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北宋 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hjmhjmhjmm 2016-10-06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译文】 只有多情的流水,伴着我悠闲地行走。

  【出典】 北宋  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注:


  1、  《南歌子》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2、 注释: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雨暗:言阴雨时天色昏暗。

    著(zhuó):同“着”。附着,附上。

    细草:尚未长成的草。

    软沙:细沙。

    卯(mǎo)酒:早晨喝的酒。卯:卯时,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

    “蓝桥”句:唐人裴铏传奇《裴航》云:相传蓝桥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此处意谓自己没有像裴航那样的好运。


  3、译文:

    阴雨时天色昏暗怀疑是夜晚,待到风把云吹散,迎来的就是晴天。淡云斜照山头逐渐明亮,一路上踏着细草软沙,马蹄轻快。

    早晨酒醒后还是有些困意,酒意还没醒透,仙村梦游是不成了。蓝桥何处可以找到云英?只有多情的流水,伴着我向前流淌。


  4、苏轼(1037~1101,出生于公元1036年12月19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苏东坡传(林语堂著))


  5、《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元丰二年(1079)任湖州(今属浙江)知府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在宦海漂泊的生活经历中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慨。全词语言清丽,情景交融,寓意深远,余韵不尽。

   在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年代,苏轼的不同政见,毫不掩饰地从他的笔端流泻出来。他卷入了北宋统治阶级内部极其复杂的新旧党争。随着矛盾斗争的日趋尖锐激烈,他不仅与变法人物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自我意识到他们的不满与威胁。于是自己请求外任,离开朝廷到杭州任通判。后来到密州,又调徐州,再改湖州。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当时苏轼并不知道即将发生“乌台诗案”。

   

   这首小词以轻松处着笔,聊发联想,词中所描写的雨后溪边行人骑马赶路的情景,寓寄着词人内心关于宦海浮沉的深切感受以及人生不得成仙而去的感慨。

   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韵。“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它正鸣着潺潺的乐曲,伴随着自己,向前流淌着,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从词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静而达”的因子,而无“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虽有梦境与幻觉,但终归现实。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作者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唐宋词论丛》)

 

  6单位让我们每个人到微机室录入个人信息。


    于是我们不得不翻找自己的各种资料,于是不经意间我看到了自己1993年时候的资格证。16年前的我,应当是20余岁的年龄。贴在上面的是一张大二寸的标准照,穿着一件短袖衬衫,这衬衫还是我的妗子(她是教师,长我7、8岁,当时应当是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帮我挑选的。


   帮我挑选衬衫的妗子眼光还是很不错的,那件衬衫的质地、式样、颜色、图案拿到现在的我的面前,还不算过时,反见一种别样的男人潇洒;只是这无情的时光在几年之后的一个初夏,就把帮我挑选衬衫的妗子的青春芳华永远地定格在了尊敬和怀念她的人们的心里。


    那张相片中的我,自我感觉很好。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彼时年代的淳朴,还有一些真诚儒雅吧;反正我要是个女人,我会嫁给那时候的我的,因为我爱那眼神。而今,大概只有我的媳妇才会爱她这个头发明显少了的眼神不复清纯的老头子吧,唉,一声长叹!


   这时光呀,就像初春时节的风,而我们的青春、容颜、健康、乃至生命,不就是那冬日里未曾消融殆尽的雪么?风,一阵一阵地刮过;雪,一块一块的融化。于是成水,于是消逝,于是露出新鲜的亮晃晃的黄土----这可以覆盖一切掩埋一切吞噬一切的黄土啊。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一年,一年,走了的走了,来了的来了;走着的在走,走过的不可回头。也许陪伴我们一路走下去的,只有这感情的流水,如环佩轻吟,如轻风盈耳的温情水音。


   7、我到了一个绝妙的所在----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不曾被凡尘沾染的绝妙的去处。


  夫,我,带上我们活泼可爱的小女儿,一家三口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驱车从城里出发,去寻访久负盛名的蛤蚌河风景区。车内的我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使我觉得车儿不是行驶在洒满阳光的公路上,倒像是行驶在一条用温馨和幸福铺就的康庄大道上。


