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图读史·知向谁边——油画《北戴河海滨》

 新用户24030ygV 2022-12-17 发布于北京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记忆百年!
    到了《北戴河海滨》,就不能不被这里的万里蓝天、万顷碧海、万般自然所陶醉,也不能不被这里的千古传闻、千秋佳话、千种风情所溶化。
    站在《北戴河海滨》看海,我感受着返朴归真的自然。在长达22.5公里的海岸线上,一眼望去,松软洁净的沙滩,造型奇特的礁石,一汪碧水的海湾,拔地而起的岬角,无不让人引起无限遐思。宋人戴敏以《海上》之诗,描摹了一幅海天一色的画图:
    万顷琼波朝日赤,沧海四望无穷极。
    海山何处是蓬莱,遍问渔翁都不识。
    站在《北戴河海滨》望山,我领略着魅力无穷的风情。北戴河的莲蓬山,不是那种高大雄伟、挺拔险峻的巨人,而是一座以温柔平和、缓行渐上的姿态来拥抱游人的海滨最高峰。立于山颠,极目远舒,海滨景色历历在目:方圆百里山峦大海的旖旎风光,点缀在蓊蓊郁郁林木中的红墙碧瓦,沿山脚婉蜒入海的戴河,从中部延伸入海宛如巨大船锚的老虎石海滩,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清人康有为曾以一首《莲花山公园》诗赞赏在莲蓬山上看到的美景:
    万里波澜拍岸边,五云楼阁倚山巅。
    天开画图成乐土,人住蓬莱似列仙。
    暮卷涛声望海浴,朝飞霞翠挹山妍。
    东山月出西山雨,士女嬉游化乐天。
    站在《北戴河海滨》观鸟,我遐想着蓝天翱翔的怡然。北戴河景区是是世界四大观鸟胜地之一,被誉为“观鸟的麦加”。由于这里有一片广阔的“北戴河湿地”,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而成为从西件利亚、中国北方与中国南部、菲律宾、澳大利亚之间迁徙之候鸟的一个驿站,一个鸟类的乐园。春秋两季,候鸟迁徙,丹顶鹤、白鹳等成群结队从空中飞过,且飞且鸣,成为一大奇观。而在春夏之交,还可以看到鸟群在鸽子窝一带的大潮坪和滩涂中觅食,一幅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情景。
    站在《北戴河海滨》读史,我搜素着跨越时空的传说。郭沫若之诗《咏北戴河》云:
    魏武东征此地过,秦皇遗镯未应磨。
    秋风拂岸翻银浪,沧海连云泛碧波。
    明月琼楼谁秉烛?青春高阁我闻歌。
    解衣磅礴忘吾汝,席地幕天育戴河。
    “魏武东征”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正当王朝衰微、群雄逐鹿之时,中原的曹操异军突起,势力迅速扩大,在将北方大地的各路山头一一扫平之后,与业已根深叶茂的老牌军阀袁绍处于一山二虎、双雄对峙的局面。
    一场两虎相争、你死我活的官渡(今河南郑州中牟)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获全胜。从此,袁绍控制的冀、幽、并、青四州之地都尽归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亦告完成。曹操踌躇满志,胸怀天下,为巩固后方,他于建安十二年(207年) 亲率大军,北征乌桓,,追歼袁绍残部,一举获胜。在班师回朝的归途中,铠甲在身、征尘未洗的曹操,东临碣石,伫立峰颠,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心潮激荡,诗意驰骋,不觉吟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壮丽诗篇《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组诗之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位被誉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古代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以其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名篇,闯入了中国古代优秀文学家的行列。现代史学家范文澜曾对曹操的文学成就作了高度评价: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特别是四言乐府,立意刚强,造语质直,《三百篇》以后,只有曹操一人号称独步。
    1700年后,毛泽东也来到渤海之滨的北戴河。面对沧海,思潮汹涌,他不禁想起当年魏武帝曹操登临碣石山吟下的《观海潮》,于是怀古比今,写下了一首更壮阔和豪放的《浪淘沙·北戴河》词: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的怀古,曾经激起多少人的追思。50年前的那一段时间,文学家和史学家们把曹操炒得火热,毛泽东的豪放诗篇和郭沫若的慷慨陈词,洗去了曹操的一身污垢,使他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气,而他的“遗篇”当然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这里留下足迹和遗篇的何止汉魏枭雄曹操。从秦汉至隋唐不到一千年的时间中,先后吸引了七个帝王登临,而且其中还包括中国封建社会最杰出的四个政治家——秦始皇、汉武帝、魏武帝和唐太宗,另外三个是秦二世、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如果算上晋宣帝司马懿和隋炀帝杨广,就一共有九个帝王登临或跨越碣石山。当然,其中有几次与军事活动有关,如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班师途中'东临碣石有遗篇’;司马懿是奉命讨伐公孙渊'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隋炀帝是东征高丽分兵进军而出'碣石道’;唐太宗则是东征新罗时'旌旆逶迤碣石间’。但除这四次外,毕竟还有五个帝王登临碣石与军事行动无关,完全是慕名而来的。
    最早东临碣石并在碣石山留下诗文的封建帝王是秦始皇。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在完成统一大业六年之后,踌躇满志、雄心勃勃的秦皇嬴政第五次东巡到碣石,令宰相李斯在碣石门刻下颂扬秦王朝统一中国业绩的镌铭,后人称之为《碣石门辞》或《碣石门铭》。其实秦始皇此行的醉翁之意并非只是为了这篇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的辞文,而是另有他最为关心切身利益:“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明人朱之番在《秦始皇》一诗中说,秦始皇为求仙,欲过海观日出处,神人为之驱石筑桥,但终告失败,徒劳而返:
