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源篇)04: 国自然基金准备之——动脉粥样硬化

 微笑如酒 2016-10-06


本文比较长,内容包括:

  1. 2016年和2014-2015年获资助的基金名称列表;

  2. 分析获资助基金的疾病申报方向代码;

  3. 选取基础科研热点(肠道菌群代谢物和lncRNA)的文章进行解读分析。

2016年资助基金


  1. 血管内皮来源和血源性Sema7A 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和转化研究

  2. 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机制

  3. SR-A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中精准作用的研究:类人化仓鼠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4. 单核巨噬细胞的磷脂代谢失衡参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5. YA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6. 隐丹参酮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微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7. 脂联素通过促进血管旁脂肪内解耦联蛋白-1对抗肥胖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及机理研究

  8. Sirt6经KLF4/PGC-1a 调控内皮细胞线粒体稳态的机制及其在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9. 趋炎脂质通过调控microRNA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10. 异源性核糖核蛋白E1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长链非编码RNA Lnc-TG调控APOA5致高甘油三酯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2. HDAC抑制剂激活脂质外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13. 特异性lncRNA在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中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

  14. 端粒酶激活调控单核巨噬细胞亚型的分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

  15. 基于PI3K/Akt通路调控DNA甲基化研究参元丹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16. 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体系调控PKCs特异性亚型在尿毒症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7. 炎症和微钙化PET/CT联合显像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评估

  18. 多模态影像学新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学特性及预测药物干预治疗后斑块转归的可行性研究

  19. AIM2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及其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20. lncRNA-n419646通过TNK1调控STAT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及机制

  21. 偏向性调节AT1受体新型疫苗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2. nAChRα1受体在尼古丁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23. STAT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24. 新的活性分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C端小肽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机制研究

  25. 动脉粥样硬化中c-Ski与PI3K/Gli2互作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26. 灌注和管壁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

  27. 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慢性间歇性低氧促进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28. PI3K信号通路中SGK3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29. 转录因子Mipu1抑制mTOR表达诱导自噬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30. IRF-1介导的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31. 血管外膜脂肪组织Omentin-1对巨噬细胞自噬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

  32. TRPA1在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33. 内源性apoO调控脂肪分泌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

  34. DPP4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5. 动脉粥样硬化中fractalkine/CX3CR1促进VSMC向成骨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

  36. 趋化因子受体CCR2/CX3CR1硫化修饰在慢性肾病促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7. FD-OCT/NIRS联合观察CTRP9抑制内质网应激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干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38. 血管内多模态X线-磁共振杂交导航/射频加热增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

  39. 基于唐氏模型小鼠Tc1探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miRNA子集及其靶向输送策略 

  40. 主动脉中Siglec-E的糖蛋白配体的表达和活性鉴定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41. 基于肠道菌群驱动TMA/FMO3/TMAO通路研究针刺抗“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42. 1型多聚ADP核糖合成酶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功能的调控机制研究

  43. 神经肽Y调控机体脂质代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作用的机制研究

  44. 5-HT2B受体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5. 基于单核细胞亚群研究“芳香温通”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不同组织微环境血管新生调控的机制研究

  46. 探索PPARγ小泛素样修饰介导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研究

  47. S100A12及其受体RAGE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48. 过量ox-LDL引起巨噬细胞自噬阻隔反转底物蛋白p62的功能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

  49. 调控固有淋巴细胞分化—调节性T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50. 中期因子抑制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51. 支链氨基酸及相关代谢物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预测作用及机制研究

  52. 染色体6p21.1区遗传变异与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

  53.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PM2.5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定心方的干预研究

  54. Irisin/PPARα通路介导HO-1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的研究

  55. 新型大豆苷元磺酸酯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的评价与机制

  56. miR-296-5p调控巨噬细胞极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57. 基于“浊的理论”的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控NOX/ROS-NF-kB信号通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58. 基于CXCL12/CXCR4轴的雷公藤多苷预防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59.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榅桲果实总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60.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microRNA-155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机制

  61. 构建ApoC2基因敲除的类人化仓鼠模型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62.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和修复的调控研究

