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柱绝顶探秘

 平面居士 2016-10-06

天柱山主峰以海拔1488米的绝对高度雄视江淮,又以400米左右的相对高差高出众山之上。它通体石骨,光泽如蜡,危峻奇绝,高不可登。峰顶石壁刻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天气晴好时,在几百米外的天池峰上都能看见。游客来天柱山定要一睹主峰的风采,观主峰必对这八个大字产生莫大兴趣。

李云麟登天柱极顶

  1861年,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风雨飘摇之中。英法联军入侵,逼签了《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起义已历10年,咸丰帝死于热河,驻安庆的太平军与湘军正进行殊死的鏖战。

  李云麟,清,长白旗人,字雨苍。善古文及经世之学,师事曾国藩,官至四品京堂。此时任清军都统,率军驻桐城潜山一带。李生性酷好山水,游遍全国名山,有遇险必登的嗜好。1861年春,他在军务之暇,游览天柱山时,在天池峰上遥望主峰,和登过的华山、崂山自然碑、林虑朝元台作比较,无论从广袤雄秀还是险峻方面都有过而无不及。他将天柱峰比拟为一支竖立的大蜡烛、峰顶巨石则是点燃的蜡烛尖。在潜山县城时,他常望见烛尖火焰最明亮处常停一缕白云,经久不散。佛光寺僧人告诉他:此云除阴雨不见外,日约二三见。每在峰肩,上不掩峰尖,下不及峰腰。时无定而地有定,虽大旱不辍。对于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李云麟向往至极,遂产生登临的念头。

  僧人劝他说,这事谈何容易,相传以前江淮大旱时,派官员来山麓求雨,曾有绝技之人登顶取水外,别无他人。我在山中50多年了,不但未见有人上去过,也未听到有人产生这个想法。若执意要上,可找山下一个身怀攀险绝技采石耳的贺姓药农相助。第二天,药农来了,叫贺良谋。李见他身材矮小、鸡胸驼背,心中很不以为然。贺良谋说长官想登蜡烛尖,不知胆量如何。李云麟很不高兴,认为是小瞧天下人,便将登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巨峰等经历讲了一番。贺说那不一定,华山虽险,听说有锁链可攀,天柱峰毫无东西凭借,比登华山要难得多。贺良谋见李云麟登顶决心坚定不改,只得说我可以带你上去,但必须依我两条:一是我初上去时,全靠我师傅帮助指导,若要我带你上,你要放下架子听我的话;二是给我一定时间准备登山的粗绳器材。李云麟都一一答应了。

  三天后,贺良谋带着李云麟一行来到主峰脚下,老远就能望见半山的悬崖下靠立着一根长竹竿。贺良谋就是凭借长竹竿和粗绳,加上李自己的努力,帮助他登上了主峰。在峰顶,李云麟尽情欣赏周围美景,留连忘返。同时发现那块烛焰形巨石南边有面平壁,宽约四五丈,正是那缕白云停留之处,是刊崖刻字的最佳位置。

贺良谋刻孤立擎霄

  李云麟选好刊崖地点后,对刊崖内容颇费一番脑筋。经认真思索后,用麻捆成大笔题写了孤立擎霄四个大字,他认为这四字方可表达天柱峰的神韵。他又命潜山县县令召集本县境内石工30多人,准备从中选人登顶刻字。石工中老弱者叫苦不迭,剩下20多个年青力壮者,虽好言相劝,重利相诱,亦无一人答应。他们纷纷跪地叩头求饶说:我们平日累死累活,也仅得斗稻升米,今有大钱,谁不想赚,但全家老小靠我们赡养,我们不能拿自己性命不顾啊?选李云麟大怒说,我是士大夫身份,尚不怕死上了主峰,你们这些身份低微的人为什么不能去?芽何况我给了那么大的价钱,愿去则可,不愿去也得去。庙中僧人见状说:大人要刊崖,是为名山增色的大事,我一定全力相助,还是请老贺来商量吧。贺良谋听后说我虽能攀崖,但不会石工技术。李云麟允许让贺先学会石工技术再去刊崖。良谋很高兴,和他的弟弟良佐一起到山下,向石匠们学习凿石刻字技艺。

  天柱山半山腰有一大圆石,高约二三丈,一线中分,名雷打石,山阴一半形如巨掌,李云麟题写混元霹雳仙掌迎霞大字两幅,叫贺氏兄弟先刻着练手艺。经过一个多月,字刻成了,效果很好。于是正式下令贺登顶刊崖,由小头目周目监工。十多天后,周目报告字已刻好,每字五尺见方,点画宽的有八九寸,窄的也有四五寸,深一寸五。里面填了蛋清、朱砂,在飞来峰上看得很明显。