  行了不久,转入县道,我们没料到这条路正在修整之中,一路凹凸不平,正在施工的人员和大堆的沙砾随处可见。这可委屈了我们那辆秀气的小车,因为底盘太矮,一不小心就刮得车底嚓嚓作响,真让人心疼。夫就安慰大呼小叫的我们说:“别怕,明年咱们换一辆个儿高的!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走走停停(时时要停下来错车),我一面欣赏沿途望不尽的重重秀色,一面在心里构想“一条大河波浪宽”的绝美风光。蛤蚌河,是怎样一条让人留连忘返的河呢?是风平浪静,抑或波澜壮阔?    


   路途并不远,却因路况不好而花了很长时间。山势越来越险峻,道路越来狭窄,直入大山深处。终于来到了风景区的入口,我一看,哪有什么河啊?原来只是峡谷中的一条小溪流!


    但是,接下来的行程并没有让我失望。我们沿着岸边狭窄的林荫小道随着溪水顺流而下,陪伴我们的,是小溪的一路欢歌。流水潺潺,古木森森,炎炎烈日在小路上投下斑驳的日影,却没有丝毫暑气。看不见人群熙攘,听不清马达声喧,闻不到烟尘异味,有的,只是无限的安谧与静美。我震慑于这一片幽谧,这还是人间吗?这还是平时我生活的那个充满了名利纷争,让我不堪重荷的凡尘俗世吗?


   看,倾泻而下的溪水形成一道小小的瀑布,虽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不也同样令人赏心悦目?


    深山中长满了蓊郁的不知名的树,或许正是由于它的不知名,才得以在这山中无人问津而能自由自在的生长吧?千山万壑间那茂密的、高高矮矮的林木,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生之蓬勃,它们不论身世地位,不论尊卑贵贱,每一株植物都努力地向上生长,以昭示自己在天地间的存在。


    小溪淙淙流去,不见其始,不见其终。爱情的朝朝暮暮,世事的消消长长,恰似这天图地象,不倦的说着无定,也说着永恒。


    跋山,涉水,一家人同舟共济。小女儿在小道上欢呼雀跃,到了路从水上过的时候,就只有乖乖地伏在她爸爸坚实的臂膀上了。                


   光脚在溪中扁水,无比惬意。你看我那傻傻的女儿玩得多欢哪!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湖光山色,人间仙境。我是多想在这世外桃源隐居,再也不过问世事啊!我要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日日捧书研读,以清水濯我足,以鸟语悦我心。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所描述的那样:


     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可是,这仅仅是我心中一个永不可能实现的梦而已。当暮色苍茫,我还是随夫驱车离开,回到我所厌倦却又无比眷恋的城市,再度卷入了车水马龙与十丈红尘。那潺潺流水,森森古木,成为我心中一片遥远而缱绻的向往。


   8、古典爱情多是小桥流水式的,绿水淙淙,荷叶田田,泛舟湖上,十五女子展眉浅笑,弱冠男子俊颜明眸,两情相悦,素手轻牵。

  男子,多木讷稳重,不苟言笑,常被心仪女子身边的婢女戏弄,像红娘戏弄张生,春香戏弄柳梦梅,都有趣得很。女子也大多水润珠敛,浅浅的,淡淡的,仿佛是泅在水中的一滴墨,清远深美,无限撩长。

  蓝桥。 单单看这个两个字,都有着十足古典爱情的滋味。淡蓝色的忧伤,深蓝色的忧郁,小石板桥上的分离和翘首……

  我真是爱极了这两个字,爱极了这古典的爱情。桃花扇,柳叶片片,这眉眼淡淡的笑是穿肠的毒药,不知情深何处,一往而情深。

 史书上讲,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蓝桥坐落在陕西蓝田县东南50里处蓝溪之上,它如同灞桥一样,是陕西乃至全国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只是两千年,沧海桑田,那承载着太多爱情和忧愁的蓝桥已随东流水逝去。

