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西湖苏轼才是治理西湖的功臣

 闲庭斋阁 2016-10-07

众所周知,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许多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足迹,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苏轼——苏东坡。

苏轼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其所做之词独具一格,开创豪放派代表,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可以说,苏轼当时的地位,并不比现在的娱乐圈巨星差。

然而,人家可不仅仅是有舞文弄墨的才华,做起官来,也是为民请命的父母官!

宋哲宗四年。

苏轼因不愿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在官场上处处遭受排挤,他本生性豪放散漫,在那污怏怏的官场中,实在如陷泥沼。

于是,他主动向当朝皇帝宋哲宗请命,请求前往杭州,任知府一职。

当时,杭州正值大旱,饥荒遍野,哀嚎连连,可谓是一片凄惨。

原本美丽如画的杭州,仿佛人间炼狱。见此情景,苏轼虽是新官上任,却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他首先是推辞掉了一切的欢迎活动,一切从简。

上任没几天后,又立即上书奏折,把杭州的灾情禀报给皇帝宋哲宗。

皇帝一看,二话不说,当即拨款赈灾。

然而,因为饥荒死尸遍野,造成瘟疫横行。苏轼又立即召集诸多大夫郎中,不让瘟疫继续扩散下去。使得杭州灾情短短时间便得到控制,更因为瘟疫控制得早,没有造成后续损失。

自此,杭州百姓便把这位新上任的知府奉为神明,建宗祠,每日跪拜。

杭州最有名的便是西湖。

然而,那个时候河道水利管理,极其落后,导致西湖乱草丛生,杂物拥堵。苏轼在处理完饥荒灾情后,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又盯上了西湖这个上任知府甩手的烂摊子。

然而,因为多年疏于管理,西湖的杂草杂物堆积已经不堪入目。

这可如何是好?

苏轼站在西湖边,对着湖水一筹莫展,正在此时,一从菱角便是映入他的眼帘。眼睛一转,他的脸上露出喜色。

随后,他命人清楚干净西湖内多年生长的杂草,然后大面积种植菱角。菱角这种植物的侵略性极强,硬生生侵占各种水草的生长空间,使得它们无法生长。

很快,西湖野草杂物拥堵得到控制,一眼望去,有些地方更是碧波粼粼。

而菱角到了成熟期,又可以变卖,得到的钱,被苏轼继续用来整治西湖,循环利用。

彻底使西湖焕然一新后,苏轼又差人在西湖建造了一条全长2.8公里的堤岸,也就是后来的穿越西湖的苏堤,美不胜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