李云麟因要率部开往湖北而不能亲往观瞻,派一个会做诗的幕僚旷君瑛去看,旷回来说字为横云所隔没有看到。当时部队已出潜境,李再派裨将龙常去看,三天后回报的情况与旷所见相同。李云麟此后再无机会到天柱山,对当年刊崖的字迹是否如周目所说的那样也是将信将疑。24年后,李云麟在追忆往事时,认为一生最快意之事是登上天柱山绝顶,并选址刊崖;最失意之事是终未亲自见到刊崖后的情况。于是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天柱刊崖记。李虽一生戎马,但题字行文却浩气冲天,言景状物准确精当,叫人折服。

  霹雳石和混元霹雳石刻如今已成为精华景点。所载山阴仙掌迎霞石刻,人们寻找多年未曾找着。正在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时,传来县文管所原副所长李丁生发现此刻,与李云麟所记不差。

  

张淦题写并捐资刊刻中天一柱

  主峰孤立擎霄上方还刻有字径与其相仿的中天一柱四个大字,自右至左横书,题款张济公。这幅天柱山位置最高的石刻,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搞清它的来历,会带出一连串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幅有沉重历史感的石刻。1937年日寇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铁蹄南下,侵占上海、南京,又向西进犯武汉。安庆、潜山等地是日军西进的重要通道。共产党迅速创建了华东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在联合抗日的幌子下,掩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实质,在潜山一带布有兵力。自1938年至1943年日寇四次进犯梅城。由于中国军队和潜山人民的英勇抵抗,再加上天柱山天然屏障的作用,日军终未实现长期占领的野心。地方政权依然存在,只不过办事机构搬到了山区,如安徽省政府机关由安庆搬到金寨等地,潜山县政府搬至水吼岭或野寨。这期间,国民党军队指挥官在天柱山勒石题刻较多。内容多为颂扬历史名山的雄伟,或寓意天柱山区在抗日中的作用。如1938年国民党27集团军司令官杨森在佛光寺上边悬崖上题南天一柱;1940年国民党21集团军副司令官张义纯在主峰脚下题顶天立地;同年,该集团军司令官李品仙在小心坡题一柱擎天,直至1944年张济公在主峰题刊中天一柱等等。

这也是一幅集众人智慧的石刻。1944年,国民党抗日第五战区副司令官张淦率兵进驻潜山。抗日第五战区司令部于1937年8月设立,司令官为李宗仁,作战区域初为津甫沿线,后为长江以北鄂、豫、皖等省。该部1938年4月在台儿庄抗日战役中,立下彪炳史册的战功。

张淦字济公,广西桂林人,1944年夏他借驻军潜山之机游天柱山,对主峰赞不绝口,题下中天一柱四字,捐法币2万元,嘱寺僧觅工刻于孤立擎霄之上。佛光寺住持妙高法师和乌以风先生受托办理此事。妙高法师思忖,登主峰非天柱山采石耳药农莫属。山下贺来滨、贺来潮是登顶绝招继承人,他俩一个33岁,一个31岁,年青力壮,又熟悉路线,是最佳人选。贺氏弟兄从岳西无愁村、割肚和平村请来陈克俊、方集全两石工,这两人胆大不危登高,石工技艺精湛。

7月间,贺来滨等四人做好充分准备后,选择一段好天气,沐浴静养。每餐饭前将开锅第一碗饭举过头以敬山神。登顶这一天,他们怀着诚敬的心情,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焚香祭拜。而后贺氏两兄弟援引石工和搭架材料登顶刻字。

陈、方两石匠吃住都在峰顶,饭菜用绳子吊上去。有一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天柱山地动山摇,绝顶极易遭雷击,两石匠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贺氏兄弟在下面仰望峰顶,只见浓云密雾,茫茫一片。看之不清,呼之不应,两石匠死活难以知晓,他们急得团团转。一天的暴雨过去了,天柱山又是晴天朗日,贺氏兄弟忽然听见两石匠在呼喊,高兴极了。原来石匠们用被褥紧裹着身子,躲在石缝里,忍受饥饿,艰难地熬过了可怕的一天一夜。

他们四人花了十天时间,终于把中天一柱四个大字刻好,左下方竖刻张济公三个字为落款。

两年后的1946年,张淦又来到了天柱山,他望着自己题写的中天一柱四个端庄大字耸立霄汉,成为天柱山点题之笔,心中大喜,并赠喜钱,重谢贺氏兄弟。

绝顶探秘

2000年9月,我们组织了登极石刻描红活动,笔者作为现场指挥员,随药农登上主峰,到绝顶探秘。

药农领班人是贺氏后裔贺海洲,年50岁,其余三人都是茶庄村的攀崖高手。22日,他们扛着长竹子,驼着四根新制总长近200米的粗麻绳,带着木梯、砍刀等向主峰进发,23日正式登顶。

