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龙县情况介绍

 zilixy 2016-10-05
黄龙县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黄龙县辖2镇11乡、5个居民委员会、110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02毫米。无霜期长达186天。 境内群山绵亘,著名的瓦子街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在陕西省中部偏北、洛河支流石堡河上游。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

  • 中文名称
    黄龙县
  • 外文名称
    Huanglong County
  • 行政区类别
  • 所属地区
    中国 陕西延安
  • 下辖地区
    石堡镇、白马滩镇、曹店乡

历史沿革
 听语音

黄龙县在商代属旨方。公元前1000多年时,为周人活动地区。秦文公十年(前756),在黄龙三岔东高山(今梁家山)附近建鄜畤。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770至前476),为白翟部族区。
春秋至晋桓公二十年(前369)属晋。公元前369年,韩、赵、魏分晋,黄龙属魏。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魏纳上郡十五城归秦,黄龙遂属秦辖。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黄龙北属上郡,东南部分属内史。
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立汉,设置京兆、左冯翊、右扶风,称为三辅,黄龙属左冯翊。东汉和西汉相同(今界头庙乡有秦汉塬村)。
三国时,黄龙北部为匈奴区,东南部属魏的冯翊郡。西晋,黄龙北部属羌胡,中部棚东南部属雍州冯翊郡。黄龙山在历史上,一直被誉为“冯翊屏障”。后秦(384~417)黄龙中部和西北部属鄜城县、洛川县辖,姚苌派大将杨班驻守崾崄,因此,崾崄取名“三郎崾崄”。杨班死葬崾崄西山头,今有“三郎坟”。[1]
北魏(386~534),黄龙归北华州辖,北部西部属敷城县,东北属义川县,东南部属夏阳县、郃阳县、澄城县
唐朝建立(618),黄龙中部、西部属坊州鄜城县,西北部属鄜州洛川县,东北部属丹州义川县,南部属同州的韩城、郃阳、澄城3县管辖。
北宋建立(960),黄龙中部、西部属鄜城县、洛川县,东南属韩城县、郃阳县、澄城县三县,北部属宜川县。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范仲淹拒西夏,镇守延安,以民运劳苦为由,请建鄜城为军,诏赐“康定军”。今三岔一带为该军驻地。[1]
靖康元年(1126)年,金灭北宋,黄龙为金人领地,地域和北宋相同。
明朝建立(1368),黄龙为陕西延安府洛川县东部,宜川县南部,西安府韩城、郃阳、澄城三县西北部。
清朝建立(1644),初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鄜州升为直隶州。黄龙为延安府宜川县南部,直隶鄜州、洛川县东部,同州府韩城县、郃阳县、澄城县西北部。今界头庙乡、石堡镇、曹店乡、三岔乡、崾崄乡、小寺庄乡属洛川县;瓦子街乡、砖庙梁乡、圪台乡属宜川县;柏峪乡、白马滩镇属韩城县;红石岩乡属郃阳县;范家卓子乡属澄城县。延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1]
民国二十七年(1938)1月1日,成立陕西省黄龙山垦区办事处,设立黄字区、龙字区、山字区、垦字区、区字区。区下设保,保下设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1日,改称国营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16日,设立陕西省黄龙设治局,始为县级建置。国营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4月30日撤销,垦务移交黄龙设治局。[1]

区划
 听语音

1947年10月2日,黄龙第一次解放,成立黄龙县,归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辖管。1948年3月1日,闻名的西北大捷——瓦子街战役胜利结束,黄龙县第二次解放,属陕甘宁边区,归延安分区专员公署管辖。
黄龙区划
1958年,撤销黄龙县,辖地分别划归洛川、宜川、韩城等县。1961年9月15日,恢复黄龙县制至今。黄龙第二次解放后,共成立10个区,辖65个乡。
后经多次变更,至1990年底,黄龙县共辖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831个自然村,其中296个自然村已无人居住。2002年底,经过撤乡建镇,将原砖庙梁乡、小寺庄乡、曹店乡撤销。
2011年,经撤乡并镇,撤销界头庙乡、范家卓子乡,合并设立界头庙镇,柏峪乡并入白马滩镇,红石崖乡并入石堡镇,同时设立范家卓子、柏峪、红石崖三个社区服务中心。黄龙共有4镇3乡3社区,其4镇为:石堡镇、白马滩镇、瓦子街镇界头庙镇,3乡为:三岔乡、崾先乡、圪台乡,3社区为范家卓子社区、柏峪社区、红石崖社区[2]

