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头沟军庄与杨坨的由来~~即便是当地人也不见得知道!

 古稀老人赵 2016-10-06


永定河边有一个村叫军庄,军庄东角方向有个杨坨也叫挂甲坨。挂甲坨北边有坐山,在山上有一个八角塔并在三家店水库北面有两山包,你甭看这两个山包还都有它们的名字呢!南边叫“大狼山”、北面的叫“二狼山”。在这一带流传着一个宋朝大将六郎杨延昭智退疗兵的故事。



话说宋太祖于公元979年以兵伐燕,(今天的北京周边)当时燕为辽国所占制,宋、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关于宋军的进军路线和战备,《宋史》上说“令大军会于易州,循孤山之北涞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并大房,抵桑干河,出安祖寨……”


这就是说攻打幽州要兵分两路,一路攻城另一路要去各山口处阻击前来援救的辽兵。因为当时怀来、延庆一带的奚人是辽国的附庸国,他们还有可能进居庸关来援救幽州。



北宋年间,辽兵又进犯中原,杨六郎带领一支人马就驻扎在永定河东岸的军庄村,辽军驻扎在距军庄十来里的寨口。这时的辽军兵多将广比宋军人多出十几倍,气势十分凶猛。


宋军的援军要等到几日后方可到达,杨六郎恐怕辽军知道自己人马不多夜间前来劫寨,便想了一条计策。他命盟弟孟良和焦赞二人带五百军兵,骑兵马前挂风灯、马夹碰马尾,悄悄来到东北山上的八角玲珑塔下,马不停蹄绕着塔转圈,用这种方法迷惑辽兵。


到了晚上,辽军远远看见宋营方向灯火连成一片,远处兵马源源不断而来,星探马报与辽军主师韩昌。韩昌一听倒吸了一口冷气,立刻派了一员大将带领一支人马,前来探个虚实。


辽军兵马刚刚行走不足三里路,忽听震天动地一声炮响,杀声四起。宋军主师杨六郎立马横枪挡住去路,黑暗里双方混战在了一起,只杀得辽兵四处逃窜大败而回。辽军主将韩昌见宋营兵强马壮,并有所准备,便不敢轻易进犯,草草收兵回去了。


杨六郎大败于辽军天明,路过了一个村子正值三伏暑热天气,又刚刚大战一场人困马乏、汗水淋漓,,六郎命令人马就地休息。军兵们纷纷解开衣甲挂在树上,从此这个地方就留下杨家将得胜挂甲的佳话,人们管这个地方为杨家挂甲坨、,时间长了,就叫“杨坨”了。路东叫“东杨坨”,西边叫“西杨坨”,军庄因是当年杨六郎屯兵的地方,所以得名“军庄” 。


作者:侯敬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