败归咎于学生:“在我的帮助下,玛利亚顺利地毕业了;不管我怎么帮梅琳达,她还是因没能及格而退学了”。

二: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

教育无法消除这种自我服务偏见;甚至社会心理学家们也会暴露出这种自我服务偏见,他们认为自己已比其他多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更道德。

聚焦:自我服务偏见——如何爱自己?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方面

通过社会调查,得出平均数值,而在个体问卷上,得分普遍高于平均数值,这是自我服务偏见的结果。“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集体表现方面,诸如:伦理道德、工作能力、优点、驾驶技术、聪明才智、忍耐度、赡养父母、健康、洞察力、摆脱偏见......

在我们构建成功的定义时,我们还会认为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更重要的,因为这样有利于维持我们的自我形象。在一学期结束后,那些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中成绩突出的学生会认为在当今世界一个懂计算机的人会具有更多的价值,而那些学得不好的人则更可能去嘲笑计算机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并把计算机技能作为与自我形象无关的东西而排除掉。

三:盲目乐观

虚幻的乐观会增强我们得脆弱性。由于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那些满不在乎地把车座安全带丢在一边的人,那些不肯承认吸烟会危害身体健康的人,还有那些陷入注定要结束的关系里的人们,无一不提醒我们,盲目乐观如同傲慢一样,是失败的先兆。

乐观主义在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安宁方面确实比悲观主义强得多。作为天生的乐天派,大多数人相信自己在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更幸福——这种信念的确有助于营造当前的快乐心态。

“防御性悲观主义”可以把我们从盲目乐观的危险中拯救出来,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且促使自己进行有效的应对。

警示语: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对利害的关注。

四: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好像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是一种常识。塔尔玛德说:“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虚假普遍性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而这个样本显然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既然缺少其他信息,和不使用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呢;何不把我们自己的认识推及别人、用自己的反应作为线索来推断别人的反应呢?此外,我们多半和那些同我们态度和行为相近的人交往,并透过这些熟悉的人来评判世界。

而在能力方面,当我们干的不错或获得成功时,虚假独特性效应则更容易发生。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总之,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五: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为什么人们会以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呢?一种解释将自我服务偏见看作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记忆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副产品。回想一下之前的一个研究,已婚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比配偶做了更多的家务。正如迈克尔·罗斯和西科利所指出的,也许这不正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想起自己自己做过什么而往往很难回忆起自己没做过什么或者仅仅是看他人在做吗?我能很容易想到这样的画面,自己开始洗衣服,但我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置之不理的次数有多少。

现在从研究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有多种动机。我们寻求自我认识,渴望评定自己的能力。我们寻求自我证实,威望验证自我概念。我们寻求自我确认,尤其希望能提升自我形象。自尊的动机也促进了自利偏差的出现。

六: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在实验中,自尊刚受到打击的人,更容易去贬低他人。自我刚受到创伤的人相对于自我刚被提升的人会更倾向于用自我服务来解释成功和失败。因此自尊受到威胁后,可能会激活自我保护性的防御机制。当个体感到自己不被肯定时,他们会使用自夸、推脱和贬低他人等方式来肯定自己。更普遍的是,看不起自己的人也倾向于会对待他人的怠慢做出过激的反应。其实他们感受到的拒绝并不存在,而只是因为他们惯于责备别人。取笑别人的人其实和被取笑者一样可笑。

高自尊和自我服务偏见总是形影不离。那些在自尊测验中的高分的人,即那些用好话来评价自己的人,在解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时,在评估其所在的团队时,在拿自己和别人相比时,同样会用好话来评价自己。

1:自我服务偏见的适应性

自尊有其阴暗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当好的一面出现时,相比于低自尊的人而言,高自尊的人往往更能尽情享受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感觉。即使是错觉性的自我提升也是与许多心理健康指标联系在一起的。谢莉·泰勒:“相信自己比同伴拥有更多的天赋和积极的品质能使我们对自己保持良好的感觉,而且这种对自己的正性的感觉能为我们提供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环境的资源”。非抑郁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于实验任务或者其知觉受到的控制比实际程度更高。而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他人如何真实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格林伯格等人在他们的“恐怖管理理论”中提到了积极自尊适应性的其中一个理由——它可以缓解焦虑,包括我恩对死亡的焦虑。童年我们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我们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就会受到关爱和保护;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种要求,父母可能就会收回对我们的关爱和保护。这样,我们就把“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安全感联系起来了。格林伯格等恶人认为,积极自尊(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安全感)甚至可以使我们解除对最终的死亡的恐惧感。他们的研究表明,提醒人们个体终究都会面临死亡(让人们写一篇关于死亡的短文)有利于个体肯定自我价值。而且当面临威胁时,较强的自尊可以减轻焦虑。

正如有关抑郁和焦虑的新研究所揭示的,在自我服务知觉中可能存在某些实用的智慧。认为自己比真实中的自我更聪明,更强大,更成功,这也许是一种有利的策略。骗子们同样会显得更诚实可信,如果他们相信自己很正直的话。对待自我的积极信念同样会激发我们去努力(自我实现预言),并在艰难岁月中保持希望。