地理
 听语音

位置

黄龙县位于陕西省中北部,革命老区延安市的东南缘
,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为陕西渭北旱塬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陕西秦岭以北不可多得的半湿润暖温带气候区。
黄龙县辖区地处东径109°38′49″~ 110°16′49″,北纬35°24′09″~36°02′11″之间,最高海拔1783.5米,最低海拔643.7米,南北长约6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3]

气候

属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
地变性大陆性气团影响,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春季暖气团势力增强,气温回升较快,多大风出现,降水相对增多。夏季受蒙古气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天气温暖多雨,降水集中,多阵性天气产生,降水量居全年之冠。秋季冷暖空气交替出现,秋初气温缓慢降低,多连阴雨天气。[3]
由于地形原因,南北、东西温度差异较大,年均气温为7.6—10.2℃。其中范家卓子乡、白马滩镇最热,崾先乡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5℃,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7℃,极端最低温度为-23.7℃,年较差为27.2℃。无霜期126——186天,南北相差60天。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西北部降水多于东南部。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霜冻、干旱、冰雹连阴雨等。黄龙县年平均气温9.5℃,水源清新,无任何工业污染。[3]

水文

黄龙河流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道10条,50~100平方公里的8条,10~50平方公里的65条,1~10平方公里的365条,总计1公里以上的河流、沟道1028条。主要山脉大岭为最大分水岭,构成东注黄河、西注洛河两个区域性水系,主要河流16条,均为出境河。发源自黄龙山区的涺水河、石堡河、仕望河、仙姑河等水系,呈放射状分流注入黄河和洛河。[3]
黄龙县的河流

资源
 听语音

土地资源

黄龙县土地资源丰富,可利用率较高,地多人少,得天独厚。据1984年,黄龙县第二次土地概查总面积为412.97万亩。其中农耕地、园地、林地、疏林草地、草地占95.18%,非生产用地占1.95%,暂难利用地占2.87%,人均占有量81.3亩,劳均占有量316.48亩。全县现有农耕地381857亩,占总面积的9.25%,人均占有量8.67亩,劳均占有量29.27亩。[4]

林业资源

黄龙县是中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黄河绿洲”、“陕西的一叶肺”。黄龙县是一个生物物种的宝库,有以油松、山杨、白桦侧柏为优势的乔木70余种,各类灌木60多种;有生长在林下、林缘的草本植物214种,可供药用的植物达300余种,林中还有鸟类60多种,兽类30多种。黄龙县森林覆盖率为75.4%。在无边的林海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林特资源。[5]
黄龙县的苹果

矿产资源

黄龙县有沉积矿产,其中油贡岩、煤、腐植酸肥料煤、铁等未正式勘探及计算储量,为矿点、矿化点;其它矿化现象有油苗显示、建筑石料、砖瓦粘土、石灰岩等。

人口民族
 听语音

人口
黄龙县历史悠久,早在距今3—5万年前,著名的“黄龙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存的磨崖石刻、古庙遗址印证着黄龙县在唐宋时期的繁荣。据载,清初黄龙人口较多。同治年间,官方镇压农民起义,黄龙渐衰。光绪三年大旱,存者仅十分之二三。民国三年,土匪蜂起,居民外逃,土地荒芜,十室九空。[6]
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1—3月份户口统计,黄龙县设治局总户数达9039户,总人口34587人,其中本籍3775户,14895人;寄籍5259户,19692人。[6]
解放后,黄龙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呈现高出生、低死亡,人中增长速度加快,出现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的生育高峰。1976—1977年,黄龙县人口达55700余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地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黄龙县农村人口大批外流,总人口逐年减少。到1990年底,黄龙县为12387户,45664人。[6]
自1982年后,随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黄龙县人口发展缓慢,流动性大、南北密度悬殊以及病区群众缺乏长期居住的实际情况才逐渐得以改观。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黄龙县人口为15096户、49990人。2003年黄龙县人口46996人。[6]
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及户籍人口、计生部门的统计资料推算,201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4.95万人。人口出生率7.42‰,比上年下降0.1‰;人口死亡率5.28‰, 上升0.43‰;人口自增率为2.13‰,下降0.54‰。[7]
民族
黄龙县人口中,以汉族最多,同时还有满、回、蒙等11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最多者为回族,76人,其次为蒙古族,67人。[6]