 逝者如斯夫。

 但,我相信,蓝桥依然在那里,在那泛着微黄的古书孤灯里,在那声声慢的哀怨唱答里,在痴情人婆娑泪眼里,在不忍忘怀的心间。

 《庄子·盗跖》里有一个哀怨凄美的爱情故事,说一个叫尾生的痴情男子和心爱的姑娘约在桥下相会,可心爱的姑娘迟迟未到,不幸的是,大水涨上来了,尾生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开,最后抱住桥柱溺亡。

  他们的约会地点叫蓝桥。

  诗仙李白的《长干行》有这么一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写柔弱的女子也同尾生一样,有抱柱信的坚韧,相信爱情的圆满。却没料到分别来得那么快,诗中流露着女子淡淡的忧伤,夫已远行,蓝桥载不动思念,“八月蝴蝶黄漫天,庭院苔深不能扫”,因为那苔上有夫君临行的足迹呀!

  起初觉着这《魂断蓝桥》里的爱情,不似古典爱情那般温良内敛,恬淡绵长,这部影片里的感情太奔放张扬。或许因为我太钟爱“蓝桥”这两个字了。开始看电影时,我常常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古典的中国与现代的西方拼接得如此奇怪,一种让我不能忍受的蒙太奇,生生地毁了我的蓝桥。

 很多人很赞这个电影,也很赞译者的才华,惊艳于这古色古香的片名。我也很喜欢这个电影,更是爱极了蓝桥,却偏偏不喜欢将电影内容和片名就这样生硬地绑在一起。

  最开始,我是极度的排斥。

  如此不搭调。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朋友发短信来,问我在干吗?我回复:在看《滑铁卢桥》。我不忍说出“蓝桥”这两个字。不是爱情不壮美,不醉人,只因不似我梦中的古典浪漫。蓝桥,就像是古典浪漫爱情的代名词。那些因蓝桥而生的许多的传说,从不曾被时光遗忘,依然那么美好。

  相传蓝桥有仙窟,是唐裴航遇到仙女云英的地方,苏轼有词云: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杭州葛岭山上,有一座道院,是晋代葛洪所制,院前有一石亭俯瞰西湖,石亭的楹联上也赫然刻有“蓝桥咫尺”的字样。

  蓝桥咫尺,简直就是在说罗伊和玛拉天人相隔的爱情。

  罗伊一脸炽热的看着玛拉,热烈地说:“玛拉我们去结婚,现在就去!犹豫?犹豫?没时间等你犹豫了!玛拉,玛拉!我们去结婚!去结婚!玛拉!”

  我看着罗伊被激情之火点燃的眸子,心也跟着滚烫起来。我想倘若罗伊知道玛拉的过往,也一定会原谅她的。可玛拉原谅不了自己,她心底的那道坎,自己都无法迈不过去。迈不过去,也就活不下去了。

  她本就是个孤儿,一无牵挂,罗伊是她生的希望,就像《冷山》里裘·德洛书中的那张照片是他活着走出战场的希望一样,可玛拉却不能再往前走了,她不像裘·德洛那么幸运,裘·德洛还有梦,他爱的姑娘还在冷山等他回家。

  可玛拉,可怜的玛拉只有一面摔碎的镜子,地上片片的镜渣,从不同的角度都折射她不堪的过去,不完美就是不完美了,再怎么粘和也没有用了。完美主义的玛拉不愿意看到那面镜子,也不愿意罗伊看到。

  她情愿分离,情愿死也不愿意告诉他。她那么盼望着,在爱人的心中她一如同初见,还是漂亮而优雅的白天鹅。那时,没有战争,没有分别,没有勾栏瓦肆的放荡无忌。或者,也没有相见,她还是那个美丽的、寂寞的、处处被人管教芭蕾舞演员。

  人是不能被点燃的。

  倘若有幸被点燃,那拼了命也要照亮漫天的荒凉孤单,凤凰涅盘,活个精彩,否则烟花散尽,只剩下寥落丑陋的灰烬,那时候,就连卑微的过去都回不去了,想要和以前一样平凡,一样波澜不惊,都不可能了。

   那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不能前进,却也不能后退,生生地被卡在中间,那轻飘飘被悬在空中的感觉,是最难忍受的。柔弱的玛拉被罗伊点燃了。她不犹豫了,她坚定地爱了,可是到头来,世道却变了摸样。

  梦里千千万万遍出现的景象竟成了真!

