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文帝出亡永康考记

 星光万道 2016-10-06

(2014-07-24 23:14:00)

原文地址:建文帝出亡永康考记作者: 霹雳贝贝

建文帝出亡永康考记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终于进入南京,就在朱棣进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其出逃的传闻颇多,数百年来,建文帝下落成为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                                                                             

   笔者经考证家谱及历史资料终于得到结论:建文帝带领马皇后及太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隐居在永康西城柄坑,至今有后裔二千多人。六百多年的历史悬案终将大白于天下。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精神试论证如下:

一、从南京迁永康的证据

1、  据《永康县志》(1991年版)第80页,氏族源流记载:陈氏(7)始祖由南京西门外迁徙永康桥下朱,继则分派麻车头、柄坑、竹坑口、阔塘后等地。

2、《永康姓氏志》第29页

桥下陈氏

世居金陵,时值靖难之变,始祖由南京西门外迁徙永康桥下,不数年迁六公山麓柄川(柄坑),尔后分迁龙潭里莘龙山脚下(竹坑口)、阔塘(阔塘后)等地。其排行韵语为:容祖起恭尚,仁谦礼义荣,华富贵纯良,鸾凤和鸣昌,南海珊瑚树,东陵琥珀乡,松枝涵春景,桂萼发秋芳。

祖居地:

桥下 从南京西门外迁此。不数年转迁柄川。

柄坑 属花街镇。根据《永康陈氏总祠主谱》,始祖为容行2陈龙彪(1377年出生),从桥下迁此

析居地:竹坑口、阔塘后

3、据《柄川陈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世孙永穗作“谱牒源流”:“我容祖二公生洪武受禅之年[注1]始洪武卜金陵之地为南京洪武没建文主器闻燕王拨兵争衡我祖恐遭其阽危遂挈兄弟自金阊门外渡杭而来止于婺之永始居东乡桥下朱不数年复迁于西乡六公山下是为柄川”

4、 据《柄川陈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记载,大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徵仕大夫族孙国山撰“谱牒总序”:“由南京西门外迁徒永康桥下朱继则分派一在麻车头一在浦江白沙陈惟吾容二太祖知时识务洞谙地理所以云游于六公山下柄坑里居焉”。

二、人员组成姓名年纪的考证

1、容二公陈龙彪,字云从。谱上记载:生于洪武丁巳年(1377年)正月初二日辰时。史料上朱允炆的生日是:洪武丁巳年(1377年)十一月初五。(《太祖实录》卷116 ) 两人年龄吻合。

  2、龙彪公安人胡氏。谱上记载:生于洪武丁巳(1377)年二月十五日卯时。

史料上的马皇后:“马氏,(约1378年----1402年)父亲马全官居光禄寺少卿,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亲册为皇太孙妃,惠帝即位,于建文元年二月册立为皇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南京城陷,惠帝宫中举火,马皇后自焚”。

一具男女不辨的焦尸既不能辨认是建文帝也就不能肯定是马皇后,既然建文帝能带长子出逃没有理由弃下皇后及幼子不顾,且史料上也没有下葬马皇后的记载。我认为马皇后并没有自焚,而是带着儿子与丈夫一起来到了永康。改姓为胡氏(胡姓为永康第一大姓),年龄上也是吻合的。

3、  长子陈祥庆。谱上记载:生于建文己卯年(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十日子时。 史料上的朱文奎:朱文奎(出生于公元1396年—?),为明惠帝之长子。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之后,明惠帝及其长子朱文奎均不知所踪。《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陈祥庆1402年时4岁是父母从南京带到永康,两人年龄相仿。

4、次子陈祥瑞。谱上记载:生于建文壬午年二月十三日子时。(建文四年,1402年)。史料上的朱文圭:朱文圭(1401年---1457年),为明惠帝次子,史称“建庶人”,在1402年明成祖攻克南京时,朱文圭只有两岁,之后便被明成祖长期幽禁于广安宫。陈祥瑞1402年二月出生,南京被攻克是六月。也就是说他是被父母抱着逃到永康的。可以推断,此陈祥瑞便是朱文圭。真正的朱文圭没有被囚,试想兵荒马乱的一个一、二岁的孩子谁能弄得清他就是朱文圭呢?