经济
 听语音

农业

早在旧石器晚期本境已有原始农业。秦、汉、唐时尚称繁荣。清同治年间,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农业萧条。清光绪三年(1877)大旱,民众生存者仅十之二三。
民国期间,匪患蜂起,人民迁徙庇居,致使田地大量荒芜,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直至民国二十七(1938)年,黄龙山垦区办事处成立后,鼓励民众垦荒种田,饲养家畜家禽,黄龙山区得以开发,农牧业尚有发展。
黄龙核桃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黄龙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制定的《土地法大纲》,在全县开展了土登评产,摧毁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占有制为耕者有其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5.6万亩,总产量达到663万公斤;油料总产量达到48万公斤;大家畜存栏11977头;羊发展到2355只;生猪存栏4678头。195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发展到27.6万亩,总产量达1450万公斤;油料因灾总产量下跌为9万公斤;大家畜存栏12522头。较1949年播种面积增长76.9%;总产量增长118%;大家畜增长4.5%。
  1956~1957年,全县由初级社转入高级社,完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农业生产由个体经营转入集体经营,农业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期间农业生产有所上升。粮食总产1224万公斤;油料总产42万公斤;大家畜存栏13253头;羊9794只;生猪存栏10291头;家禽26700只。农业总产值291.1万元,人均收入34元;人均口粮257公斤。
1958年,中共黄龙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撤区并乡,9月全县将123个高级社并为13个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以队为基础),至1978年,长达21年。在这期间,农业生产几经起落。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出现了共产风、浮夸风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集体经济受到损失。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下降,粮食供应紧张。1961年纠正“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浮夸风错误,并划小基本核算单位,使农业生产得到逐步恢复。
197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373万公斤;油料总产量4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040万元;人均收入75元;人均口粮194公斤。大家畜存栏1.33万头;羊存栏6.25万只;猪存栏2.26万头。此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很低,集体负担过大,农民口粮不足以温饱,现金不足以调用,不少社、队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农业及农村经济处于长期徘徊不前状态。
  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016万公斤;油料总产42万公斤;种植烤烟0.12万亩,产量达9.5万公斤;建苹果园4320亩,产量33.7万公斤;大家畜存栏1.29万头,羊存栏5.81万只;农业总产值达1622万元,其中副业产值达221万元。人均收入109元,人均口粮239公斤。人均口粮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8.6%,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85年,中共黄龙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调整发展农业的方针,指出: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将1984年的5项拳头产品(牛、羊、果、桐、烟)调整为三大主导产业(烤烟、林果、牛羊),以振兴黄龙经济。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是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609万公斤,油料总产9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1868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221万元,占总产值12%,人均收入达到250元。烤烟面积发展到11000亩,总产量达到128万公斤;果园面积发展到1583亩,总产量达38万公斤;大家畜存栏11100头;羊存栏10100只。农业总产值较1978年增长65%,多种经营收入较1978年增长27%,人均收入增长22.6%。“四田”面积达到7.4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57万亩。农机总动力20658马力,机耕作业7.1万亩。
  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43万公斤,油料总产11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2178万元,其中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达1255万元,占总产值的57.6%。烤烟面积达1.38万亩,总产量达17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果园面积发展到23392亩,总产量135.8万公斤,产值108万元;大家畜存栏1.52万头,羊存栏3.32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24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1%。[8]
黄龙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核桃产业和无形产业的“一基两业”经济发展战略,全力加快产业开发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黄龙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158万元,同比增长5.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0%。
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使农民短期增收的基础产业来抓,黄龙县2012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4.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达12.7万亩,玉米总产预计7.21万吨,产值8652万元。黄龙县苹果面积达3万亩,新发展果园500亩。全县养牛大户31个,牛存栏1.36万头,发展养猪大户52个,猪存栏1.63万头,烤烟种植7200亩,预计收购烟叶2万担,实现产值800万元。[9]