  63. 血小板调节的CD4+T效应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64. Ghrelin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内血管新生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65. 不同剂量的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65调控Th17/Treg平衡的机制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66. 双标志物血检动脉粥样硬化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67. 配伍对药协同调控Th17细胞活化与免疫效应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68. ALDH2在镉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9.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滋养血管紧张度增加对斑块易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70. 新型靶向OPN多功能纳米微泡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治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71. 基于miR-33a-ABCA1/G1途径调节胆固醇逆转运探讨熊氏十味温胆汤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72.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增强型体外反搏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73. 线粒体Trx2在血管内皮细胞内调控ASK1的分子机制及其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靶点的研究

  74. miR-223作为新型信息传递介质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机制

  75. 线粒体外膜受体Tom70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6. FGF21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PKC/RACK1介导泡沫细胞脂滴自噬促进胆固醇流出

  77. TRPV4通道介导S-flow 诱发的HDAC5磷酸化依赖性出核转运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78. RGS10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研究

  79. SENP1介导的 SUMO化修饰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

  80. 两种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组分抗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81. Period 2 基因在光浴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2. 内皮细胞中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调控及其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生成的相关机制研究

  83. STAT3/MAVS/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84.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Pdlim5信号通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85. 拟靶向代谢组学策略筛选动脉粥样硬化LysoPL标记物群及其在泽泻三萜药效研究中的应用

  86. PK2在低密度脂蛋白跨内皮细胞穿胞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87. EGFR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介导炎症和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及干预机制

  88. LncRNA PANDA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89. 血清硫脑苷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栓形成的关联机制分析

  90. 应用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技术研究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91. 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成形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像学基础及血流动力学机制研究

  92. 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联合载miR-126纳米囊泡早期评估及修复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93. 免疫蛋白酶体催化亚基β5i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94. 靶向LOX-1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评价2型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模态影像研究

  95. 基于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益气活血法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96. 基于LC-QTRAP-MRM特征谱群分析方法的苦丁茶皂苷改善动脉粥样硬化LDL脂质微环境的机制研究

  97. ARL15升高载脂蛋白B100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98. TNF-α/IL-6通路在辐射旁效应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99. miR-520b通过靶基因MICA调控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00. 靶向沉默MALAT1抑制肿瘤放射治疗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01. PP2A调控动脉粥样硬化中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研究

  102. SIRT1与CXCL16在巨细胞病毒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3. SV2A配体以单核细胞为靶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与机制研究

  104. LOX-1 靶向的化学基因沉默药物洗脱球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05. 从Th17/IL-17通路探讨补肾抗衰片干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2014-2015年中标基金


  1.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树突状细胞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2. 活性氧响应性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释药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3. Syk介导的力学信号通路在低剪应力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4. 基于MMP-2的MRI分子成像评价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OxHDL靶向MRI/NIRF多模态分子成像及应用的实验研究

  6.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PET-CT分子显像研究

  7.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光声分子显像与治疗基础研究

  8. MR成像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梗死组织中Tenascin-C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9. 多潜能血管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转运蛋白特异性配体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PET显像研究

  11. LOC283683-NIPA1-BMPRII途径对胆固醇平衡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2. hTERT基因多态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及民族差异性研究

  13.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关系研究

  14. 二甲双胍通过上调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表达而与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协同作用

  15. SAH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甜菜碱干预研究

  16. 从滋养血管成熟化探讨四妙勇安汤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制

  17. 基于络脉理论从AMPK-SIRT1-NK-kB信号途径研究灸法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

  18. 寒邪通过冷受体TRPM8介导UCP1依赖性脂解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生和不稳定

  19.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PI3K/Akt-mTOR通路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型血管性痴呆自噬与凋亡的效应机制

  20.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TLR4串话在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中的作用及护心康的影响

  22. 从TLR4/NF-κB通路探索补肾抗衰片调节脂联素表达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23.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的动态机制及解毒活血法的干预作用

  24. CLIC1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酮ⅡA的干预

  25. 补阳还五汤维系巨噬细胞适度自噬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机制研究

  26. 基于胆固醇逆转运过程山楂叶总黄酮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27. 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影响及丹皮酚干预作用

  28. 藏药“沙棘”籽粕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

  29.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香青兰总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理