    建文帝要躲避追捕,必须隐姓埋名,修改出生年月,以应对户口造册,因此年龄上略有相差是很正常的。将自己生日改为正月初二辰时,辰时代表龙,农历正月为最大,初二为老二,不就是暗示第二位皇帝?将夫人生日改为二月,是否代表皇后?再看名字:陈龙彪,字:云从。改姓最佳选择就是朱元璋生母——陈氏!也就是建文帝的太祖母。随母氏改姓隐居又不改变传统,陈氏在永康是第二大姓,柄坑处在三十里坑,有“三十里坑沉(陈)到底”之说,大家都姓陈。而名“龙彪”字“云从”均出自《周易。乾》九五爻:“ 云从龙,风从虎”。乾为天,取龙为象,《周易。乾》中的龙为王权王者的象征。九五爻象征皇位。故历代帝王被称为“九五之尊”, 从生日到名字的修改无不暗示着自己曾是至尊皇帝。

三、取名规律上分析

明朝的皇室有很严格的起名字的规则, 朱元璋有26个儿子,考虑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26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几世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比如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后来明朝的皇帝都是他这一支)的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这里面又规定,每五个字的命名,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于是我们看到了明仁宗叫朱高炽,是高字辈的火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辈的土旁,英宗祁镇,代宗祁钰是祁字辈的金旁,宪宗见深,是见字辈水旁,孝宗佑樘,是佑字辈木旁.这个时候五行转了一圈了,又从火重新开始,于是武宗厚照,世宗厚熜是厚字辈的火旁,一直传到由字辈的木旁,朱由校和朱由检为止,明朝灭亡。后来在明朝灭亡后,也许为逃避清政府的追杀,很多皇族的人放弃了这些起名字的传统。这样可以看出皇室取名有三个要素:A:双名,B:第二个字按指定的20个字排,C:第三字以五行做偏旁。长房东宫懿文太子朱标本来他的名下的辈分应该是帝系,但是他的儿子被他的叔叔夺了位,所以只传到他的孙子。他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因此朱允炆为火行,朱文奎为土行,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三、四、五代就是金行、水行、木行。.那么隐姓埋名的朱允炆是否能继续用此规则为子孙取名呢?显然原定的20字是决不能用的,那其它二条能否遵循祖训呢?让我们看看他后代的名字吧。

陈龙彪共四个儿子:祥庆、祥瑞、祥发、祥吉。

        八个孙子:永锺、永镛、永钊、永铎、永釴、永钏、永镗、永钰。

        二十个曾孙:成檀、成楠、成林、成杞、成榆、成松、成椿、成梅、成槐、

                  成柏、成权、成梧、成桐、成桂、成樟、成柱、成栋、成梁

                  成楼、成梯。

  三十六个玄孙:兆海、兆洵、兆湖、兆渚、兆沂、兆满、兆演、兆洲、兆瀛

                  兆淋、兆清、兆漳、兆沛、兆沭、兆浴、兆泗、兆汀

                  兆汪、兆澍、兆江、兆淮、兆河、兆汉、兆浙、兆津

                  兆泮、兆汾、兆济、兆滋、兆漋、兆池。。。。。。

我们从上述名字可以看出二点:a:全部双名,b,第三世是全部金行,第四世是全部木行,第五世全部是水行。  与朱家取名规则如出一辙。同时也证明了第一世、第二世分别是火、土。与朱允炆火行、朱文奎土行相符。c,木行刻意回避“标”“棣”二字。一个是父亲“标”须避讳;一个是仇人“棣”,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子孙的名字上。