工业

20世纪30年代末,黄龙山被开垦后,一些为垦民生产、生活服务的手工业随之得到发展。据民国三十年(1941)12月31日《黄龙山垦区概况书》称:“本区之工业,石堡子桥难童保育院附设纺织厂1所,垦民亦间有自行纺织者。石堡垦民设铁工厂1所,制造农具,并利用水利建设水磨两座。”民国三十五年(1946)12月,据对石堡、曹店工商户统计,户数达82家。
新中国建立初期,手工业基本保持解放前的原有水平。现代工业尚处于空白。1953年3月,黄龙县第四区私营手工业仅有砖瓦、铁匠、烧瓦盆、裁缝、染坊、皮匠、面坊、豆腐坊等8个行业23户,从业人员56人。
黄龙县生态工业园区
1955年4月,由省粮食厅投资兴建黄龙油厂(粮油加工厂前身)为黄龙县现代工业之始。1956年,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全县有工业企业7个,其中国营企业2个,集体企业5个。共有职工50人,工业总产值53.76万元。主要工业产品增加了面粉、植物油和发电等。
1958年,在“全民办工业”运动中,黄龙县办起农业机械修理制造厂(以下简称农械厂)、造纸厂、炼铁厂、人造石油厂等工厂。全县工业企业增至12个,职工总人数猛增至1865人,总产值达93万元。1961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除农械厂保留外,造纸厂、炼铁厂、人造石涠厂因亏损或产品质次价高而先后停办。
1964年后,工业生产开始回升,至1966年,有工业企业16个,职工人数100人,工业总产值82.6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生产秩序被破坏、各项规章制度被废除,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6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下降为53万元。
1970~1978年,黄龙县工业发展速度较快。1970年,有县属工业17个,职工205人,工业总产值106.67万元。到1978年,县属工业企业增至33个,职工人数增至344人,工业总产值增至217.79刃元。与1965年比较,企业个数增长3.8倍,职工人数增长5.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
199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地属全民工业企业1个,县属全民工业企业8个,县属集体工业企业7个。按工业部门分为煤炭、电力、机械、建材、森工、食品、印刷、其它等门类。职工总人数560人,工业总产值(现价)419.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47.5%,比1955年增长27倍。
新中国建立以后,黄龙的地方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初具规模,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总产值在全县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明显增长。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0.05%,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0.45%。[10]
2012年,黄龙县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90万元,增长14.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940万元,增长9.6%。[7]

教育
 听语音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9),黄龙山镇(现洛川县所辖)建“龙山书院”。《直隶鄜州志》记载:“州同谢方琪就颓庙旧址捐俸创建,南向,竖文昌宫一座,东西分之,学舍四间,年久倾塌。”清嘉庆七年(1802),州同潘阶捐俸重修建大门,增设学舍四间。
黄龙县中心小学
民国十三年(1924),洛川县石堡镇民团团总路遵道(秀才)开办曹店私塾,李学梁主办石堡私塾、梁家河私塾和爱曲河私塾。当时属韩城县所辖的白马滩、石门村、神峪口、窑头村、寺岔村、庙后川建有6所公、私小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黄龙山垦区办事处成立,设教育组,田润芝任组长。其间,不少社会贤达,相继筹资,兴办教育,村办初小(保国民学校),乡办高小(中心国民学校)。
民国三十五年(1946),黄龙设治局共办简易师范1班,学生54人;初级中学1所,学生105人;中心国民学校5所,国民学校90所(含幼育院、教会小学各1所),学生127班,3046人,教师127人。
1948年3月黄龙全境解放后,黄龙县政府接管了学校,设立教育科。1950年全县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全民扫除文盲活动。1956年,兴办黄龙县中学,积极发展中等教育。1958~1960年,创办各种职业学校,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这些职业学校相继下马停办。1961年以后,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教育事业进行适当调整,在中小学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工作条例(中教50条、小学40条),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主,使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一度“停课闹革命”,学校领导被批斗,不少教师遭到摧残,所谓的“斗、批、改”废除了合理规章制度,教学秩序被搞乱,取消招生文化课考试制度,实行升学“推荐”,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全县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整顿中小学教育秩序,改革教育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到1985年,全县小学发展到217所,在校学生6556名,入学率达98.6%,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初级中学9所,完全中学1所,初、高中在校学生2485人;新建职业中学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工农教育、幼儿教育皆有较大发展,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空前提高。[11]
从2006年开始,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撤并初小和教学点117个,合并实验小学与石堡镇小学,成立了黄龙县中心小学,完成了职教中心整体搬迁,解决了城区高中、职中、初中、小学四校三址相互影响和乡村初小办学规模较小,师资不足,办学效益差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城区五个一、乡镇一乡一校”的布局目标,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乡镇中心校集中。[12]
黄龙中学
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共投入8400多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3500多万元,实施了国家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生活设施改造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及电教、图书、仪器、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实施了县小、白中、黄中、县幼、职中、白小的标准化建设,对界中、县初中、崾小等10所学校进行了改扩建维修,新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县初中、职中、界中等6所学校配备了生活设施;建成教育信息平台1个,多媒体教室67个,配备电脑571台,为全县13所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了体育器材。[12]