    并吞六国有余雄,鞭石为桥事不终。
    孤岛漫传秦帝迹,长城自是万年功。
    步秦始皇之后尘登临“神岳”碣石山的是汉武帝刘彻。元封元年(前110年),刘彻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后,“乃复东至海”,希望在山东海边找到“蓬莱”仙山。由于没有如愿遇仙,他就沿着海边“北至碣石”,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当然刘彻也求神不成,一无所获,于是他像秦始皇一样,在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后,怏怏地折而往西,过九原到甘泉去了。由于刘彻曾登临碣石山,“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并筑台祈仙,因而碣石山主峰也被称为“汉武台”。
    魏武帝曹操没有像秦皇、汉武那样求仙以长生,刻石而纪功,但在这里留下总题为《步出夏门行》(又名《碣石篇》)四首气魄雄伟、想像丰富的山水组诗。在诗中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语言,交给历史一份气吞山河、响遏行云的答卷。   
    贞观十九年(645年)春,唐太宗李世民率领大军亲征高丽,路过碣石山一带时,面对烟波浩淼的大海,情不自禁地高吟了一首《春日望海》(一作《碣石望海》)诗李世民以“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的诗句,抒发了他效法名君、称雄天下的雄伟志向。是年秋天,李世民由辽东班师归来,进入临渝关之后,特意登上碣石山的主峰汉武台,并也像秦皇、汉武那样,叫手下为之刻石纪功。唐太宗李世民是最后一位在碣石山留下旅迹游踪和刻石纪功的皇帝,在他之后,黄鹤杳然,帝王无再,碣石山的“遗篇”或纪功刻石的活动就画上了一个句号。
    千年岁月,九帝登临或跨越碣石山,秦皇、汉武、唐宗三位大国名君都留有纪功刻石,而唐宗、魏武又分别吟下豪放诗篇,尤其是《观沧海》一诗,成为汉魏时代的绝唱。碣石山风头出尽,风光足矣!
    传说中的碣石山是一座神秘诱人的仙山,山中有诸仙人及不死之药,使得中国历史上两位伟大而又妄图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不辞辛劳地仰慕名气而来登山求仙。而秦代始皇和汉武大帝的碣石求仙,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了碣石山的知名度,增强了碣石仙山的神秘感,诱惑着后来的帝王也风尘仆仆朝拜仙山,以求沾染一点仙气。
    到了唐代,碣石山又出现了八仙传说,从而演变为八仙会聚之所,与八仙有关的仙踪遗迹也应运而生。秦皇求仙、魏武吟诗、七帝登临、八仙聚会的神秘氛围,再加上渤海沧桑、金沙碧海的黄金海岸,使碣石山变得魅力无穷,激发着古今登临者的猎奇探秘之兴。由于历代歌咏“神岳”的名篇佳作不断问世,引来更多文人墨客问山寻碣,而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词一经发表,碣石山更成为人们的神往之地。
    立马曾知魏武雄,临崖我亦气如虹。
    当年碣石今何处,渺渺予怀浩浩风。
    当年碣石今何处?钱梦龙在其《北戴河》诗中似乎轻描淡写的一问,却点破了问题的本质。碣石山已经成了文史宝库,旅游胜地,钱柜钥匙,政绩标志,于是所有与碣石山沾亲带故的地方都组成了专家队伍,像所有争夺名人故居、史事遗址的口水大战一样,碣石山所在地之争当然也在所难免了。
    有关碣石出处的版本原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也有一说在辽宁兴城。但近年来,一座位于山东无棣县北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的小山被炒得沸沸扬扬,据说这就是秦皇、汉武、曹操当年登临的碣石山,1800年前的著名诗篇《观沧海》就写于此。碣石山古时傍海,唐尧时称碣石山,春秋以后改称无棣山、盐山、马谷山和大山,是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露头的火山。古时山上寺庙殿宇林林总总,山下寺院为观音堂,香火极盛。2001年当地政府举行了竭石山复命仪式,增添了“一碑、一路、一亭”。坐落在山顶观海亭中的汉白玉碑石,正面镌刻“魏武帝曹操登临处”八字,背面刻有毛体曹操《观沧海》。
    尽管有学者力挺无棣碣石山,尽管对碣石山的位置众说纷纭,然而不论从古代地理志等著作中有关记载,或是从碣石山与其他河流相对位置以及历代碣石山与昌黎海滨所属地望考察,还是从出土的秦汉文物中发现,古碣石山只能位于今昌黎县境而不属于其他相邻地域。
    人多共识和熟知的碣石山,是雄踞于昌黎县城北的一座大山,北接燕山高峰大岭,东距渤海海岸15公里。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高耸于横遮古城昌黎的屏峰障岭正中,远望如楬似柱,就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古人镌刻于悬崖峭壁上的“碣石”二字,至今犹存。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一齐奔来,尽入眼帘。碣石山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作为古代名山之一,载入于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
    节外生枝的事还在不断出现: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孟姜女庙远眺,可以看到对面数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兀立于海面的巨石,高者状似秦俑,矮的呈多角棱形,被当地人称为“孟姜女坟”,自古至今不沉不没。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两处秦汉建筑遗址,于是有人依此判断,“碣石”原来就是“孟姜女坟”!于是山海关尤其是紧邻山海关的绥中县又加入了争夺古碣石的行列。
    草率地给历史下定论,不负责任地为争夺旅游资源推波助澜,实在不应该是科学家应具有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无论如何,碣石山只有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