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种|水蛭的孵化管理

 袭月772 2016-10-07

水蛭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现在很多老板开始对水蛭感兴趣,2015年年初水蛭的价格被抬升到240元一斤,就是看到水蛭巨大的商机,亩效益2-6万,通过2015年的尝试,很多人在2016年放弃了养殖,主要还是产量不高,疾病较多,苗种较贵,我们可以在水蛭苗种上下工夫,减少苗种孵化上成本较高情况的发生,自己做孵化可以省掉很多一部分资金。选苗,水源,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对水蛭的孵化影响较大。

现在人工饲养的主要为宽体金钱蛭,个体较大,主要以螺蛳为食,水蛭是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异体交配,每条水蛭都具备产茧能力,一般十天左右脱皮一次,六龄为青年蛭,达到性成熟就具备了产卵的功能。交配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交配20天后就需要产卵,这时就需要在水池两边距离水面5cm--8cm处搭建有土平台以供水蛭产卵,春季产卵期大约在415--515日。秋天无规律,靠观察。一般产茧时间为3--6天,产茧2-3个。每个卵茧大约有幼苗20-42个左右。

如果在室外自然孵化需要1个月左右。

如果用人工孵化,室内温度应保持25℃-28℃,时间为20天左右。

卵茧内有乳白色像奶块状的液体,幼苗吃完后才能出茧。

出茧时幼苗颜色为紫红色为宜。

温度是影响水蛭生长及活动的重要因素,当气温底于10℃时,蛭类开始进入到水边较松软的土壤中进入冬眠状态,潜入深度在15-25cm。当地温升到15℃时水蛭开始出土活动

12℃—10℃以下停止进食

8℃—5℃以下入土冬眠

18℃—20℃左右为最佳交配时间

22℃—25℃左右为最佳孵化时间

25℃--35℃为最佳生长时间

光:水蛭对光的反应比较敏感,天生具有避光的特性。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并给予适当的暗光环境。可采取用遮荫网,种水草或绿色植物来进行避光。

孵化时对土壤的要求也是较严格的,土是水蛭越冬、繁殖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越冬土,产茧土,孵化土;可取鱼塘的淤泥晒干后加入适量的菜籽壳,经过日晒夜露,冰霜雪冻后收集备用。所备用土壤要求:松散透气性好,有一定肥度,含水量在30%-40%之间;过低容易使水蛭卵茧失水太高易板结成块,不利于透气和孵化。

在种蛭的选择上,尽量选择20g以上的水蛭作为种蛭,体质和营养的积累较好,产出的茧质量较好。种蛭来家后要用“弧菌天敌”消毒后放到塘口,提前用“肥水旺”和“乌金膏”肥水,给螺蛳提供天然饵料,防止青苔的产生。在给种蛭换水时,用“水博士”解毒调水稳水控制pH值,天气下雨突变时外泼“黄金多糖”和“抗激灵”减少应激,增强种蛭的免疫力。在孵化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使水蛭不受打扰和惊吓。

很多老板在塘口搭起大棚来进行苗种孵化,很好的控制温度和湿度。细节决定成败,投资需谨慎,养殖有风险,水世纪希望各位老板都能养殖赚大钱

种蛭的选择


种蛭在产茧池的养殖

观察产茧中苗种的发育情况


天然适口饵料-小螺蛳


塘口搭建孵化池



本文来源:水世纪华东团队丨本文作者:陈文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