文化
 听语音

宗教信仰

黄龙县民众来自中国各地,故而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是中华民族勤劳、朴素、虔诚、勇敢的传统美德皆有体现。黄龙县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为主。[13]
基督教是世界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在中国又称为“耶稣教”。它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基督教在黄龙县早有传播。1938年,外来黄龙县的一些在原籍信教的移民,他们自愿联合起来传教,成为黄龙县基督教会的雏形。黄龙县设治局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2月8日批准正式成立,名称为“黄龙县山基督教友联合会”。[13]
解放前,黄龙县仅有少数人信封佛教。2000年10月,释园慧在众信仰者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宗教局的重视下,在距县城五里远的无量山上“无量祖师庙”(原道教寺院,已被毁坏)动工修建新的佛教寺院——“莲云寺”。通过化缘、奉献,政府的投资等办法,一期工程投资80多万元,整修了庙院,盖起了雄伟的“大雄宝殿”和瓦房五间。2004年古历9月9日,举行了开光大典。2007年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支持61万元,实现了水、电、路三通。接着二期工程采取个人捐资方式,又新修了“园通宝殿”。现两个宝殿供奉有从四川广元市请回的缅甸玉石佛像6尊,铜像6尊,连同其他佛像共54尊。[13]
伊斯兰教在黄龙县传播始于解放后。1952年,黄龙县有回民19户,50多人,信奉伊斯兰教,没有教堂,教徒主要去宜川听讲回民课和教规。[13]

民间艺术

秧歌是一种渊源已久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艺术。黄龙县的秧歌分广场和舞台表演两种形式。广场秧歌以陕北风格为主,在县城及曹店、白马滩等地较为普遍,扭起来飘飒爽朗,健康优美。造型有“四门墩”、“白菜心”、“剪子关”、“波浪花”、“单双过街”、“十二连灯”等各种图案。舞台秧歌则是在乐队伴奏中演出的各种小节目。这种形式在白马滩、柏峪、石门、石堡等地区颇为盛行。[14]
社火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娱乐。每逢春节、元宵节时,由群众自愿组织起来闹社火,也叫“闹元宵”,节目一般多为固定形式。如需耍狮子、跑旱船、跑竹马、推小车、踩高跷、大头娃、耍龙灯等。这种活动,具有组织人民,团结战斗,娱乐身心,振奋精神的作用,故而历代不衰。建国后,革命其迷信色彩,赋予新的节目内容,以促进人民文化生活健康向上,寓文化娱乐于教育中。[14]
群众会演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经常组织群众性的会演、调演活动。尤其在春节期间的会演规模盛大。[14]
剪纸
黄龙县的民间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历来是劳动妇女用剪纸抒发情感,表达愿望,美化环境。每逢婚嫁或新春佳节的窗花,如“连年有余”表示风调雨顺;“福禄寿喜”表示健康长寿。[15]

旅游
 听语音

黄龙小寺庄石窟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东南黄龙县城北35公里小寺庄东山下。也称圣寿寺石窟。高2.6米,宽2.7米,深3.5米,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二供养人像,共九尊石刻。正中坛基上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佛袒胸,外着通肩大衣,双手作法界定印,背后为高浮雕火焰形背光,背光上雕一佛二弟子,下雕二飞天。佛两侧待立迦叶、阿难及菩萨、天王、供养人,分立坛基下两侧。座前刻有一对护法石狮和一座香炉。窟门外西侧有一座弥勒佛坐像,东壁有一块题刻,上书"咸平三年"等字。据此可知,此窟开凿于北宋初期。[16]
小寺庄石窟
将军庙
将军庙位于石坷行政村区家沟,据说唐朝名将薛丁山征西归来病故于此,葬于聚家沟内距公路1km左右处,为了纪念这位将军,老百姓在聚家沟建造了将军庙留于后人祭拜。后又在沟口建造了盘龙寺,镇守该地水旱灾害。该寺虽被破坏,遗迹尚存。[17]
将军庙
晒经山
晒经山位于柏峪乡政府驻地北面,在乡政府办公楼眺望,山势峻峭挺拔,山峰直插云天。该山顶距山脚4km,相传唐僧西天取经回来曾在山上晾晒经书而得名,山顶上仍有晒经石和孙悟空金箍棒敦出的石窝。[17]
靴子崖
在红花店西约2—3km处,峭立的石璧下有一个长约1.5m,宽约80公分的巨大脚印,此处名为薛子崖。相传是北宋名将杨六郎(名延昭)征辽率大军路过此地被大山挡住去路,杨六郎用脚蹬山脚,手推山峰,掀来一条道路供部队通过,在山脚下留了这巨大的脚印。[17]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