四、地理分析

永康地处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永康江可通航。水路有永康江经金华婺江、兰溪兰江直通省城杭州。建文帝对浙江情有独钟,浦江的宋濂是父亲朱标太子的老师,是开国文臣之首,青田的刘伯温是朱元璋打天下时的军师一直被朱元璋尊重,帝师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但师从宋濂在浦江学习生活了三年,还有近臣郑洽也是浦江人。建文帝上台后减轻江浙地区田赋大量录用浙江人为官,并封比自己小一岁的亲弟弟朱允熥为吴王,建藩杭州。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大多藩王叔叔的不满,避开叔叔们的势力范围往浙江跑是明智的。坐船是最合理的,既避开了陆上的关卡,目标又不明显,到永康已是航线终点,在永康的山区定居下来也是情理之中,跟他出来的随从大臣也就在永康附近隐居。建文帝在永康生活了将近40年,少不了多方走动,这就是永康附近的兰溪、浦江都有建文帝传说之原因了。

桥下:在永康东城,距永城20公里。是永康至东阳、义乌的必经之地,属交通要冲。当地朱姓较多,又叫桥下朱。并不适宜隐居,但为什么要在那里呆“不数年”呢?我认为一是观察形势,准备反攻;此地交通方便,消息灵通。二是为长期隐居做准备。毕竟拖家带口的到深山里没有充份的准备是难以生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由于齐泰、黄子澄等大批亲信大臣的被捕杀害,最终确信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于是遣散众人到各地分头隐居。

柄坑:在永康西城,距永城12公里。山川秀丽,群山环抱,延绵不绝。是理想的避难隐居之地。至今陈氏后裔已有二十三代,总人口逾二千,主要集中在柄川、阔塘后两村,民风淳厚,遵循祖训,讲究仁谦礼义,纯朴善良。每年清明都组织隆重的集体祭祖活动。

五、排行诗暗藏玄机

每个家族都会有自己的排行韵语,以分辈份,世代相传,没有遗失之忧。我祖非常高明的将自己的生平暗示创作成诗以辈分派字形式让子孙后代去背诵,去理解,去领悟。“容祖起恭尚  仁谦礼义荣  华富贵纯良  鸾凤和鸣昌  南海珊瑚树  东陵琥珀乡  松枝涵春景  桂萼发秋芳”。“容祖”二字暗指朱家祖籍江苏句容,以示不忘本也(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祖籍在江苏句容。见《明史》本记卷一,《明太祖实录》卷一)。从此诗中可感受到我祖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有着幸福的生活和美满婚姻;“南海珊瑚树,东陵琥珀乡”的皇家气派与胸怀,更是直截了当的将父亲朱标之陵墓——“东陵”写入诗中,以示怀念,昭示后人。一个世居金陵的人决不会无缘无故将皇陵名称写入子孙的排行字辈中。

六、经济基础上分析

一家四口(应该还有侍从)来到柄川六公山的半山腰搭棚落脚,旁有终年长流的山泉。以后才慢慢的向邻村买下了大量的山田土地,搬到山脚。并将所购山命名为六公山、青山、飞凤山等(均有较深含意)。建造了豪华气派、宫殿般的楼房建筑。见《柄坑阔塘谱志》二百六十六页“柄川基图”。(可惜该建筑烧毁于晚清太平天国“长毛”之手,据传是“长毛”逼迫村民交出古画及财宝,村民拒绝而青壮年大量被杀,建筑物被烧。以至一蹶不振,形成至今人口还比外迁的阔塘少几倍的强枝弱干状态。见《柄川阔塘谱志》第一百九十一页,光绪九年(1883年)太学生马锡麟作“柄川陈氏重修宗谱序”:“自寇乱后人丁式微而帑藏不足”。第一百九十二页,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第十六世孙新昌作“本族续修谱牒叙”:“自洪杨乱后致源流莫辨,本末混淆强枝弱干”。

景泰五年(1454年)第三世孙永釴迁至龙潭里莘龙山脚竹坑口购买了大片山场(当今阔塘后村的千亩杉木基地就在此)至嘉靖元年(1522年)永釴孙子兆江再到附近的阔塘后买下了大片山田土地举家迁此落户。形成现在的阔塘后村。共和国初期全村有山五千亩,耕地五百十八亩,一直是当地的富裕大户。