2:自我服务偏见的不良适应

“胜利总有上百个老爸,失败却是孤身一人”,——意大利外长xxx

尽管自我服务偏见产生的骄傲感可以帮助我们抵制抑郁,但它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不良适应。那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的人更不快乐。

施伦克尔等人的研究同样表明,自我服务知觉在一定程度上会毁掉一个群体。大学期间作为摇滚乐队的一名吉他手,施伦克尔注意到“乐队成员总是高估自己对群体成功的贡献而低估他们对失败所负的责任。许多很棒的乐队都是由这些自我赞扬倾向所引发的问题而解体的”。

“别人的过错在我的眼前,我们的过错在自己背后”。

自我服务偏见还会夸大人们对自己群体的评价。当各个群体之间进行比较时,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群体是最杰出的。在群体内的自我服务式吹捧会变得非常危险。

这种盲目乐观常常是失败的先兆。如果那些炒股者或房地产商直觉认为自己的生意要比对手们强,他们就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挫败。甚至17世纪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个人类经济理性的捍卫者,也预见到人们将高估他们盈利的机会。这种“对他们自己产品的荒谬假设”,来自“多数人们对自己能力的自负的幻想”。

在神学中,傲慢一向居于七宗罪之首。

如果把傲慢归属于自我服务偏见,那谦虚呢?是对自己的轻视吗?或者,如果没有自我服务偏见,我们也会肯定和接受自己吗?按英国学者作家刘易斯的说法,英俊的人觉得自己丑陋,聪明人觉得自己傻,这并非谦虚。虚伪的谦逊其实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想法。报告,大多数人都认为,个体在“不确信自己比一般人更好”时,就要比一般人更有自知之明。真正的谦卑,与其说是虚伪的谦逊,还不如说是不太在意自己。它一方面让人们为自己的专长而欣喜,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认可到他人的专长。

小结

与“多数人可能都遭受低自尊和自卑感的折磨”的假设相反,研究者们发现多数人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发现,人们总是在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而在成功时安享荣誉。我们在一些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性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要好。过分相信自己,使我们显现出对未来的盲目乐观。我们还容易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这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即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

 

第五节 :自我展示

我们人类似乎不仅以自我美化的方式来认识自己,也同样以受赞许的方式来向他人展示自己。那么,我们的“印象管理”策略是如何把我们引向虚假的谦逊或自挫行为的呢?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自我位于我们社会世界的中心,自尊和自我效能确实带来一些益处,而自我服务性的傲慢却使自我评价出现偏差。也许你会问:那些美化自我的对外展示都是真实的吗?人们当众说出的话,是他们的真实感受吗?还是人们即使在怀疑自我的时候也会装出一副积极的面容?

一:虚伪的谦逊

确实有证据表明,人们对外展示的自我和他们的自我按觉是不同的。最明显的例子不是虚伪的傲慢,而是虚伪的谦逊。也许你现在已经想到一些人们自谦而不是自夸的例子了。这种自我贬低是一种很巧妙的自我服务,因为它很像安抚心灵的定心丸。一剧“我太笨了”可能会引发身边的朋友安抚说:“你做的很好”!甚至像“我多希望我没这么丑”这样的评论,至少也会引发“那有什么,我认识不少人,可比你丑的多”这样的安慰。

“谦逊常常只是自负者的一种欲扬先抑的把戏”。

培根说:“谦逊是一种出风头的诡计”。

对自己的实力轻描淡写,还可以减轻表演的压力,并降低评价表演成绩的基线。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成功会使别人产生嫉妒或怨恨心理——这一现象被埃克斯林和洛贝尔成为“获胜后的危险”——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努力轻描淡写并向他人表示感谢,获胜者很自然会使用这种谦虚式的自我展现。(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二:自我妨碍

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为什么人们要用自挫行为来妨碍自己呢?回忆一下前面所讲:我们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由于害怕失败,人们在就业面试前欢饮通宵,在大考来临前玩视频游戏而非学习。当自我形象和行为绩效紧密相连时,“全力争取却失败了”要比“因延误时间而有了失败的好借口”更让人泄气。如果我们在重重阻碍下失败了,我们仍可以维持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竟然成功了,那正好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形象。自我妨碍有利于我们把失败归于一些暂时的或外在因素(“我身体难受”、“我昨天晚上熬得太晚了”)而非自己的天赋或能力的匮乏,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公众形象。

“没有尝试,就不会失败;没有失败,就不会有羞耻感”。——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药丸和智力测验”:想想一下你是杜克大学的一名被试,你通过猜测答出了一些智力难题,然后被告知:“您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分”!当你还在为自己的幸运感到难以置信时,给你呈现两种药丸,你必须服用其中的一种,才能继续下面的题目。一种药丸有助于你的智力活动,另一种则会干扰你的智力活动。你会选哪种药丸呢?多数学生会挑选第二种,以便为不久可能出现的糟糕成绩提供借口。

