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笔楷书的最高境界

 书法大馆子 2016-10-06

                            胡玉琢

学习书法的人应该知道,传统书法有三大流派,一是最大、最广,同时也是影响人数最多的是王羲之这一派。王羲之这派的风格特点主要就是两个字:中和。中和的美就如孙过庭所说的:“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通俗的解释就是在笔法和章法上不追求那种激烈锐利、伸胳膊撂腿、刻意极端夸张的表现形式。这种风格也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的风格;第二个流派是颜真卿一派,颜派的风格也是两个字:丰腴,通俗地说就是胖、肥。这也主要是颜真卿受唐晚期“以肥为美”的审美影响而创立的一种风格;第三个流派就是碑派,碑派是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在学习王羲之一派感到无法超越,从而在汉隶、魏碑基础上发展、倡导的一派书风,碑派的特点就是雄强霸悍。碑派可能也是流行时间短的原因,因此成功的超一流大家几乎没有。说了传统的三大派书法,不是我今天要说的内容,今天要说的是现代既流行又实用,也可以说是第四个流派的书法:硬笔书法。硬笔书法也不全说,今天主要说说硬笔楷书,当然也不多谈硬笔楷书的笔画和结构,而主要谈它的风格与境界,那么,硬笔楷书什么样的风格最好、什么样的境界更高呢?

我们知道,硬笔楷书是脱胎、或者说秉承于软笔也就是毛笔楷书,当然,硬笔楷书在笔法上与毛笔楷书有很大的区别,但在结构上,硬笔楷书必须遵循、继承毛笔楷书。毛笔楷书自古以来有四大家“欧颜柳赵”以及小楷的钟少京、赵孟、文徵明等人。学习书法讲究“取法乎上”,想学好只能向顶级高手学习,因此,硬笔楷书也只能在这些人的技法与风格上着手。那么,我们是把这些人全学呢,还是取一家或者两家、三家学呢?当然不能全学,因为他们的风格不一样,全学就乱了。具体学谁,这要看个人的喜好,喜欢哪家的风格就学哪家。但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们写字是给大多数人看的,因此多数人或者说当代人的审美至关重要,你写得再好,可绝大多数人却欣赏不了,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可,你写还有什么意思呢!因此,还是学习大众比较认可的风格比较好。那么,哪家哪派的风格适合当代审美或者说适合硬笔楷书呢?先说碑派,首先说多数魏碑都是楷书,但碑体楷书在当代没有市场,多数人不喜欢,喜欢的都是一些专业搞书法的人,这些人也都是好的学不来而故意搞邪门歪道的一些人,当然用硬笔写魏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碑体去掉了,再说颜体。颜体楷书纵横千余年,可以说很有市场,但把颜体楷书转化为硬笔楷书就令人很不舒服,主要原因是颜体在毛笔层面横细竖粗,结体外拓,丰腴肥美,但到了硬笔层面就显得非常的“傻”,弄不好就颜不颜、柳不柳的特别难看。

书法界有一个说法,说是把毛笔楷书学好了,硬笔楷书基本就不用学,自然就好了,这种说法很正确。但我不主张很多孩子从小学习颜体楷书,颜体楷书固然好,但颜体的美只能局限于毛笔层面或者说纯艺术层面,它的缺点就是过渡到硬笔颜体时很多人不能接受,故此,硬笔楷书写颜体也不是太适合。碑体颜体都不太适合,那就只剩下王羲之一派的书体了,对!硬笔楷书只有王派最适合,最贴近当代大多数人的审美。欧阳询、赵孟、钟少京、文徵明等等以及明清时期推崇的基本都是王羲之一派的楷书。王派楷书谁最厉害呢?千百年来公认是欧阳询。但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其实“欧颜柳赵”楷书都好,水平也不分伯仲,因为特点、风格不一样,因此水平差不多,从专业的角度讲,不能说谁好谁不好。只能说在受众上,各个时代审美角度上有差异、有不同。但受众面最大的还是欧体楷书,因为明代从帝王到民间推崇的台阁体、清代馆阁体都是以欧体为母体的楷书,这就说明欧体主导楷书市场,到今天还是如此,欧体一直是楷书的中坚力量。那么,是不是说欧体就是学习硬笔楷书的最佳范本了呢?当然不是,或者说是,但不绝对是!欧体是学习硬笔楷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想把硬笔楷书写得更好,达到更高境界,还要结合其他人的风格,这才是我今天要说的主要内容。

