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城》丨三闾大学

 渡你读我 2016-10-07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们,昨天我们读到方鸿渐一行人路上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三闾大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本书的第六章,看看他们在三闾大学的故事。




一、校长高松年


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是为老科学家,为人精明。这学校的位置就是他挑选的,在湖南平成县乡下一个本地财主家的花园里,由于这个乡镇不是战略要地,故与外界的硝烟炮火相隔绝。


高松年请教授也有一套,要请那些不是跟有名望的,否则他会倚仗自己的声望不绝对服从指挥。也亏得这样,李梅亭、顾尔谦和方鸿渐能来荣任教授。


下午三点,鸿渐等人到了学校,高松年闻讯匆匆到教员宿舍里应酬一下,心里想的却是怎么处理李梅亭和方鸿渐的事。


原本高松年早就发了电报聘请李梅亭当中文喜爱主任,但部里汪次长介绍他的伯父汪处厚也来当这个主任,论资格,汪处厚是胜于李梅亭的,但由于外界战事纷争,高松年给教授们陆续辞聘的电报吓昏了头,就没有跟李梅亭讲,只是敷衍了汪次长那边。


现在李梅亭来了,虽然自己跟他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但就怕他脾气难对付。


方鸿渐的事倒也好说,因他本来就是由赵辛楣介绍来的,他自己开来的学历又没有学位,也不是政治系毕业的,聘他当教授本来就说不过去,至多给他给副教授当当。


高松年想到这,觉得这都是明天的事了,明天再想吧,只想着今晚去赴警察局长的晚饭。





二、下马威


鸿渐们四个男人到的当天一起去镇上理发洗澡,回校看到告白板上贴着布告,说中文系同学今晚七点半在联谊室举行茶会,欢迎李梅亭先生。李梅亭难掩心中高兴,却还要故意说:“我今天还想早点睡呢!这些孩子消息真灵啊!”对赵辛楣说,“赵先生,今天的欢迎会你代我去好不好?我宁可睡觉的。”


顾尔谦在旁点头赞道:“还是中文系的学生懂得尊师重道啊。”


鸿渐说:“你们都知道你们是什么系,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系呢。高校长给我的电报上也没说。”


辛楣忙说:“那没关系,你可以教哲学,教国文——”


梅亭狞笑道:“教国文是要得我许可的,方先生你该好好巴结我一下,凡事好商量。”

说着,孙小姐来了,说住在女生宿舍,也把欢迎会这事来恭维李梅亭,梅亭轻佻笑道:“孙小姐,你干脆不要到外语系办公室了,当我的助教,今晚我们一起去开会。”

晚上近九点,李梅亭进到鸿渐与辛楣的房间里,脸色不正。两人便问:“欢迎会怎么结束的这么早?”梅亭气不打一处来,大骂高松年混账。原来今晚的欢迎会是汪处厚安排好的,他比梅亭先来,早就与其他讲师助教打成一片,这次的欢迎会就像下马威,是在李梅亭面前炫耀一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望。


李梅亭原先想好的一篇主任口气的训话也闷在心里讲不出,忍住气,搭讪了几句,就借由头痛早退席了。


辛楣和鸿渐安慰他一会,临走时李梅亭说:“我和老高这样的交情他还会耍我,你们俩也小着点心,有什么问题我们要一致行动,还怕他不成!”


果真,第二天高校长就找鸿渐谈话,说他履历上没有学位,也不是学政治的,按照部里的规矩,这样子是没办法当教授的,所以最多只能聘请他当副教授,月薪二百八十元,下学期再升。鸿渐自知理亏,觉得当上副教授已经是天恩高厚了。


高松年让鸿渐暂时先交文法学院的伦理学,鸿渐好不容易在图书馆找到一本翻译版的伦理学纲要,就准备以此为参考书教授了。




三、小社会


这几天里,辛楣是校长的红人,来拜访他的同事最多,鸿渐就少有人光顾。


周日下午,孙小姐来找鸿渐说会话,先是谢谢他帮忙争取来自己的旅费,鸿渐推辞这是辛楣的功劳,却发现那天跟辛楣的谈话都被这女孩听在耳朵里,彼此都害羞得红了脸。二人闲聊起来,原来外文系主任刘先生让孙小姐教入学成绩最差的一个组英文,却放着外国人——历史系主人韩先生的太太不用,弄得韩先生生了气正闹着辞职。后来辛楣也来了,三人聊了聊八卦,感慨着学校也有好多勾心斗角,像个小社会。


上课一个多星期,鸿渐跟同住一廊的几个同事渐渐熟了。一天下午鸿渐去回看历史系的陆子潇,此人十分喜欢在人前装装样子,常常在他桌面上看到外交部的信件,都是他故意显摆的。他还说听说了鸿渐的事,替他不平,但是鸿渐的待遇也是副教授里最高的。鸿渐惊讶于学校里同一级别还分等,而得知了自己在副教授里比顾尔谦高,倒是气平了些。又听说历史系韩主任因为是博士,在系主任里薪水最高。据说韩主任来自于纽约很有名的学校,名曰克莱登大学,这让鸿渐吓得直跳起来。这就是鸿渐假文凭的大学啊。