三:印象管理

自我服务偏见、虚伪的谦逊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营造的印象。无论我们是引人注意、胁迫他人还是表现出无助的样子,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

自我展示,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我们致力于管理自己营造的形象。我们通过推脱、辩护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再熟悉的环境里,这些并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发生。而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例如我们想给宴会上的某个人留下印象或是在和异性聊天时,我们都能确切地意识到我们正在为自己营造印象,所以就不会像和熟识的老朋友在一起时那样谦逊了。

对某些人而言,有意识地自我展示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断地监控自己的行为,注意他人的反应,矫正自己的社会行为以达到社会赞许性效果。那些在自我监控倾向量表上得分很高的人(这些人往往赞成“我倾向于成为人们希望的样子”)表现得像社会中的变色龙——他们不断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和环境合拍,他们很可能会支持一些其实他们并不想赞成的观点。由于总是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所以他们很少会依据自己的态度而行动。对于高自我监控者而言,个人态度是为其社会调节功能服务的。它可以帮助这些人适应新工作、角色和人际关系。

那些自我监控性差的人则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想。他们更多地受其内在的指引,从而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感觉和信念来说话做事。如果要他们列举一下对同性恋伴侣的看法,他们会怎么想就怎么说,而毫不顾及听众的感受。我们大多数人则处于行骗专家式的高自我监控和榆木疙瘩式的低自我监控这两个极端之间。

“有的人对舆论不置一顾;有的人则对之万分恐惧,因为对他们来说,舆论总是一种独断专横的东西”。——勃兰特·罗素《幸福之路》

展现自己以给人留下赞许性的印象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人们希望自己被看成是有才华的,同时又是谦逊和诚实的。谦逊可以营造良好的印象,无故的夸耀则恰恰相反。这样,虚伪的谦逊现象:我们表现出的自尊常常要弱于我们私下感到的自尊。但当我们的确做的很好时,过分谦逊(“我是做的不错,但这不算什么”)反而会给人留下故作谦虚的印象。营造一个既谦逊又有才华的好印象,这确实需要一定的社会技能。

(群体特性:在亚洲国家,自我展示会受到抑制。孩子们需要学会让自己和群体保持一致)。

“若是美国人在球场上脑袋被棒球击中了,他会提起诉讼;若是日本人的话,他会说‘真荣幸,这是我的错,我本不该站在那儿的’”。——日本律师协会官员这样解释“为什么全日本的律师数目只有华盛顿大区的律师数目的一半”。

在一些以自制为美德的文化中,如中国和日本,人们更多的展现出谦逊和自制性的乐观。在中国和日本,人们较少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孩子们要学会如何与别人分享成功的荣誉并勇于承担失败的责任。“当我失败时,那是我的错,不是集体的错”。在西方国家,孩子们则要学会在成功时感到骄傲而在失败时归因于环境。据菲利普·津巴多报告,其结果是不爱出风头的日本人,更谦逊和害羞了。

世界各地的人,尽管在自我展现方面互不相同,但在各自心里却都在自我美化。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上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以创造一个我们所希望的形象。这种印象管理的策略可以用来解释虚伪谦逊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人们贬低自己、恭维未来的对手,或是当众感谢他人而私下里却把荣誉归于自己。有时人们甚至会以自挫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保护自尊。

个人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 一对相反的事实

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一开始就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而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高自尊也具有类似的适应性意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我们就不容易沉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那些有关盲目乐观以及其他形式的自我服务偏见的事实,提醒我们自我效能感无法解释自我在社会世界中的全部问题。若是积极思维就能够挽回一切的话,那么如果我们婚姻不和、贫困或是消沉时,我们就只能责怪自己了:“真不害臊!若是我们多努力一些,老实一些,不那么愚蠢的话,哪会这样啊”!却没有考虑到困难常常来自社会环境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使我们不但责怪别人甚至苛责自己。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这一对相反的事实——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见——使我们想起300年前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话: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回忆一下你尽你所能而获得成功的情景。然后再设想一下,如果你非常努力,但结果并非如你所愿,这时你体验到了自我的局限性。虚幻的乐观会对你下一次的判断产生影响吗?

联系社会

本章关于自我和文化的讨论,考察了马库斯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研究。我们还将在以后的章节里进一步讨论他们的工作。

 

第三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乔纳森·斯威夫特《礼貌会话》

我们对人们的判断基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们的行为。根据我们的解释,我们可能判断一桩杀人行为为谋杀、一般杀人罪、自卫,或者爱国主义行为。根据我们的解释,我们可能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看作一个懒汉或者是工作及福利紧缩的受害者。我们还可能将别人对我们友好的态度看作是情感的体现抑或逢迎讨好之举。

本章论述了这些观点:

我们如何归因他人的行为?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他人?

我们什么时候会倾向于实现他人对我们的期望?