明嘉靖二十四年间(1545年)永康大旱灾,饿殍相枕藉。永釴的儿子成桐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至邑中发粟助赈救灾。(见《永康县志》P54页,《柄川阔塘谱志》P58页)。

从上可看出上辈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从逃难客没几年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户,不仅人丁兴旺,还都健康长寿。如上面提到的第四世孙成桐就达80高寿(1475年——1554年),他的儿子兆江78岁(1499年——1576年)。说明生活条件优越。在深山靠种田地绝难暴富,是否是逃难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可以排除商人,因为商人不须避“靖难”逃此深山。而明初官员在朱元璋的严刑峻法下都是相当清贫廉洁,绝难有25岁当大官发大财的,而且当大官也发不了大财。因此不得不怀疑是建文帝试图复国带出人员、经费。但因齐泰、黄子澄等一批重要官员没能逃脱追捕及形势的不利,不得不放弃起兵反抗,选择隐居。

七、上溯无双亲,兄第不入谱,后代不敢言。

我们的家谱以陈龙彪为始祖,上无父母旁无兄弟,如此高文化,讲究仁谦礼义之人不可能忘本。更不可能忘了患难与共的兄弟,本身是二公起码上有兄长,出逃时是“挈兄弟”而来,“挈”,意为带领。那兄弟为何不入谱?是后代忘了姓名?第一次修谱时一至九世生卒年月名讳清清楚楚,不可能忘记。那就是有难言之隐不能说。而“兄弟”是异姓兄弟,是护卫随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世孙永穗作“谱牒源流”载“高曾祖妣姓氏生卒年月各自录其滴派粘诸壁,予少时见而悲焉”。“予今者年七十矣”“以容二公为鼻祖,不称远宗示,不敢祖之义,亦亲尽而杀也”。少时见到高曾祖姓氏为何要悲戚?为何不敢明示?联系上祖逃避朱棣的追杀,应该是他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而悲愤,但又不敢明确写出来,以免招来满门抄斩。

八、用词讲究上分析

“靖难”是朱棣单方面的提法,是指朝庭有难、皇帝有难,是帮助皇帝“清君侧”。对建文帝来说是燕王朱棣以下犯上,叛逆“篡位”。但历史是由胜利者编写的,于是历史一直称之为“靖难之役”并为天下人所接受。但朱允炆及其知情的后代不会接受,于是我们的祖谱上出现了“燕王拨兵争衡”来代替“靖难之役”。

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论: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北平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从金川门进入京师南京。建文帝宫中放火,携带家人马皇后、太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及随从若干人从南京西门(水西门)上船沿秦淮河出逃,先到苏州。后从苏州金阊门(阊门)外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历史上的大运河自西北来,经枫桥直达阊门,然后,沿外城河绕过盘门东行,至觅渡桥,朝南流向杭州)。转富春江经兰溪、金华到永康。初到城东桥下,数年后,观局势稳定回天无力,故遣散众人分头隐居,建文帝带着家人来到永康城西之柄坑落脚,化名陈龙彪,马皇后化名胡氏,朱文奎化名陈祥庆,朱文圭化名陈祥瑞。永乐三年(1405年)生三子祥发,后再生四子祥吉。建文帝卒于正统戊午年(1438年)十二月廿三日寅时,享年62岁。马皇后卒于正统甲子(1444)年九月廿四日卯时,享年68岁。朱文奎卒于天顺壬午(1462年),享年64岁。朱文圭卒于成化己丑年(1469)八月廿四日卯时。享年68岁。

注1:

据《史记·封禅书》载,自宋真宗封禅之后,由祭天告地的大型封禅仪典,演变成频繁而广泛地朝拜泰山神和泰山老母的祭祀活动。洪武祭祀碑立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系朱元璋遣李文忠、吴永舆、邓子方代祭泰山神时所立。立于岱庙天贶殿院内“自今以后,岁以仲秋诣祠致祭,惟神鉴之。尚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