登顶起点选在主峰西北侧半山腰上,此处离极顶垂直距离150米,迂回距离200米左右。登顶分五段进行。先在起点附近的悬崖上选一处靠立长11米竹竿一根,一人带绳徒手攀到竿顶,将绳系在石缝中的小树根部,随登人员手握粗绳,足抵石壁,腰部有绳由上面药农拽拉。攀者和拉者协力向上攀登。此时,身下是万丈悬崖,若不慎摔下,便是尸无定形。只能眼看跟前,奋力上攀,终达到第一段终点。然后在极狭小的灌丛间喘息,探头一望,下边悬崖深不见底,便觉一阵目眩,两腿发酸。只得趴下身子,紧贴地面,两手抓住草根不敢动弹。药农将竹竿上引架第二段,这是最艰难的一段。药农立好竹竿攀上去后,发现以往系绳小树已枯烂,便将竹竿再上提,插在石缝中,再上攀,方找到系绳处。我上此段,心情虽紧张,但已无退路,只得前进。

到达第二段顶端,遇到一块边棱突出光滑大石拦路,既无灌木可抓,又无凭借之处,只能徒手向南跳过。当年李云麟过此处颇费周折,脱下鞋袜,才能越过。我在药农鼓励下,横心跳过后,身上惊出冷汗。第三段是最惊险一段,因行进路线右跨两步便是村民称之为锅腔之处,此地崖壁向里凹陷,高而极险,药农经此亦胆战心惊,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柔欲度愁攀援的险地。攀至第四段时,心情稍平静,药农在大石缝中架竿,我等在石壁上行走。第五段不用绳竿辅助,虽艰难,但手足并用,攀岩抓草可达极顶。整个行程经历了3小时40分。我亲历登主峰之艰难,倍觉主峰石刻之珍贵。

登上主峰后,精神为之一振,陡觉胸怀宽广,眼界开阔。潜河长江如练如带隐约可见,近处美景如大幕拉开,迎真峰仙云缥缈,青龙背蠢蠢欲动,会真崖巨石罗列如老夫老妪相恋相伴,双乳峰变成两只犀牛并肩西奔,和天池峰、蓬莱峰、飞来峰、衔珠峰连成巨幅画卷。环顾四周,天狮峰直插太虚,群山拱拜脚下,再远处是青冥一片,难以详辨,主峰如中天一柱,孤立擎霄,气势非凡。我竭力寻找过去有的文章记载在峰顶可东望宁芜,北收英霍,西揽荆黄,南尽浙赣,黄山天目耸于天远,匡庐九华伏于江隅,周围两千里,峰岚万千,皆在脚下的美景,竞不能见到,心中好不怅然。

峰顶岩石风化发育程度很高,裂隙纵横。唯刻字的巨石独立完整,构成主峰极顶。用带上来一丈长木梯为参照物测量,巨石高约7丈,宽3丈,座西北朝南偏东(以下简称正面为南面)。站在其下,如一座7层楼高的小山耸立跟前。南面平直如壁,腰半处向外凸出形成宽一米的坎子,人可达其上。站在坎上可刻孤立擎霄和描红。刻上面的中天一柱则要在坎上搭架。峰顶残留的杉木杆当为1944年搭架所用。描中天一柱是将木梯加长立在坎上进行的。我等无不深叹前人刊崖选址的精妙。

实地测量两幅石刻每字约1?郾5米×1.2米,深一寸半。下幅石刻中的字右下角已崩落,痕迹新鲜,时间在近两年。

令我欣喜的是在巨石东面石根半人高处,即孤立擎霄侧面,发现从未见诸记载的长白云麟四个大字。每字长50厘米,宽45厘米,自右向左横书。字体和笔迹与霹雳石直书长白云麟丝毫不差,如出一帖。此幅石刻幅宽2米多,处于极显眼处,但不登峰顶必不能见,登到峰顶则必然能见。知李云麟刊崖背景者,可认为是孤立擎霄的落款,不知背景者,则认为是独立一幅,因和前刻不在同一平面,而是分刻两处。

东行约20米,一顶部平坦大石中间有边长9寸正方形人工凿成方池一个,深约4寸。池中有积水和泥砂。池沿北边刻有上天池三字,每字约25厘米见方。因石上布满斑苔,远看只见方池不见字,将池中湿泥填描后,方可拍得清晰照片。此为140年前贺良谋兄弟遵李云麟之嘱而刻凿,名上天池是为区别天池峰上之天池。

通过在峰顶上两天艰苦工作,将两幅巨刻刷新描红,使这一人文、自然最佳结合的精华景点光彩夺目,展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