 

第一节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人们将对他人做出解释视为自己的事情,而社会心理学家将如何解释人们的解释视为自己的任务。那么,人们是如何、并且能够多么确切地解释他人的行为呢?归因理论可以就此提供一些答案。

人类努力想使自己面对的世界合乎情理。如果工人的生产率下降,我们会认为是工人们变得懒惰了吗?还是他们使用的机器变得不好用了呢?一个攻击自己同学的男孩是真的具有敌对的个性?还是他只是在对无理的嘲弄作出回应?当一个销售员说:“那套衣服穿在你身上真的很不错”,这话究竟反映了他真实的感受,抑或仅仅是他的销售策略呢?

一:归因因果关系,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

我们无休止地分析和讨论事情为什么发生,特别是当我们经历一些消极事件或者预期之外的事件的时候。已婚人士经常分析自己伴侣的行为,特别是他们的消极行为。冷淡敌对的态度比温暖的怀抱更容易让伴侣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配偶的回答与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关。

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将女性的亲密行为归结于温柔的性挑逗,而这种对热情等同于性诱惑的错误理解(称为错误归因),常常引发被女性指控为性骚扰或者强奸。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想到性,很容易会将女人友善的微笑夸大为性的要求。如此的错误归因可以用来解释全世界范围内的男性所表现出的大男子主义、男性通过责备受害者的行为将强奸行为合理化。

海德被公认为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性格归因、情境性归因、内因、外因......

内因(性格)和外因(情境)的界限通常是很模糊的,因为外部的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内部的改变。

1:推断特质

正常的和预料中的行为只能让我们了解一个人很有限的一些方面,二期不寻常的行为则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人。

2:常识性归因

二:基本归因错误

对社会心理学家而言,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是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基本归因错误。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就像当我们看一个演员出演正面或反面角色时,尽管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但我们却很容易固执地认为这就是那个人本质的真实反映。——聪明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更容易犯规因错误。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因此约翰会将他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事情全都变得很糟,这令我很生气”),但爱丽丝却认为,“约翰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因此他总是不友好”。当涉及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通常使用描述行为和反应的词语(“当......的时候我会感到极苦恼”)。涉及到他人的时候,我们更经常用“那个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语言(“他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一些有权势的人常会被下属过高地估计他们的能力;医学博士常常会被认为在其它许多与医学无关的领域也是专家。

(归因问题影响到司法即归因于个体还是归因于环境——典型的辩题)

三: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存在一种偏见:我们通常忽略情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为什么会低估环境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呢?

1:认知和情境意识

(1) 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归因理论学家指出当观察他人和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我们的观点会有所不同。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性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变得相对模糊。

如果我们用知觉来分析图形和背景,那么人就是突出于周围环境背景之外的图形。所以作为图形的人看上去似乎就是所有事情发生的根源。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么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是什么样呢?如果我们向他人观察我们那样观察自己,我们会看到什么?如果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种反转是典型的归因错误吗?

(2) 聚焦观点偏见

实验:要求实验者观看审讯过程中嫌疑犯认罪的录像。如果他们从聚焦在嫌疑犯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观看认罪过程,他们会认为罪犯的认罪是真诚的;如果他们从聚焦在审讯员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观看,他们就会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的。尽管在审讯过程中要求审讯员禁止对嫌疑犯进行不公正的审讯,但聚焦理论仍然会影响审讯。

在法庭上,大部分的录像都是聚焦在疑犯身上的。就像我们所预见的那样,将这样的录像带播放给陪审团,几乎会造成百分之百的宣判有罪。报告:根据这项研究,新西兰在国内颁布了一项新政策,这项政策规定,审判的录像必须同时对审讯员和嫌疑犯做出同样多的关注,即都从侧面进行拍摄。

(基本归因错误:观察者低估了情境的影响作用。当我们开车进入加油站的时候,我们可能认为那个把车停在二号加油点的人是欠考虑的,因为他使别人无法去第一个加油点加油。但实际上,可能那个人的行为是受情境所限制的,在他刚刚到加油站的时候,一号加油点正被其他的车占用。)

(3) 观点在随时变化

当观察者回顾自己的记忆内容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将来的预期也很重要。预期某人最近某一天的行为,当前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预期某人很远的将来行为,这种情况下他的性格似乎更重要。

(4) 自我觉知

环境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比如从电视中看到自己时,等等。

自我觉知效应,当我们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更可能将原因归结到自我。

当人们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无论是在实验期间还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会比观察者更倾向于将原因归于自我而不是情境(但是存在这样一种例外,人们经历了失败后,自我意识会激活防御机制)。

上述所有实验都可以揭示人们犯归因错误的原因: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变化,所以与从别人的角度相比,我们更认为自己是多变的。

我们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们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使然。

二手的印象通常很极端,那可能是因为个体多次将注意集中在人而不是环境上。对于一个我们很熟悉并且在多种环境下相处过的人,在归因时我们会对其所处的环境更加敏感。只有当我们描述陌生人时,我们才会更稳固地贴上内在特质的标签。

2:文化差异

文化同样会影响归因错误。一个持有西方式世界观的人,更可能认为是人本身而不是环境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文化下,用内部原因解释人的行为更加受社会所赞许。“你能做到”!我们更多受西方积极思维文化中的通俗心理学支配。