  罗伊还活着!

    可,玛拉却也活不成了。

  在喧闹的餐馆里,当罗伊关切地拉着玛拉的手说,“是的,生活很艰难,我知道,生活很艰难,可是亲爱的玛拉,我回来,一切都好了。我回来了,玛拉。”我不知道,此时的玛拉心里在想什么,可看到罗伊转身离开,玛拉急切地拿着手帕擦拭唇角的浓妆时,我的心也碎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呀!

  电影演到了尾声,我也觉着这个译名分外合适。

  这古典纯净的感情呀,可绝望唯美的爱情呀,它也像极了梦中的蓝桥。

  只是玛拉,我那么心疼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白璧无瑕太难太难,原谅历史中的自己也太难太难,所以人常能放纵,却难忘怀,很少有真正的快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呀,往事的一缕青烟呀,轻轻地压弯了心灵的傲岸。

   于是,魂断,蓝桥。

  就像是在深夜的凉亭里,素手弹筝,寂寞太凉,思念太深,抬头望天,星子又太远,只听那鸣虫嗡嗡,不胜其烦,“啪”得一声,琴弦断了,扎伤了指尖,血溅了一地的秋叶。

   这古典的爱情,断了。(文/郭慕清)

   

    9、关于蓝桥的信息线索网络上有二:一是唐代裴铏所作小说《传奇。裴航》的男女主人公。传说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梦得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也有传说是:航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因谓欲娶此女,妪告:“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之。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捣药百日乃可。”后裴航买舟还都,途中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双双入玉峰,成仙而去。宋元话本《蓝桥记》、元庚天锡《裴航遇云英》杂剧、明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蓝桥玉杵记》传奇均以此为题材。宋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词:“蓝桥路近,玉杵携将。” 信息线索二是:“蓝桥”一词来源是《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20年,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姑娘没来,尾生为了不失约,水涨桥面抱柱而死于桥下。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蓝桥的信息来自糯米糊糊CSDN博客)。

     蓝桥和它的故事,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苏轼有首词牌《南乡子。蓝桥》说的就是这个传说。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10、谁也逃不过多情,自然也逃不过白发,李白纵然那么浪漫洒脱,也难免“高堂明镜悲白发”,流露着是“朝如青丝暮成雪”真切情怀。杜甫愤慨于“朱门酒肉臭”时也难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苏轼于赤壁之上,高呼“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顿时也暗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因为多情,所以会有思念,会有妻子王弗离开十年之后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伤极落泪;因为多情,所以也有年迈时得知朝云去世,虽伤心欲绝却要故作超脱的那一曲老泪纵横的“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当我想起你的那一刻,你也恰好在想着我,而且你对我的思念要大于我对你的思念。


   对于东坡的词,一直以来有争议,有人说,他的词是豪放的;也有人说,其实,东坡的骨子里也属于婉约的。 我更愿意相信,东坡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是豪放的;而是多情的感情观,永远是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 “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有机会看到灯火阑珊处等候的那个人。于是,只能在回忆里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王弗的墓旁, 苏轼“手植青松三万栽”,这又需要多少的耐力和心血啊?“料的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三万棵,不是一棵,感天动地的多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什么是多情,什么是至死不渝,苏轼用一生的言行向世人做了热泪盈眶的诠释!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水,伴人行”,挟飞仙以遨游,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眼前所见的,只是滚滚逝去的流水罢了。或许流水是有情的,而东坡却是多情的…… “凭仗飞魂找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有人说,时间能淡忘一切。也有人说不会使记忆风化。不知道一句话能在风中停留多久,不知道一个承诺能维持多久,亦不知,多年后能否记得多情……


   11、雨暗初凝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题记


   “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有机会看见灯火阑珊处等候的那个人。于是,只能在回忆里众里寻她千白度。相爱亦做梦,死去的或者离开的,梦醒不醒都万事皆休。活着的,留在梦境里走不出来的那个人才是最痛苦的,回忆着曾经的美好。”