说欧体是学习硬笔楷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要知道在学习硬笔楷书时我们主要借鉴欧体什么,说白了主要是形态与结构,但关键是结构。至于笔法,毛笔和硬笔本来就不相同,故此,借鉴欧体的主要是部分笔画形态和间架结构。欧体有自古以来楷书第一的说法,也主要指的是欧体的结构。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上下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再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险绝”,欧阳询可以说在“险绝”上下足了功夫,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明明很正的字,他偏偏往歪往斜了写,但不管怎么歪怎么斜,重心仍然十分稳固,给人的感觉没有欹斜倾侧之感,真是得寓险于正之意趣。这正像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说的那样: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如果我们领会了,或者说融会贯通了欧体结构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我们的硬笔楷书就相当不错了。当然了,这个不错也应该是在掌握了硬笔楷书笔画写法的基础上完成的。虽然不错了,但距离更高层次或者说更高境界还差得很远,现在社会上绝大多数硬笔楷书写得很好的人,当然也包括不少比较有名的所谓硬笔楷书“名家”,水平基本都在这个层面。为什么很多人的水平到了这个层面就往往停滞不前了呢?原因是这样,我们在学习楷书四大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以下的毛病:欧楷越写越“僵硬”,颜楷越写越“憨傻”,柳楷越写越“软弱”,赵楷越写越“油滑”,这些毛病几乎是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写不太好楷书的主要原因。就拿欧楷来说,欧阳询的楷书本来就比较僵硬,很多人照葫芦画瓢,越写越僵。欧楷在当年的唐代固然超一流,但随着审美倾向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思维也在不断循序渐进,现代人再这样去写,就一定会给人僵硬、板滞的感觉,过渡到了硬笔也同样如此。那应该怎么办呢?找到了问题所在,就想办法解决。怎样解决呢?启功先生曾说:“行书宜当楷书写,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点画顾盼始不呆板。”启功先生的话可以说给困惑于如何把硬笔楷书写到高层次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话虽如此,但如何书写,也不能自己想当然地乱搞,还是要从古人现成的东西上找办法,既然欧楷僵硬、不活,就找比较活的揉进来,这叫缺什么补什么。找谁呢?找颜体、柳体一定不行,除了风格上不一样之外,关键是他们的字也不是很“活”。对!就找与自己风格一致的赵体,还有钟少京的小楷帮忙,问题立马解决了。

要说欧楷的结构,古今无人可比,怎么赞扬都不为过。我们学习硬笔楷书只要照着学就可以了,怎样学都不会错。什么《欧阳询结字36法》,什么李淳《大字结构84法》,还有邵瑛《楷书结构92法》等等,讲的都是欧阳询的结构之道。结构没有问题,或者说不是问题,我们写硬笔楷书最大的问题是笔画僵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现在很多人写的硬笔楷书都是笔画僵硬,特别是很多书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教,这就造成不管大人孩子写的字都像僵尸一样,令人特别不舒服。现在网上有很多的硬笔楷书教学视频,书店里琳琅满目的硬笔楷书教程书籍以及数不胜数的硬笔楷书字帖,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写,也都是这样教的。比如:横竖都写成笔直的一根棍儿,一丁点的弯儿没有;撇也写的硬邦邦;捺本来一波三折,也被写成一根直线然后突然一拐再直线捺出去;特别是很多钩的写法,本来应该很灵活、很柔润的使转,都被直挺挺的硬转过来;折应该有方笔和圆笔,几乎通通的用方笔完成。这些问题,都是僵化地理解欧体所造成的毛病。欧楷虽略显僵硬,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看似直的笔画并不是一根直线,也是有弯度的,欧体的特点就是“内”,这是欧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也就是竖向笔画略微向中间弯,比如单人或双人旁的竖,都不是笔直的一根直线,而是中间略微向右弯。再比如竖钩,它都是顿笔之后略微向左弯着行笔,写到一半或者一多半的时候再略微向右弯着行笔,然后再向左下弯度略大一些最后钩上去,可很多人都是顿笔之后笔直写到底,一点弯没有钩上去。再比如写长横,本来应该是顿笔完成后不停笔,而只是速度放慢然后顺势写横的直线,直线也不应该是绝对直的,而应该略微向上弯,最后行笔略微放慢顿笔完成,前后顿笔与中间衔接自然,这样写出来的长横软硬兼得,显得特别“活”。但很多人写这个长横却非常简单,顿笔停住,然后笔直一根直线,再停住最后顿笔完成,这样写出来的长横前后两处顿笔与中间直线出现两个棱角,再加上中间一根笔直的直线,一点软度没有,只是一味的硬,这样写出来的笔画就是僵、就是死的。