在所有被研究过的文化中都存在基本归因错误。但是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因此,当意识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时,他们很难像到他人的行为还与他们的内在特质相关。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下,人们几乎不会根据个人的人格倾向来进行归因,他们并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特质的反映。

四: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支持琼斯对基本归因错误的解释——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应。

然而实验发现,即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环境的作用我们仍会出现这种偏见——尽管我们知道在辩论中被指定某一立场并不代表辩论者的真实观点以及在测验游戏中的考官是有优势的。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一种社会加工会扭曲我们的思维,但我们仍然受其影响。这或许是因为要评价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比起仅仅将行为归结为个人的内在倾向需要花费人们更多的脑力。就好像一个繁忙者想的那样,“这也许不是做决定的最好依据,但这样做很容易,也让我有点时间去观察它”。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过程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偏见是为某一目的服务的,因为自然选择保留了那些归因偏见者)。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性而非环境是一种有效率的行为。此外,我们的特性通常会引导我们选择自己的环境。像吉尔伯特和马隆提到的那样,银行家如果穿的很保守,可能是这种职业的要求,也可能是保守的人通常会选择这种职业。作出银行家比艺术家更保守的推断时,你正确的可能性很大。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着我们的解释。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研究者都发现人们的归因倾向可以预测他们对穷人和失业人员的看法。那些相对来说享有特权的中产阶级比起那些处境不利的人们更容易对人们的行为做出内在的解释。(他们通常会认为“你得到了自己所应得的”)。这也被称为情境归因——认为行为是由环境造成的。

(我将他的呆板和她的热情归结到了他们的人格特点上;而后来我才发现,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差异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不同面试环境造成的)。

五: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性

从归因理论的研究中发现我们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怪癖和谬误,而研究的目的则只是想揭示人类怎样思考自己与他人。

如果我们具有惊人的幻想和自欺能力,那么请记住我们的思维模式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幻想通常是我们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策略的副产品。这有点类似我们的知觉机制,一般情况下会带给我们有用的信息,但有时又会带来错觉。

另一个关注诸如基本归因错误这类思维偏见的原因就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吉洛维奇和艾巴赫写道:这是社会心理学家所传递的“人道主义信息”,即人们不应该总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被责备。“人们更愿意承认失败、残疾和不幸是现实环境造成的结果”。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种思维偏见。我的拙见是,与一系列关于人类逻辑思维能力和智力成绩的研究相比,这种对归因错误和偏见的研究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挑战和好处。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的文学作品通常都会描述人类的骄傲和失败。自由主义的教育让我们了解自己思维荒谬的地方,以期我们变得更理性,更加贴近现实。

希望并不是没用的:学心理学的学生在解释行为的时候,就不像那些同样聪明的学自然科学的学生那样单纯。所以请记住这个最重要的目的——发展我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我们期待能够改善我们社会推理的有关社会思维内容新研究的出现。

小结

归因研究者研究了我们怎样解释行为,我们什么时候会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个人的特质、什么时候该将其归结为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由我们看不见的风的推动所造成,我们不会认为它是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风”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第二节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有十分明确的实验结果向我们揭示出预先作出的判断在多大程度上会使我们的知觉和解释产生偏见,以及错误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回忆。总的结论是:我们并不是如实地对现实进行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

一:知觉和解释事件

预先判断和期待效应是心理学导论中的基本知识。(先入为主)

(最典型的例子:球迷们总是认为裁判在偏袒另一方。)——人总是主观的。

一旦你形成了某种信念,它就会影响你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一旦你将某个国家视为敌人,你就倾向于将其模棱两可的行为理解为对你表示敌意”。——政治学家Robert Jervis1985.

(对于同样的混合性信息,对立的双方都会将其吸收同化为支持自己并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按,各取所需】

“我们眼里的错误引导着我们的心灵:错误导致的必定是错误”。——莎士比亚《特洛埃围城记》

尽管事实摆在那儿,但我们的思维却积极地去解释它。人们会对这一事实作出不同的解释然后据此做出不同的行为。

解释的过程也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当我们说某人的好话或者坏话时,人们会试图将那些特质和我们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到处说某个人的闲话,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将“说闲话”与我们联系在一起。如果称某个人为傻子或者怪人,那么过后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你也一样。如果我们讲一个人描述为敏感的、迷人的、富有同情心的,我们自己也会被认为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些都印证了一句古语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我是橡胶,你是胶水,你所说的从我这里弹出去粘住了自己”。

那里存在着一个客观现实,但我们都透过我们的信息、态度和价值观去看待它。我们的信息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它们形成了我们对各种事件的解释。

二:信念固着

实验结果表明,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这些实验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就像科学家从创造某一个理论中获益、引导他们观察并解释事件一样,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信念和预期也会是我们有所收益。但这种收益在某些时候是以一定的付出为代价的:我们成了自己思维方式的囚徒。由此,才会出现认为在火星上发现的“运河”其实是一种智慧生物的创造物这样的谬误。