  30. 从影响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及促进胆固醇转运探讨活血化瘀药(芎芍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31. 中药新方'斑晓胶囊'祛除'腑中之痰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32. 从ABCA1表达的JAK/STAT3信号通路探讨何首乌蒽醌类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33. 活血化瘀中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及PI3Kβ表达的影响

  34. 活血化瘀抗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的剪应力效应机理

  35. 从Caveolin-1探讨调脾护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的机制研究

  36. 基于内质网应激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补肾抗衰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37. 化痰活血解毒方通过MAPKs信号通路抑制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研究

  38. 杉科植物中松香烷型二萜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发现及构效关系研究

  39. 新型FABP4抑制剂的优化合成、构效关系及其抗II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

  40. miRNA-92a对Rho激酶调控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影响及机制

  41. Nampt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42. Nox4调控VSMC衰老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43. 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44. 花生四烯酸的环氧化代谢变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血管收缩及病理进程的调控和分子机制

  45. 胆固醇转运子ABCA1调控CD4+T细胞免疫应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研究

  46. 肺炎衣原体借助TLR2/HS“共受体”入侵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47. miR-106b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48. 自噬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49. 血管紧张素-(1-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调控和机制研究

  50. 胶原受体DDR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病理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51. ApoA1/ABCA1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自噬介导的血管外周脂肪组织抗炎途径

  52. SIRT1介导组蛋白乙酰化在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特异性miRNAs调控机制

  53. FSTL1促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及机制研究

  54. 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在心理应激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55. 免疫干预转变巨噬细胞脂质处理模式及其生存命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56. 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57.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调控Smad7甲基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58. 尼古丁对血管外周脂肪组织的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59. VSTM1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体内外研究

  60.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对早期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61. 糖化apoA-IV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机制研究

  62. 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63. 基于肠道菌群为靶点的白藜芦醇调控TMAO代谢转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64. 干预TRPC5?通道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稳定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Sirt6在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6. Brd2调控巨噬细胞新的死亡方式—pyroptosi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67. 补体C5a受体信号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8. 节律因子Clock调控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研究

  69. HIF1α-神经酰胺鞘脂群代谢网络调控在高脂饮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

  70. IL-35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71. 髓样分化蛋白-2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和干预研究

  72. 细胞外基质介导的YAP蛋白活化在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73. 基于氧化脂质组学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浆差异性LDL-C亚组分的氧固醇(COPs)轮廓谱及潜在标志物研究

  74. 硫化氢拮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蛋白质亚硝基化/硫氢化修饰机制

  75. HDL通过SR-BI调节造血干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76. 冷刺激诱发的脂肪代谢改变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研究

  77. OX40/OX40L介导滤泡辅助性T细胞激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78. 糖化vimentin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机制研究

  79. ATP激活血管内皮细胞P2Y2受体趋化巡逻型单核细胞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80. 基于应力相位角理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探讨

  81. 硝基共轭亚油酸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2. VSMC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通过C-结构域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3. 磷脂酶sPLA2G2E缺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的研究

  84. 内皮微颗粒携带的microRNA-19b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信使发挥多靶点调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85. miR-140促进CYP2J2基因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炎症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86. 原花青素在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87. 高磷下调SIRT1诱导内皮细胞早衰在尿毒症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

  88. TLR4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89. 动脉粥样硬化中oxLDL/CD36受体介导VSMC炎症表型转化的作用和机制

  90. 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9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性疾病中脑血管新生作用研究

  92. 基于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高危患者斑块性质与血流变化导致卒中复发的机制研究

  93. HDAC9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94. miR-451/MIF信号途径调控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95. 脂肪细胞因子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96. 纤维蛋白Bβ15-42/VE-cadherin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97. UCMSCs抑制IFN-I分泌调节EPCs功能治疗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98. 免疫相关GTP酶IRGM/Irgm1介导的巨噬细胞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99. Th17细胞作为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免疫应答的参与者与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相关研究

  100.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3调控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101. 肥大细胞nAchRα7受体在尼古丁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中的作用及机制

  102. 靶向M1型巨噬细胞MR微成像分析血管外膜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演进中的作用

  103. Multimerin2 通过拮抗C1q/RAGE通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研究

  104. 自噬调控线粒体介导NLRP3炎症体信号轴在单核/巨噬细胞极化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105.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基因甲基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家系研究