   《庄子.盗趾》记载了了一段凄美的爱情:“尾生与女子期(约定)于梁(桥柱)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尾生出生在春秋时代,少年的他与当地的一位女子相识相知,一天他们约定在蓝峪水上的一座木桥下相见。直到晚上,尾生还在桥下苦苦相等,女子还是没有来,当时大水不期而至,尾生对女子十分执着,为了实现对自己的爱情诺言,不愿离去,最终宁可被水无情的大水淹没。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生死契阔,与君悦。世间上最难以让人忘怀就是那一份纯真的感情,心灵最深处的萌动。


   那记忆的时光叫做平淡的幸福。假如你是那只停泊的船,我只愿是可以避风的港湾;假如你是那无形的海浪,我只愿是可以容纳心的海滩.


   望着你离开的背影,心里独自忧伤。今日一别,恐怕将永远送别现在的你,再难找回。或许这就是古今人们在无能为力时所感叹的命运 可是在今后夜深人静时,独自望着天上繁星点点,回想以前的岁月,细细的数着眼角的泪水,才发现那离我们远去的人,那为之执着的人,是那么值得在乎。可能这就是如此复杂的一种爱吧!


   遥想而知,那距离带我的寥落,将怎么消除?而和你离别之后,我心的归宿又在哪里?


   12、《魂断蓝桥》作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爱情影片之一,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二十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内容虽有些传奇化,但文艺气息浓厚,丰富的电影艺术手段把内容表现得高雅脱俗且哀婉动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该片于1940年在美国首映。同年11月登陆中国,反响异常热烈,远远胜过它在本土所得到的追捧,很快掀起了一股《魂断蓝桥》的热潮。当时国内的电影院在报纸上给这部电影大做广告,打出了这样的广告标语:“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残终天长恨!”仅仅数月之后,在上海舞台上先是出现了越剧版的“魂断蓝桥”,不久沪剧版的“魂断蓝桥”也登堂人室,直至中国版的电影《魂断蓝桥》也随后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成为影迷心目中至尊无上的爱情经典,久映不衰。而片中根据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的主题音乐也被堪称为典范流传至今。

   《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过来就是“滑铁卢桥”。当时国内的发行商对这部电影十分重视,在翻译片名时经过再三考量。最初是《滑铁卢桥》,这样译显然太过平庸,甚至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与拿破仑有关的影片。不久又改译为《断桥残梦》。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内征名,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一锤定音,成为最终的中文片名。

   “蓝桥”在中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一个词。《庄子·盗跖》中有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这个痴情汉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据说,他们约定的地点叫蓝桥。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陕西蓝田县东南50里处蓝溪之上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桥梁--蓝桥,它同灞桥一样,是陕西乃至全国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千年沧桑,蓝桥虽然荡然无存,但围绕蓝桥产生的优美传说和轶事,却千古长存。相传蓝桥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苏轼有词曰: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现在蓝田县新建的蓝桥旁,在一块河石上,有一个古桥柱孔痕迹清晰可辨。漫步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寻觅古蓝桥的遗迹,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把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嫁接到外国影片上,这样的译名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时好多影片名的翻译都采取了此种方法,如《出水芙蓉》《乱世佳人》等。


    该片中的主题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它原是苏格兰的一首古老民歌,词作者罗伯特·彭斯(1759~1796)是18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这首歌的译名很多,由于它常在离别时诵唱,所以有称之为《骊歌》的,有的根据原题译为《忆往日》、《过去的好时光》,有的根据词意取名为《友谊之歌》或《友谊地久天长》,也有根据《魂断蓝桥》中乐队领班说的“一路平安”这句话,和玛拉送别克劳宁时说的“一路平安”而取名为《一路平安》。更由于它被美国著名影片《魂断蓝桥》用作主题曲,也有人以这部影片的名称作它的歌名。