有什么方法能够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吗?惟一的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事实上,对各种可能结果的解释,并不一定就是相反的观点,会促使人们仔细考虑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三: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记忆

在我们将信息存储在大脑的同时也就构建了记忆,因此记忆会引入许多事后的推理。它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以及我们现在的信念或者知识。就像古生物学家能够根据化石推断出恐龙的实际样子,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现在的感觉和解释将许多不连贯的信息整合起来重构我们的过去。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无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记忆使其更符合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

(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会虚构记忆)

1: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

“当那些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时候,它们认为自己‘小’时候是小蝴蝶而不是毛毛虫那是很正常的,成熟对我们所有的人撒了谎”。

“一个人也许从不会为承认自己曾经错了而羞愧,换句话说,他现在比以前更聪明了”。——乔纳森·斯威夫特

“旅行只有在回味时才是迷人的”。——美国作家保罗·泰鲁

积极的记忆构建的确可以美化我们的回忆,人们经常会给回忆蒙上一层玫瑰色,他们把一些细小的令人愉快的事件回想得比实际所经历的要美好得多。

我们同样会改变同其他人关系的回忆。“这种偏见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你对伴侣的看法越糟糕,你的回忆就越差。这将促使你更加坚定你现在的消极态度”。

并不是说我们对过去的感觉毫无意识,只是当记忆模糊的时候,现在的感觉主导了我们的回忆。

2: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

记忆的重构使得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过去。

“虚荣和我们的记忆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

社会心理学家格林沃尔德说:我们都有一个极端的自我,它改变我们的过去使其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

3:重构我们得经历——误导信息和启动

误导信息效应:人们将误导性的信息整合在他们的记忆当中;错误的信息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时期的性虐待的错误记忆。这一过程不但影响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回忆,也影响对物理事件的回忆。

为了解释其原因,请将记忆想象为存储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中,为了提取其中的一份记忆,我么需要激活某个引导线索,这个过程边被称为启动。启动就是哲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描述的“连接的激活”。

某一事件可能在我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唤醒,或者说连接得以启动。

......在这个场景中你看到自己了吗?假如看到了,你的记忆一定是一个重构,因为实际上你并没有看到你自己)。

小结

我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实验中,人们事先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其他一些实验在给被试提供信息之后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植下判断或错误信念。这些实验揭示出,正如事前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一样,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在第15章中我们将看到,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也具有这些倾向。我们都会选择性地注意、解释和回忆某些事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判断是一个融观察、期望、推理和热情为一体的混合体。

 

第三节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我们的认知机制是有效和富于适应性的,然而也容易犯错误。通常情况下它们运作的很好,但有时医生会对病人误诊,雇主会对雇员评价不公,某个种族的成员会歧视另一个种族的成员,夫妻一方也会错怪另一方。其结果将导致误诊、罢工、种族歧视和离异。因此,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做出社会判断呢?

一:直觉判断

我们直觉的力量是什么呢?是指不经过推理和分析就迅速了解事情的能力吗?借助右脑的非逻辑智慧?倾听预感给我们提供的建议?相信自己心中的力量?

直觉主义者认为,重要的信息即使不经有意识的分析也是可以获得的,这种观点对吗?怀疑论者则认为,直觉只不过是“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不管实际上是不是那样”,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呢?

启动实验表明无意识确实控制我们的大部分行为。“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其日常生活不是由有意识的目标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决定的,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它通过对环境特征的主观加工影响人们的行为反应,并控制意识的觉察和导向作用”。“几乎对每一件事情(例如开车、约会、跳舞)来说,要想做好它,我们的行为在起始时就必须和效率低下的(如缓慢、序列处理、耗用心理资源)受意识控制的工作方式相分离,否则我们就什么也干不了”。

1:直觉的力量

17世纪的哲学数理学家帕斯卡尔指出:“心灵的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三个世纪后,科学家们证实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意识到自己知道的要多得多。对我们的无意识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确证了这一点,即我们对在自己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所知甚少。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受控制的(反应性的、深思熟虑的和有意识的),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自动化的(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思维不是发生在屏幕上,而是发生在屏幕外,我们的视线外,在那里没有理性。请想想一下这些自动化思维或者我们经常称之为直觉的例子:

A:图式——新立模板——自动地和直觉性地对经验进行知觉和解释。我们是否会听到某个人谈论宗教教派或性的问题不仅取决于他所说的话,而且取决于我们对所听内容的自动解释方式。

B:情绪反应通常是即刻的,在我们进行深思熟虑之前就已表现了出来。神经通路的捷径是将从眼睛和耳朵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脑区的感觉交换台(丘脑),并且下传至它的情绪控制中心(杏仁核),而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与思维活动有关的皮层以任何形式的介入之前。

简单的喜欢、不喜欢和恐惧通常并不涉及分析的过程。尽管我们的直觉反应有时并不符合逻辑规则,但是从适应角度讲它们可能还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的祖先会出于直觉被灌木丛中不知名的声响吓住,而实际上那里可能并没隐藏什么动物。但是与那些思维更缜密的族人相比,他们倒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将这种基因传递给后代。