  106. 红景天苷抑制固有免疫差异性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107. SNX10调控溶酶体酸性脂肪酶活性在巨噬细胞极化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08. JMJD3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作用及硫化氢调控研究

  109. “半胱氨酸结”肽类正电子显像剂在监测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

  110. 花色苷对血小板趋化因子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11. 膳食纤维肠道代谢产物调节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

  112. 原儿茶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稳定性及其抑制miRNA-10b靶点的机制研究

  113. TRPM7通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14. miR-17调控TXNIP介导NLRP3炎症小体活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115. 内皮间质转化参与泡沫细胞旁分泌因子CCL20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16. 基于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CD36受体多模态分子成像

  117. 剪应力响应的二氢杨梅素Pickering乳液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118. P2Y12-cAMP-CREB信号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调控平滑肌细胞定向趋化及转化

  119. PROC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形成的关联及其导致动脉血栓的分子机制研究

  120. 雷洛昔芬、巴多昔芬抑制IL-6/gp130/STAT3信号途径及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

  121. 土曲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新颖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122. 内皮细胞NLRP3炎症小体加速LDL穿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与分子干预

  123. 长链非编码RNA-NRON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24. microRNA-200b调控KLF-10/Treg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2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26. 组织因子靶向纳米粒介导CCR2-shRNA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127. AMPK调节MKP1在尼古丁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28. 过敏性哮喘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129. IRF9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30. 巨噬细胞脂噬溶酶体通路的功能节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

  131. 雌雄激素协同作用对内皮细胞IL-6/gp130信号通路的抑制效应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32. 从JAK2/STAT3通路研究A-FABP介导的巨噬细胞“自噬-凋亡对话”促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133. HuR在尼古丁促进内皮功能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34. PTPN2介导脂肪组织免疫T细胞极化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135. NonO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36. 巨噬细胞上的Tim-3在阿司匹林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中的作用

  137. Irisin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管重构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138. 银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桥梁—IL-17信号通路及衔接蛋白TRAF3IP2的调控机制

  139. KLF2调控FGF5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140. Mir-21参与TSH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141. Endoglin蛋白在高脂介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信号机制研究

  142. OncostatinM在肾动脉狭窄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43. 慢性心理应激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HMGB1/TLR4途径依赖机制

  144. HAT1促进ABCA1核心组蛋白乙酰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miR-486靶向调控机制

  145.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miR-186靶向iRhom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146. Nogo-B在晚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及斑块内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47. 同型半胱氨酸经SNF5介导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交互作用调控TSLP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148. ABO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149. 基于3D打印技术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模型的研究

  150. 分泌型miR-186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和机制研究

  151. miR-320a作为冠心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及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研究

  152.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Akt-mTOR-GSK-3β-Tau蛋白降解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型VD的效应机制

  153. LXRβ选择性激动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54. 长链非编码RNA AL110200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机制研究

  155. CKIP-1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56. Exosome-YKL-40调控轴介导的EC/SMC间通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57. 巨噬细胞CGI-58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58. DNMT1炎性活化巨噬细胞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159. NLRP3炎症小体在孕期炎症刺激导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160. MEK1/2抑制剂协同肝X受体激动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与消退

  161. 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62. Adropin内源性缺失及外源性干预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63. 核受体NR6A1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PTX-3旁分泌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164. 基于活化巨噬细胞ERK5信号通路介导的胞葬作用探讨冠心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65. 长链非编码RNA HIF1a-AS1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机制研究

  166. 苦丁茶冬青药效分子群多途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167. 内皮祖细胞外泌体在动脉内皮损伤修复和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168. miR-98通过调控动脉内皮LOX-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

  169. MiRNA-223调控血管内皮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70. 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血管内皮细胞肾素(前体)受体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71. 基于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新疆罗勒抗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组分及作用靶点

  172. 慢性应激在GR介导下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机制及调肝方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173. CD38/NAADP信号调控自噬参与糖尿病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74. 炎症因子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靶向的细胞递药系统研究

