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楹联教育引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江山携手 2016-10-05

北京出台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小学全面禁止统考统测,科学实践纳入中考成绩,中高考作文增选择性命题等。近期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举措相继推出,针对目前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存在这些深层次问题,全面破解影响教育发展的难题。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本次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学校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本市中、高考语文试卷将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本市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认为这是真正抓住了教育的本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是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发展新支点,是门头沟区育新学校发展学校特色治校的方略之一。学校相继开发了“三、百、千”等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学校更将楹联文化作为学校的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大力开发。让楹联“进入课堂教学,进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心灵。”是学校开展楹联教育的基本宗旨,开展楹联知识讲座、楹联征集、加强楹联交流研讨是学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的基本策略。学校坚持开展“四三二一”的系列工程。即,初一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初,开展以班为单位的楹联基础知识讲座四次;每学年开展三次师生优秀楹联作品展示:春节元宵节优秀楹联展、清明优秀楹联展、中秋节优秀楹联展;每学年开展二次大型楹联教育活动;每个学生一册楹联校本教材。育新学校楹联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育新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信。他们的精神面貌、人生志向、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远远优于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他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些本质要求。而这些将伴随学生终身,让孩子们在将来面对现实世界时,有健全的人格修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美丽的人生追求。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生活就是最好的资源,关注每一天的生活、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德育与教学无界限,学习与生活无界限,教育与心灵无界限”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