C:如果人们能够拥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他们就可能利用直觉获得问题的答案。那些有关情境线索的信息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打电话时我们只需听到第一个词便可以辨别出这是哪一位朋友的声音,尽管我们对自己如何做到这一点一无所知。国际象棋大师凭直觉便可以抓住有意义的棋形,而一个新手只会让它从眼前溜走。

D:我们对一些事物——事实、名字和过去的经验——的记忆是外显的(有意识的)。而对其他一些事物——技能和条件特征——的记忆而是内隐的,无需也无从为意识所知晓。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而这一点在那些无法形成外显记忆的脑损伤病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这样的病人永远无法学会辨认自己的医生,医生不得不每天握手和她再次认识。一天医生在手上粘了枚针,当医生和她握手时,她由于疼痛跳了起来。当医生再次回来时,她依然无法认出他/她(外显的)。但是这个病人保存着内隐记忆,不愿意再次握手。

E:有关盲视的例子同样令人惊奇。当人们由于手术或中风失去一部分视皮层时,他们某一部分视野可能会功能性地失明。当在他们失明的区域内呈现一系列的细棒时,他们会报告说什么也没有看到。而当要他们猜测刚才的细棒是水平呈现还是竖直呈现的时候,他们猜测得完全正确,当得知这一结果后他们本人也大吃一惊。这再一次表明,人们知道的比他们意识到自己知道的还要多。看起来这似乎存在着难以察觉的无意识加工成分(平行加工单元)。

F:试想一下你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直觉性识别面孔的能力。正如你看相片时那样,你的大脑首先将视觉信息分割为例如颜色、深度、运动和形状这样的附属维度,并同时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将这些成分整合起来。最后,你的大脑以某种方式将知觉到的影像与之前储存下来的影像进行对比。瞧,多么迅速并且不费一点力气,你就认出了你的祖母。假如直觉是指不经过推理分析就立刻明白某件事的能力,那么知觉过程可以100%的算是直觉。

G:阈下刺激可能反而会起着另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以小于0.01秒的时间间隔向被试呈现几何图片,他们将除了一阵闪屏外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在随后的测试中,他们对刚才看到的图形表现出较高的反应倾向。有时我们就是直觉地感受到了我们无法做出解释的某种东西。同样地,不可见的闪屏词汇也可以启动我们对随后问题的反应。如果“面包”这样的词语闪屏呈现的时间短到被试无法看见,在随后的实验中我们很可能发现,被是对闪屏呈现的例如“黄油”这样的相关词语的反应要比对如“瓶子”这样的无关词语容易得多。

所以,许多习惯化的认知功能是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自动和无目的地发生的。我们的心理机能很像一个大公司,首席执行官——我们的控制意识——处理着最重要或者是最新异的事件,而将日常事情分配给各个子系统处理。这种资源分配方式使我们能够对许多情况做出快速、有效和直觉的反应。这就是“日常生活的自动化”。

2:直觉的局限性

现在的研究者承认无意识的信息加工可以产生瞬间的直觉。巴奇指出,无意识并不像一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思维简单和缺爱理性。和托德也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自动化思维使我们在犯错的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变“聪明”。由于经验的缘故,一个网球选手自动地——聪明地——就知道应该移动到哪里、以怎样的球拍角度去截击来球。正如网球冠军大威廉姆斯的击球,有意识注意和无意识知觉以及二者天衣无缝地结合,结果就是她接近完美的直觉动作。

“人们可以很好地过完一生,但却很难对未来做出预测避免可能的错误”。——巴鲁克·菲施霍夫

(按:直觉很神奇,但不可以信赖)

二:过度自信倾向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我们的认知系统在加工大量信息方面是自动而且高效的。但我们的效率却存在一种权衡现象,当我们解释自己的经历和构建记忆时,我们的自动化直觉经常出错。通常,我们意识不到这些缺点,对过去知识进行的判断中存在一种“智力自负”现象(“我早就知道了”),这种现象会影响对目前的知识的评价和对未来行为的预测。正如我们会解释自己的过去和将来一样,我们也会努力解释不通的自我。

具有讽刺的是,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对能力的认识也是需要能力的。那些在语法、幽默以及逻辑测验中得分最低的学生反而最有可能高估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才能。那些不知道何谓好的语法和逻辑的人通常也不知道自己缺乏这些东西。假如无知可以产生自信的话,那么我们可能会问,我们怎么会有无法察觉的缺陷呢?