  175. 牙龈卟啉单胞菌分泌牙龈素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76. 建立ApoE/ADAMTS-18双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研究金属蛋白酶ADAMTS-18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77.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ApoE-/-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178. LncRNA RP11-463O9.5对FOXC2的调控及其在胆固醇平衡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179. miR-223调控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80. 以TNF-α和IL-1β为靶点超声分子成像及靶向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实验研究

  181. 巨细胞病毒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HMGB1-RAGE/TLRs通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研究

  182. 从肠道菌群参与的胆碱-氧化三甲胺代谢途径探讨清血消脂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183. Caveolin-1在氧化应激诱导巨噬细胞衰老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184. 陈皮半夏通过PI3K-Akt通路干预衰老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185. 高磷血症致胆固醇敏感器SCAP功能失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186. 鞘磷脂通过脂笩调节RIP 140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研究

  187. 硒蛋白K-钙流-钙蛋白酶环路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巨噬细胞的双向调控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

  188. 衰老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lncRNA-MALAT1调控血管内皮-间质转化

  189. 靶向载小檗碱纳米颗粒经声控释放活化巨噬细胞TFEB核转位介导自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及机制研究

  190. 基于新型三靶向微泡的超声分子影像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疗效评价研究

  191. 基于巨噬细胞特异吞噬Gd-HMME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与精准声动力治疗的研究

  192. lncRNA O11RIK在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193. 基于核受体Nur77探讨景虎通脉方介导M1/M2巨噬细胞极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194. 基于炎症消散的参莲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

  195. 益气活血中药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复合胰岛素抵抗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SREBP-1c/FAS通路的影响

  196. IL-37/SIGIRR/TLR4轴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研究

  197. 从PI3K/Akt/mTOR通路探讨田螺多糖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198. IL-34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99. Chemerin通过调节p38MAPK通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研究

  200. 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新靶点:

  201. 新型多靶点纳米探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高分辨精准诊治的分子影像研究

  2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测创新技术研究

  203. 内源性二氧化硫对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代谢的调节及SCAP-SREBP信号途径的作用研究

  204. Cer—SPK—S1P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田黄片的干预研究

  205. Dectin-1通过细胞自噬途经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1巨噬细胞极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206. 自噬与内质网应激的相互作用及其介导不同修饰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207. 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形成机制研究


从基金中标情况来看,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申报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H021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H0206)、心肌细胞/血管细胞损伤、修复、重构和再生(H0203),脑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及相关疾病(H0906) 和分子影像与分子探针(H1808)。


下面我们就从肠道菌群lncRN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别选取发表的SCI文章进行介绍。


1.肠道菌群代谢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Non-lethalInhibition of Gut Microbial Trimethylamine Pro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Atherosclerosis. Cell. 2015 Dec 17;163(7):1585-95. 

文章思路


文章主题是特异性抑制氧化三甲胺(TMAO)的产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期研究发现TMAO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动物实验表明TMAO与动物模型中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患病风险显著相关。因此本文选取了TMAO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TMA水解酶作为靶点(该酶通过把胆碱水解为TMA发挥功能),而DMB作为胆碱类似物可以抑制TMA的合成,并降低高胆碱或者左旋肉碱饮食小鼠TMAO水平。在apoe缺失小鼠中,DMB抑制了巨噬泡沫细胞形成和动脉斑块发展。因此,以TMA产生过程为靶点的抑制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提供新思路。


技术路线


结果展示





2.lncRNA与动脉粥样硬化


SmoothMuscle Enriched Long Noncoding RNA (SMILR) Regulates CellProliferation.Circulation. 2016 May 24;133(21):2050-65. 

文章思路

文章主要研究一条新lncRNA SMILR在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SVSMC)中高表达,发挥促进细胞增殖的功能。首先作者通过RNA测序,找到了300多条在IL1a和PDGF刺激后HSVSMC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在经过qPCR验证后,研究团队把一条lncRNA RP11-94A24.1命名为smooth muscle–induced lncRNA enhances replication (SMILR).进一步研究发现, SMILR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功能上,SMILR表达沉默后,HSVSMC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机制上,SMILR 周围基因的表达在IL1a和PDGF刺激后也出现差异表达,而且SMILR沉默导致HAS2表达被下调。在临床样本中,SMILR在不稳定斑块和高CRP病人的血浆中均高表达。


技术路线






结果展示






That's all. Thank yo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