虽然解了欧楷笔画的变化,但终究欧楷僵硬、板滞的毛病还是得不到彻底解决,这时候就要借助于赵体楷书。赵孟同样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赵也是自古以来最得王羲之书法精髓的书法大家。赵楷灵活多变,鲜活、灵动的特点恰是破解欧楷“不活”的灵丹妙药,因此学习欧楷的同时还须要学习赵楷。学了赵楷之后,我们会发现,再写楷书就“活”了!活是活了,但我们又发现,欧楷和赵楷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字体整体都略显得有些内敛,笔画没放开、没到位,有一种给人“憋得慌”的感觉,缺了那种“大方、舒展”的意味。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找最后一个帮手帮忙,谁呢?对,就是钟少京的小楷《灵飞经》,特别是四十三行本的《灵飞经》,那可是古今第一小楷,绝对的楷书精品,练习硬笔楷书的最佳范本。《灵飞经》的笔画飞动、飘逸,可以说潇洒绝伦。有了欧楷的形态与结构,加上赵楷的灵活,再配以《灵飞经》笔画舒展、洒脱的风格特点,硬笔楷书立马就“高大上”了。但这里要着重说明一点,欧楷、赵楷、《灵飞经》之间,三者是互动互补、相互借鉴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好比一个大哥与两个小弟,大哥欧楷传统保守,性格内敛;二弟赵楷好动不好静;三弟《灵飞经》行事张扬。三者都好,但也都有性格缺陷,这就要求硬笔楷书在学习三者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吸收它们的优点长处,舍弃它们的缺点和不足。具体做法是:吸收欧楷中紧外松险绝劲峭的结构、赵楷灵动鲜活的笔画、《灵飞经》舒展放开的外形;舍弃欧楷的僵硬、赵楷的油滑、《灵飞经》的过分张扬。三者合一,融会贯通,这时候的硬笔楷书就具备了“中宫紧凑、四至外拓、笔画灵活、潇洒飘逸”的特点,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等硬笔楷书也正应了儒家“中庸”的哲学思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同时也呼应、继承了王羲之书法“中和”的风格特点,当然,中庸与中和意思差不多,其实,书法的“中庸”思想与理念一直是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

说到这里,还不能说硬笔楷书就到了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的硬笔楷书,当然也包括毛笔、硬笔以及篆隶楷行草所有书体的书法,都必须是在书写者悟性加勤奋、努力学习与不断探索的作用下完成的。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不管学习哪种书法,都不能只局限于写字本身,这只是书内功,再聪明、再勤奋的书内功都只能说是完成了书法最高境界的百分之五十,另外的一半就是书外功,要具备更全面的文化素养。历史、哲学、美学、诗词歌赋、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等都要尽可能的涉猎,这些东西就是养料,具备越多,对你书法的提高越有帮助。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东西,认为写字就是写字,这些东西没什么作用,这就大错特错了。想把书法、特别是硬笔楷书写到更高层次或者最高境界吗?那就字内功与字外功同时学习、同样具备,到那时候,才可以说你的硬笔楷书距离最高境界真的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