     《魂断蓝桥》描写了英国军官克劳宁与芭蕾舞女演员玛拉的爱情悲剧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很有诗意: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军官即将告别心爱的人奔赴前线了。晚上,两人到一家酒店互诉衷肠,千言万语也诉不尽情意。但夜深了,酒店乐队不得不奏起最后的一支乐曲《友谊地久天长》。缓缓的、深情的旋律,更催动着恋人的离愁别绪。乐手们每奏完自己演奏的乐句,就吹熄谱架上的蜡烛,轻轻离座。最后只留下小提琴孤独的声音,接着谱架上最后的一支烛光也消逝了,两人不得不在优美凄冷的余音中恋恋不舍地告别。它的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念/旧日朋友怎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让我们举杯痛饮/友谊地久天长/友情常在我心/亲密的朋友/举杯痛饮/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

   在一些舞厅,也有以播放这首歌作为终场曲的。众多舞客一听到这首歌曲时,就纷纷起身拥伴相舞,它被改编成3/4拍子的钢琴曲谱,加入了萨克斯管,使得音色饱满厚重,众人用风度优雅的慢三步翩翩起舞,在舞厅灯光渐次转暗中依依不舍地离去,期待下次的重逢。

   

    13、重看美国经典老电影《Waterloo Bridge》,禁不住泪奔泪流,这样的一个成熟男人,这样的一个美丽女人,这样的一个浪漫故事,有谁能够抗拒?

    片子的内容不必多说,有意思的是片名中的“Bridge”,中文翻译为“蓝桥”,“Waterloo Bridge”也有译为“滑铁卢桥”的。从抒情的色彩上看,“滑铁卢桥”过于写实,远不如“魂断蓝桥”极富浪漫的诗意,让人想象。

   其实,《Waterloo Bridge》的中文译名借用了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庄子》中有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涨上来了。这个痴情汉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姑娘赶到时,大水已退,她于是殉情,投水而死。据说,他们约定的地点就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被称为“蓝桥”。后来,人们常用“魂断蓝桥”来形容夫妻互为殉情。用《魂断蓝桥》作为《Waterloo Bridge》的中文译名委实妥帖。

   由此看来,“桥”这一自然景观,或者说带有人类活动痕迹的“第二自然”,不仅在东方承载了爱情的意义,在西方也是如此,这真是妙不可言。

    桥深具鲜明的南方特色。南方的桥大多轻盈灵巧、形态优美,行走其间,常无端生出些许缠绵之意。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依水筑屋,傍河而居,家和家之间通过小桥连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桥桥如画,尽显南方的富庶与繁华。而北方平原辽阔,高山雄伟,桥梁一般浑厚壮观、气魄宏大,然其审美价值却远逊于实用价值,阳刚有余,阴柔不足。卢沟晓月之美,须以勾人思感的如霜月色作为陪衬,才能深深体会其中的奇美与苍凉。然而不管怎样,沟通却是所有桥梁的最主要作用,这种沟通不仅限于人们的往来行走,更为人们的感情乃至爱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中国人赋予这种被沟通的爱情以极高的地位。在宋词中,它甚至成为一种词牌名。秦观创作的一首《鹊桥仙》,更成为千百年来有情儿女交口称赞的作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把人间的爱情搬到了天上!无数不能长相厮守的有情人因此获得了无限的慰藉。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桥畔固然是个理想的相会之地,但相会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分别。人生最苦是别离,“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而分别往往比相聚更为容易,“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西湖断桥,许仙和白娘子缘断于此。但,断桥不断,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与执著永远不会因世事而改变,爱到深处也自然无法斩断情思。

    爱情是桥上的一道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桥是美的,风景无疑也是美的。风景有多美,你就有多美;你有多美,爱情就有多美。


   14、蓝田蓝桥也是一个极有名的古遗址。《庄子》中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姑娘来迟,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尾声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后来姑娘来后见尾声已亡,就投兰溪而殉情。他们约定的地点叫蓝桥,这才有了魂断蓝桥一说。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守信的标志。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一条蓝关古道,悠悠岁月陈情。韩愈忠君报国,赤子之心可鉴日月。只因心中挚爱这片热土,岂怕那八千里路雨和雪。尾声信守诺言抱柱而亡,只因心中有爱,这爱穿越了千年历史的尘埃,历久弥新。有爱不觉路漫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