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研究的条件和目的——读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

 無情360 2016-10-06


最近,有学生向我咨询考研的事。其中有学生说,想以后再考博士,然后到高校教书。

 

我虽然也指导过研究生写论文,获得过优秀的成绩,但自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很大,所以不敢妄言,在此推荐社会学大师、德国人马克斯·韦伯的一篇演讲《以学术为业》。那是他1919年应学生之邀所做的演讲,第二年就去世了,因此,这篇演讲可以看作是他一生学术思想的一次总结。以此为参考,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有没有做学术研究的潜质,有没有做学术研究的条件。

 

第一个问题:一个决定献身于学术并以之作为职业的学生,他的命运会怎样?


韦伯说,他所处的时代,大学变得越来越官僚化。一些占有大量科研经费的名教授成了企业式的老板,而众多的助理、学生则成了严重依赖于老板的打工仔。大教授与小教员、导师与学生,跟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似乎没什么区别。这导致学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古典的学术研究着眼于灵魂的追问和宇宙人生的探索,研究人员也不需要那么多实验设备和现代化的手段;而现代的学术研究则专注于对物质世界的分析,这样的研究必须依赖大量的经费支持才能有效地进行,研究本身沦为别一目的的工具。

 

韦伯认为,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一位青年教师或者学术新秀,要想出人头地,晋升高级职称或当上学术带头人,纯粹受机遇的左右,与个人有没有才干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有志于学术的年轻人,若想同时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和一名教师,只能靠机遇和运气。

 

鉴于此,韦伯说:“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你得有最好的心态,并做最坏的打算。

 

第二个问题:一个决定献身于学术并以之作为职业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按照韦伯的分析,现代大学中,很多人的学术地位的高低与个人才干不一定成正比。那么,那些青年学术才俊们要想继续坚持走学术研究之路,你得问自己:“你真的相信,你能够年复一年看着平庸之辈一个接一个爬到你的前面,而既不怨怼亦无创痛吗?

 

一方面是组织严密、冷漠无情的官僚体制,使很多青年学术才俊上天无门,只能栖身其中,任由剥削。另一方面,人心不古,很难形成向善向学、探索真知的友爱氛围,学术研究者必然是孤独的踯躅前行。

 

所以,韦伯认为,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忍受住这样的心态不平衡,以及冷漠与孤独。


那么,你能做到吗?

 

第三个问题:一个决定献身于学术并以之作为职业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个人条件?


首先,得有全神贯注投入的热情。他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打个比方,带起遮眼罩,认定他的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能否在这篇草稿的这一段里作出正确的推测,那么他还是离学术远点好些。他对学问将永远不会有所谓的‘个人体验’。没有这种圈外人嗤之以鼻的奇特的‘陶醉感’,没有这份热情,没有这种‘你来之前数千年悠悠岁月已逝,未来数千年在静默中等待的’壮志——全看你是否能够成功地做此臆测——你将永远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召唤,那么你应该去做别的事情。”

 

其次,必须通过严格的专业化的训练。韦说:“个人惟有通过严格的专业化,才能在学术研究的世界里,获得那种确实感到达成某种真正完美成果的意识。”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科学已经不是古代那种“沉思型的科学”,而是“力量型的科学”,首先讲究的是目的和效率,研究的方法是分析而不是综合。所以,韦伯认为,与日益专业化、学科化的知识体系相符合,学术研究必然要求专业化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学术高度。

 

再次,要有灵感和想法。韦伯认为,如果没有灵感和创新思维,他就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术劳工而不是以学问为生命的学术人,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术成果。

 

那么灵感从哪里来?韦伯说,取决于命运和天赋。韦伯这么说,是有原因:在知识日益变得专业化和学科化的趋势下,唯有真诚地勇敢地面对它,才能可能走出困境,一方面要积极适应专业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不放弃感悟和整体思维。同时,也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宣称所谓“体验”和“直觉”,从而走向神秘主义。


第四个问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


韦伯说:“我们的大学,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大学,都十分荒唐地热衷于竞相招徕学生。”招生规模扩大之后,评价教学优劣的标准也随之改变了:教学优劣,取决于听其讲课的学生人数:听课者众,意味着教师优秀,听课者寡,则意味着教师糟糕。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靠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学生呢?韦伯认为:“目前的事实是,某些纯粹表面的因素,如讲师的性情,甚至嗓音的感召力,决定着学生是否涌向某位教师,其程度要比人们所能想象的更大。”教学的目的变成了不是引导学生走向科学理性,而是充满着浅薄欲望。这样的学生,喜欢教师的外在装饰与表演能力,喜欢教师讲授流行文化,而不喜欢教师用深刻和严肃的思想去启发、引导他的心灵从蒙昧状态中走出来,最终学会独立思考。

 

韦伯进而认为,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能在三方面:

首先,能够教给学生一些技术知识。

其次,能够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必须的手段和训练。

最后,能够让学生头脑清明。

 

韦伯这篇演讲长达2万多字,不仅仅包含以上所讲的内容,而且回答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重大问题,虽然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比如学术与政治、教学与终极关怀等等之间的关系。但是,他讲的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完全过时。足以给我们启迪。


当然,我们得联系韦伯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由此达到一种深刻的同情。

 

最后,我想与各位一起来重温韦伯在演讲中引述的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开头那段描述,有一种近似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悲壮和情怀,它仍然启迪我们明白学术研究的意义,乃至人生的价值所在:


那些被铁链锁着的岩洞里的人,他们面向身前的岩壁,身后是他们无法看到的光源。他们只注视着光线透在岩石上的影子,并试图发现这些影子之间的关系,直到有个人挣脱了脚镣,回身看到了太阳。他在目眩中四处摸索,结结巴巴地讲出了他的所见。别人都说他疯了。但是他逐渐适应了注视光明,此后他的任务便是爬回岩洞的囚徒那儿,率领他们回到光明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