我们很容易过度估计自己对好事和坏事的长期情感反应。人们更善于估计自己的行为吗?(事实并非如此)

1:验证性偏见

人们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相比,我们更愿意证实他们。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验证性偏见。

验证性偏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自我意象是如此不同寻常的稳定。斯旺和里德把这种自我验证比作是一个拥有支配性的自我意象的人在聚会上的表现......寻找着那些他知道会承认自己支配地位的客人......这样他在聚会上的经历就证实了他的自我意象。

2:对过度自信的矫正

要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自信和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必然一致的关系。(要及时反馈)当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个观点可能是正确的时候,该观点就开始看起来像是正确的了,(因此要养成证伪的良性思维习惯)。

尽管如此,我们在任何一点上都不应该低估人们的自信,即便是当自我怀疑成为削弱决断力的陷阱的时候,它也很有价值。在那些需要他们表现出智慧的时刻,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无法毫不犹豫地说出或做出坚定的决定。虽然过度自信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但基于现实的自信是有适应意义的。

三:直觉:心理捷径

有时需要在十分有限而宝贵的时间内同时加工众多的信息,所以我们的认知系统形成了专门化的心理捷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形成印象,做出决定和生成解释。我们通过直觉可以做到这一点,它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思维策略。在许多情形中,我们仓促间做出的概括——“那是危险的”——是有适应意义的。这种直觉判断的速度增加了我们生存的机会。思维的生物目的首先是使我们能够生存下去,其次才是保证我们的正确性。尽管如此,在某些情形中,快速会带来一系列错误。

1:代表性直觉

是指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与大部分直觉类似的是,表征性(典型性)通常是真实情形的一个合理指导。(对某人或某事属于某个类别的快速判断)

2:易得性直觉

(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快速判断)

易得性直觉的运用可以揭示出一条基本的社会思维规律: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是很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则是非常迅速的。

3:反事实思维

(铜牌获得者比银牌获得者更快乐)

反事实思维——对将要发生事情的心理模拟——通常出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出可能结果的时候。

反事实思维是构成我们幸运感的基础。如果我们刚刚好逃过了一场灾难......

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就越大。

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小。

四:错觉思维

另一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是我们试图在随机事件中寻找规律,这种倾向会令我们误入歧途。

1:错觉相关

要在没有相关的地方看到相关很容易。

另一些实验也证实了人们很容易将随机事件知觉为对自己信念的支持。假如我们相信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我们更可能注意并回忆出某些支持性的证据。假如我们相信前兆与事件本身有联系,我们就会有意注意并记住前兆和稍后相继出现的一些事件。我们很少能注意到并记住一直以来不寻常的事件之间其实并无一致关系。假如在我们想起某个朋友之后,恰好他打来电话给我们,我们就会注意并记住这个联系。我们并不会去注意一直以来当我们想起某个朋友时并不会接着听到他打来电话,或者我们接到的并不是我们所想念的朋友打来的电话。

人们不仅仅想看到他们期待的结果,而且还想看到他们想要的联系。

2:控制错觉

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影响。这是驱使赌徒不断赌博的动力,也是令我们其余的人为许多不可能完成之事努力拼搏的原因。

(1) 赌博

对赌博行为的实验证实了控制错觉的存在。掷骰子的人希望掷出小点时出手相对轻柔,而希望掷出大点时则出手相对较重。赌博产业正是依靠这一赌徒错觉而兴旺发达起来。股票交易带来的“权力加强感”同样给人带来这种控制错觉,即使考虑了交易成本后也会给人们带来经常性的损失。

(2) 趋均数回归

当我们处在一个最低水平时,任何常识行为看起来似乎都是有效的,因为我们将会趋向于自己更通常的状态。有时我们会认识到事情不会持续停留在某一个极好或极坏的点上。经验告诉我们,当所有事情都非常顺利时,一定会在什么方面出点问题。异乎寻常的表现总要回归到正常状态。

(对完成某事的积极强化通常更有效并且会有较少的负面效应)。

五:情绪和判断

社会判断既包括有效但也容易出错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包括我们的感觉: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最新的研究通过比较幸福和悲伤的个体揭示出了情绪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认知活动。

不幸的人,尤其是失去了亲人或抑郁病人,倾向于显得无精打采,社会行为退缩,甚至变得很脆弱。他们也更倾向于自我关注和陷于冥想。只要没有完全绝望,抑郁的情绪会激发强烈的思索——寻找那些使个体的生存环境更可以被理解和控制的信息。

快乐的人正好相反,是一场的精力充沛、果断、有创造力和合群。与不快乐的人相比,他们更信任他人,更可爱也更有责任心。

情绪会渗入到我们的思维中。好情绪,会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各个都是热心肠,生活简直好极了,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更低,世界显得更友好,做决定似乎也很简单,人们也更乐意回忆那些好消息。而如果心情阴郁低落的话,思维将会转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轨道。摘下玫瑰色的眼镜,换上深色的眼镜。这时,坏心情将会启动我们对消极事件的记忆。我们的人际关系贬值了,我们的自我意象骤然下降,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变黯淡了,别人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更包含恶意了。

我们的情绪部分地是通过将与其相关的经验带入头脑来给我们的所见所闻着色。带情绪的思维使我们更可能在仓促间做决定或者根据刻板印象来评价别人。当我们评价与众不同的人而非普通人、解释复杂而非简单的人际冲突时,我们的思维更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思考的越多,思维就越会受情绪的浸染。

小结

心理学研究者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大脑信息加工方面的惊人能力。我们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巨大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既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中的错误,那么明确我们形成并维持错误观念的途径——“非理性的原因”——对我们就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