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毁誉参半的帝王,完全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老刘tdrhg 2016-10-07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用硬币正反面的原理——朱棣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杀人魔王,也有人说他功业卓著。清朝皇帝先是说他“远迈汉唐”,这就等于是认可了他的功业,认可他创建了一个时代的盛世局面;可是同时也说他“暴于嬴秦”,也就是说他比秦始皇还残暴,心更狠手更辣,杀人更加不眨眼。

一代毁誉参半的帝王,完全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朱棣这个人的功绩,不仅能跟秦始皇比一比,也可以与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位杰出的皇帝相比,都不会逊色。我们就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来跟朱棣PK一番吧。

1.朱棣VS秦始皇

他们之间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干了一件引起后人强烈诟病的事情——焚书坑儒;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杀了不少朝中文臣,也引来许多人批评。他们两个人在历史上都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暴君的名声。朱棣和秦始皇嬴政同时还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死在皇宫中的皇帝: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朱棣死在出征途中,因此也就都引出了一些关于他们死后埋葬的传说。

秦始皇虽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他那时候建立帝制统治经验还不够丰富,以至于秦二世而亡。朱棣毕竟比他晚登场了一千多年,情况不一样了,先人传承下来的统治经验也丰富多了,所以朱棣能使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得以延续,而且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基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比秦始皇成就的统一事业要大,而且奠定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基础。虽然这两人都没死在皇宫而是死在外面,但朱棣死在征途中,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这样看来,似乎应该是朱棣死得更壮烈一些。

一代毁誉参半的帝王,完全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2.朱棣VS汉武帝

大家知道汉武帝的主要功绩是对付北方匈奴,并且取得了很大胜利,为了对付匈奴,他还派了张骞出使西域。与之相较,朱棣不但派了陈诚出使西域,而且派了郑和下西洋,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之举。朱棣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统治,那是比汉武帝要厉害多了,他不光是派遣武将出征,而且还亲自率师出征;此外,他在西北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哈密卫,在东北设立了军事机构奴儿干都司。

一代毁誉参半的帝王,完全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3.朱棣VS唐太宗

朱棣最喜欢自比唐太宗,因为他跟唐太宗一样,都是靠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可两者有程度与力度上的差别:唐太宗是靠一个宫廷政变就把皇位夺下来了,而反观朱棣的夺权之路可并非一蹴而就的,他的政变是一场战争,是真刀真枪跟朝廷打了三年的硬仗,最终打下南京,夺得皇位。最后,唐太宗建立了一个“贞观之治”,朱棣也打造了一个“永乐盛世”。

4.朱棣VS宋太祖

宋太祖要跟朱棣比,那可就不能比了。宋朝的时候,北方有辽、金、西夏,后来又有元,宋朝没有能真正统一全国。宋太祖倒是在保皇位上下了不少工夫,为了怕人夺他的皇位,在京城建立了禁军,《水浒》中的林冲,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宋太祖把主要军力都集中到京畿来了,这样做造成了宋朝内强外弱的局面。朱棣也建立了禁卫军京师三大营,可他不只是为了加强对内统治。要知道,三大营是明朝军队对外出征的主力。所以在朱棣的时代,明朝的军事力量可不弱,当时明朝也是世界第一强国呢。

一代毁誉参半的帝王,完全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5.朱棣VS康熙

康熙皇帝不是亲征了蒙古噶尔丹吗?可是朱棣不但亲自率师出征蒙古,而且前后亲征多达五次。他还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实际控制了以女真族为主体的东北地区;他又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加强了对西北的控制。此外,他也在西南建立了贵州省,在南方设置交阯省;在制度上建立内阁,完善科举制,成就了有明一代的制度。

我们把朱棣跟历史上历朝名帝一比,就发现他的确算得上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可是像他这样一位在历史上有影响、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大家对他了解得不够多呢?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不是开国皇帝,而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名气又太大,一说到明朝,人们一般先想到朱元璋,这样一来,就把朱棣的光芒给压住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朱棣得位不正,他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皇位,所以批评声多,赞扬声少。

一代毁誉参半的帝王,完全远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但是同样是这位夺位来的皇帝,在位期间同样做了很多有益国家有益民族的事:

(1)他派郑和下西洋,组建了最伟大的船队,先后七下西洋,一直航行到非洲东海岸,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航海壮举。同时,他还派陈诚出使西域,也就是今天中国西部到中亚的地区。

(2)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朱棣曾亲自率领军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北征,至今北方还流传着“燕王扫北”的故事,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征漠北”。

(3)朱棣还把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并且为此重新修建了北京城和北京的宫殿。为了保证国都北京的供应,他还重新疏通了大运河,利用运河开展漕运,使运河成为重要的南北运输大动脉。而且开创了大明二百年“天子守国门”的先例,保证了民族的兴盛和安全。

(4)朱棣的眼界与谋略不光限于对中原地区的保护和发展上,他还关注边疆的长治久安。例如,他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卫所,保证了对东北的管理;在西南开设了贵州省(那时叫布政使司);在今越南北方开设了交阯省。此外,他还利用对于宗教的尊崇,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5)朱棣下令修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就是按照百科式的分类修纂的图书。这部《永乐大典》与清朝人修纂的《四库全书》不仅形式不同,目的也不同。修纂《永乐大典》并非出于文化专制的目的,而只是为了保留下更多的史书,能够为后人所用。

这就是明成祖,一位毁誉参半的一代帝王。亲爱的朋友,您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