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服--我们美丽的民族服装

 成LZC 2016-10-07

漢服,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自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征。然而清王朝建立後,推行“剃發易服”政策,使延續了3000多年的漢服停滞了近300年。滿清滅亡之後,漢族男子改穿“唐”裝(馬褂)、中山裝,漢族女子則習慣穿旗 袍。因此,漢民族便沒有了自己的民族服裝。


這是唐朝時候流行一款漢服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 帻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着圍裳、玉佩組绶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 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紮,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衣裳褙子(上為衣,下為裳,外披為褙子) 

----衣裳這個詞的來曆,上衣下裳,簡稱衣裳 



漢族男士穿漢服,這感覺就出來了!大氣!漢服顔色講究素,講究莊重,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西漢漢尚黃和赤, 新莽尚黃,東漢尚赤,曹魏尚黃,晉尚白,隋尚赤,唐尚黃,宋尚赤,明尚赤,不喜歡大紅大綠的搭配----不要說不方便什麽的,這是禮服,也就是在重要活動 才穿的,漢服分常服與禮服!---現在也不是提倡大家一直穿漢服,重大節日可以穿吧,當你看到别的民族同胞在節日穿他們民族服飾的時候,你是否想到自己呢!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也有對襟、圓領、立領等,漢服有禮服、常服之分:禮服主要爲——“玄端”服,僅用於祭記和國事活動;常服有——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襦裙、圓領衫等。其體制深深的具有中華文明的觀念。



曲裙---最能讓你體會到民族感情的時候,就是在國外,參加活動,各國的學生都要選擇禮服,曾幾何時,一個文明 古國在西方還是選擇西裝,而日韓穿他們民族服裝,讓外國同學很是感興趣與羨慕,但是現在有些同學選擇我們漢服,有時候會拿當晚的最佳着裝獎,也讓他們對我 們文化有了一個了解,打破以前那種不好的印象,這時候你才知道我們祖先真的很偉大!



華夏(漢族)之祖即黃帝,華夏族形成後被公認爲全族的始祖。” 至于華夏一詞的來曆,認爲“華”即花,原爲我國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種标志”,後來和燕山腳下的龍圖騰标志的部族,形成華夏文化的共同體,所以 有“華山玫瑰燕山龍”演變發展爲“夏商周及晉文公”之說,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并開始逐漸發展,仰韶文化和龍山文 化這兩個新石器文化是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穿上最容易被誤認爲是日本男性和服的一款漢服

以後看見這套漢服千萬不要再以爲是和服了啊!


漢服短打---現實中的同袍穿的漢服

北京香格裏拉飯店的漢服婚禮


左邊的是新娘,右邊的伴娘 真正的漢族傳統婚禮和現代人們所想象的那種有着很大的不同,華夏正統婚禮莊嚴甚至是神聖 絕少鬧樂與昵戲 絕對一絲不苟 按禮進行有如義結金蘭般,--不是現在那種坐花轎,跨火盆那種風俗


漢式婚禮


整個婚禮儀式甯靜安詳,莊嚴的氣氛,沒有悲傷,強調夫妻結發之恩,安靜細緻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安靜優美的儀式,代表着純正的、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祖先也用手提包!


敦煌壁畫中的17窟 唐 侍女 ,看這唐朝提包,這形狀這花紋。。。我們的祖先真的引領了幾千年的時尚啊,太有才了!



漢式婚禮不是現在電視裏那種坐花轎,跨火盆,敲鑼打鼓那種,沒有鬧洞房那場景,沒那種很喧鬧的場景,儀式是在一種安靜莊嚴的氣氛中進行的,講究的是莊嚴,裏面包含很多禮儀,強調夫妻之間的責任與關愛!---如果感興趣,你可以查查周制婚禮或者明制婚禮的過程!



漢服的顔色講究素,我們民族本來的風格就是不喜歡大紅大綠,其實以前的時候一般漢服就是這樣類似的很素的顔 色!--比如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标準色都是黑色,漢尚赤 ,标準的服飾的顔色都是赤色,這樣做主要是講究端莊,當然别的顔色也有,主要是大紅大綠的那種搭配是基本看不見的,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審美觀!



周制婚禮,講究婚禮的神聖與莊嚴,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并不認爲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 很簡樸幹淨,沒有後世繁缛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雜耍般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攜手而入洞房——這是具有漢民族性格特質的優美儀式;昏服也不 是大紅大綠,新郎新娘都穿着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顔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地、最神聖的色彩)。


唐代---搗練圖 可以發現唐代的服飾相當的漂亮。

唐代漢服風格之一----齊胸儒裙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紮,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有幾種款式的襦裙



漢代的曲裙----當然,現在我們提倡複習漢服,也不是提倡大家一直穿,但至少重大活動時可以穿吧,可以提升民族認同感,了解我們民族的文化,當你看到韓國,日本過節的時候,他們就穿民族服裝,當你與他們接觸的時候,很容易看到他們眼裏那樣的自豪感,殊不知我們的 民族服裝是鼻祖,也很漂亮,我們沒理由去羨慕他們,更不必羨慕他們文化多高貴,隻要你願意去發現,我們民族文化絕對很偉大,不會輸給任民族!(想读更多此类好文请加微信:gmx513)


明代風格之一 中國又稱“華夏”


“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 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爲“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 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



漢族也稱華夏,“華”意爲“榮”,“夏”意爲“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後,又稱諸夏。古人将華夏與蠻夷 或夷對稱,以文化和族類作爲區分的标準。遠古時期中國境内分布許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時西北部的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進入中原。黃帝及其後代堯、 舜、禹統一了百越等許多氏族部落,在黃河中遊兩岸繁衍。


唐圓領衫、玉帶 很喜歡這款漢服,感覺很大氣


明代 暗綠地織金紗通肩柿蒂形翔鳳短衫與蔥綠地妝花紗蟒裙(孔府舊藏) ---這是文物咯(孔府保存了很多曆朝曆代的漢服) 看看這件漢服,保存了幾百年,顔色,式樣,花紋還是那樣漂亮漢服的款式極多,也不全是寬袍大袖,祖先修長城,造園林,開疆拓土,祖先必然考慮了漢服在任何場合的合理性的,所以千萬不要以爲漢服就是不方便的代名詞!漢服分禮服,常服!穿着的場合都要考慮的。


明代的風格的漢服


這套服裝外面的叫“比甲”,上身穿的短衫下身着儒裙。頭戴那個尖尖的叫狄髻 明代的服飾是很有規制的,按照周禮而制定的《大明會典》對服飾有很細緻的規定 還有就是我國古代我們民族服飾都極爲講究的,這個相冊隻列出與極小部分的款式,有些同學看到漢服有點厚,覺得夏天不合适穿,其實錯啦,我們民族的服裝有夏 天涼爽的服裝的,不細說,感興趣可以查查。


交領+馬面襕裙(襖裙)


文章图片来源:艺术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