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 | 寒露

 369蓝田书院 2016-10-07


《池上》
唐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
2016.10.08

寒露是气温由凉变寒的转折点。相对于白露,寒露代表气温更低,民谚有“先白后寒”之说。同样是结在地面的露水,寒露更冷,即将成霜,故下一个节气即为霜降。

寒露前后气候进入深秋,气温容易骤降,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天气干燥,白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夜间气温下降明显,早晚温差很大。

寒露三候

第一候,鸿雁来宾。
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此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第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第三候,菊有黄华。
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养生

1、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建议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因此,寒露时节养生要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4、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脂肪层很薄,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好,很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建议,寒露之后,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温暖身体,缓解疲劳。

5、适量运动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不仅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不过,秋季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图文编辑排版:红五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