鸿渐回房,又气又笑,恨自己没有韩学愈那样的勇气,撒了谎很难坚持到底。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




四、韩学愈


这一天,韩学愈特来拜访。此人沉默寡言,与理想中的嚣张浮华大不一样。木讷朴实是韩学愈的看家本领,他天生有点口吃,所以讲话少、慢、著力,仿佛每个字有他人格担保。


高松年第一次在昆明见到他,觉得这人诚恳安详,像个君子。听说他著作发表在美国大刊物上,岂知上面他的文章尽是广告。最后他听得韩太太是美国人,更觉了不起,觉得此人做得系主任,当时也没想到这外国老婆是在中国娶的白俄。


跟韩学愈谈话仿佛看慢动电影,鸿渐看他说话少而费力多,鸿渐索性试探一下他的文凭的事,韩学愈似乎脸色微红,却说有个爱尔兰人是个骗子,而克莱登是好学校,只是知道的人很少,普通学生不容易进。这让鸿渐满腹疑团,很想问个究竟,可是初次见面,不好意思追究,更何况此人说话怕是问不出什么来。最好有机会看看他的文凭,就知道他的克莱登是真是假了。


鸿渐吃韩家的晚饭,甚为满意。韩学愈虽不说话,款客的动作极周到;韩太太虽然貌丑,但举止活泼。鸿渐觉得她口音不够地道,自己没到过美国,要是赵辛楣在此就听得出了。他到学校没有人对他如此殷勤过,几天来的气闷渐渐消散,觉得不比在乎韩学愈的文凭是否造假,跟自己要好就行。可是韩学愈在韩太太说纽约的时候做的眼色,又让自己怀疑。


从韩学愈家回来,鸿渐迫不及待的跟辛楣分享这件事,但却被辛楣打击,还从他那听说了很多不好听的消息,感觉忽然扫了兴。鸿渐闷闷回房,忽而想到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聚在一起总是会相互冒犯。倒是孙小姐好像比辛楣能了解自己。鸿渐想不清楚,翻开笔记来准备明天的功课。


同事们谈起鸿渐教的功课,无不当面羡慕他的闲适,好像高松年特别优待他。这些学生来上他的课纯为学分,因为这门课容易,他们选它。也因为容易,他们看不起它,觉得这门课是废话,教这门课的是废物,班上的学生从不把听讲当作一回事。


有两件事也让鸿渐不安,一件是点名,鸿渐以为好老师不必点名,却只见上课的人越来愈少;一件是讲书,总是不能控制好时间,自己的班上学生无精打采,不想隔壁李梅亭班上学生笑声不绝。他想着自己回去弄几本外国书看看,大概不会比李梅亭,恢复了自尊心。




五、孙小姐受委屈


开校务会议前一天,鸿渐和辛楣去镇上吃晚饭。下午陆子潇来闲谈,告诉鸿渐孙小姐的事。原来丁组学生看不上孙小姐,处处作对,还在课堂上有学生侮辱孙小姐。鸿渐并不知道,两人很替孙小姐抱不平,打算找学校要个说法。闲聊中,鸿渐却发现子潇爱慕孙小姐,这也许会减少孙小姐的伤心,可是她似乎不会看中陆子潇。


辛楣吃晚饭回来,和鸿渐说起导师制。导师制是教育部的新方针,却在国内弄得变了味,鸿渐在德国听见的纳粹党教育制度也没有这样厉害。辛楣感叹,不知怎么,外国的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他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外文系主任刘东方主张开除跟孙小姐扰乱的学生,国文系主任汪处厚反对。辛楣因为避嫌,出力而不出面,暗底下赞助刘东方的主张。训导长李梅亭出来解围,给学生记过一次,密切训导了半天。孙小姐的课没人代,刘东方怕韩太太趁虚而入,亲自代课,却得不到更多薪水,代了一星期便厌倦起来。琢磨半晌,决定找赵辛楣代课,便向高松年提议。辛楣不便拒绝,灵机一动,便推荐方鸿渐。鸿渐听他细陈利害,接了这门差事。此事一出,韩学愈来见高松年,表示自己太太绝不想在此教英文,表示他对刘东方毫无怨恨,愿意请刘小姐当历史系的助教。这让高松年倒是很高兴。


导师制讨论会上,众人废话甚多,却没有几个就事论事。导师跟学生同餐的规则,大家一致抗议。讨论了许久,最后把原定的草案,修改了许多。议决每位导师每星期至少跟学生吃两顿饭,又要学习牛津剑桥饭前饭后教师的拉丁文祝福,可是中国又没有基督教的习俗,最后决定每顿坐下吃饭前由训导长领学生静默一分钟,又定下许多规矩,却只是引发了学生和教授们的不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