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教育的“上海秘密”是什么?世界银行专家用这样三句话概括

 mysues 2016-10-06


上海基础教育又迎来了一批“探秘者”——来自世界银行和30多个国家的共计130多名教育官员。其中,包括超过25个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第一次齐聚上海,探讨基础教育公平与卓越这一议题。

 

今天,由世界银行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支持,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公平与卓越: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在沪开幕。


在论坛现场,一份由世界银行和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历时两年合作完成的报告《上海是如何做的?》发布,揭开基础教育的“上海秘密”。

 

来看看世行报告说了啥?


从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到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上海师生连续获得世界第一、全球之最的评价。


对于上海教育的成功秘诀,世界银行高级教育专家、中国教育主管梁晓燕用了这样三句话来概括:1、慎重计划 2、精心实施 3、以改进教学、追求卓越教学为重点。

 

报告指出,上海市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教育体系之一。得益于这一充满活力体系的支撑,上海连续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三方面的两轮测试中蝉联榜首。


按照世界银行的研究框架和相关规则,研究团队发现,上海在4大关键教育领域(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自主权和评估体系)的几乎所有方面的评估中均取得“完善”和“先进”得分。

 

此外,和PISA成绩积极相关的因素则包括:教育资源、课外活动、校长课程领导力、课程自主权、权责关系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报告进一步详细剖析了“上海秘密”:


1吸引和培育优异师资力量


 

“上海市教育体系最突出的多个方面之一在于其教师培养、支持和管理方式。教师是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而采取的任何举措的核心所在。”


报告主笔、世界银行高级教育专家梁晓燕说。“教师这一职业被视为颇受人们尊敬的职业,他们教学有方,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报告认为,在上海,教师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一旦开始工作,还要不断的进修。进修活动采取合作方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鼓励教师承担教研任务,修改自身教学方法。


上海为教师落实了明确的职业晋升机制,教育管理部门也会推出必要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派教师到缺乏教学人员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学校任教。


 

对于校长的要求,上海学校注重以课程领导力为重要标准,遵循高标准、严要求。其中,“课程领导力”是一条重要标准,校长需要有能力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核心课程。



2针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投放教育经费



报告指出,上海将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利下放到区县。上海教育经费的分配旨在为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最低保障,同时为困难学生及薄弱学校与学区提供支持。

 

上海利用“委托管理”等创新,将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相对接,结对的学校组建联合管理和教学团队。


此外,教育预算的编制依据充分透明的信息,并向公众公开。落实各项具体政策帮助弱势学生解决教育费用问题。

 

3实现学校办学自主权与权责关系的平衡



报告指出,上海学校对学校管理和学生成绩负责,同时每年接受检查,针对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上海学校可承担多达30%的课程设计作为校本课程。校长和教师可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决定课堂教学所用资料。

 

4创建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



上海的学校对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毕业生进行连续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期终考试和统考,并参加PISA等国际性评估。

 

上海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以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这些评价数据被用于完善以后的教学和评估。

 

报告也指出,上海正在采取措施降低相关压力水平,缓解学生及其家长对考试的恐惧。


总体调查结果:


报告认为,上海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慎重计划,精心实施,以改进教学、追求卓越教学为重点——这些就是上海成功的“秘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