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去图书馆看书要先洗手的”拾荒老汉“走了

 西木君天很蓝 2016-10-06

那个去图书馆看书要先洗手的”拾荒老汉“走了
来源:准格尔文明网发表时间:2016-01-06
链接:2014年冬,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 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吸引了许多人。而这篇报道,也让一位拾荒老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看到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许多人都为他追求知识的精神点赞!

  就在2015年11月18日,这位“拾荒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于2015年12月13日,最终抢救无效去世。而这位“拾荒老人”背后的故事近日才被揭开: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在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

  女儿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很多捐资助学的信件和证明。大家这才明白,为什么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的他,还要捡垃圾过日子,因为他把省下的钱捐给了寒门学子。还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这是韦老师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象……

  短评:一位看似普通的拾荒者,他身上传递的正能量超乎人们的想象,领取退休金的老教师、匿名资助学生多年、进图书馆看书前一定要洗手、身前就拟好器官捐赠书……这一系列行为很难与一个普通的拾荒者进行联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拾荒老人却为我们上了一堂充满正能量的课。

 

  进图书馆看书之前一定要将手洗干净,他对书籍的保护足以看出他对知识的热爱程度。在当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人们离读书看报的年代越来越远。多少人被信息化的时代冲击的不知所措,除了终日抱着手机别无他法,而这位七旬老人却在拾荒之余仍坚守着当初对知识的那份渴望。

 

  在拾荒老者意外离世后,人们在惋惜之余,有不少网友提议将老者生前坐过的书桌保留并展览,建议为其塑立雕像,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是对老者的缅怀形式,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如何从拾荒老者的身上反观自身存在的缺点,让正能量不断传递下去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每一位充满正能量的英雄都是我们社会的福祉,将正能量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成为正能量的携带者,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乔晓红)

责任编辑:李 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