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园林诗王

 雪梅常在 2016-10-07

白居易:园林诗王

党双忍 原创 | 2015-08-11 17:04 | 收藏 
关键字: 文明与文化 

  在人们心目中,白居易是“诗王”。其实,白居易还是唐代的“高官”,营造园林的“高手”,品鉴花木的“花痴”。在白居易诗歌中,有大量花木知识。《寓意诗五首》的第一首,主要描写了樟树的成长规律以及林木防火等事项。白居易写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寓意诗五首》中的第五首,重点写作了有关树的虫害知识。白居易写道: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至微,虫蠹无已期。孰谓树至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嘴长将何为?

  读罢此诗,不由得赞叹白居易树知识的渊博!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写出如此树知识,自然是一位合格的林学家!

  如果还有所怀疑,请继续阅读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之一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毛,袅袅青丝枝。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软弱不自持。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之二

  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风暗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
  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之三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眄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之四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着。

  之五

  有木香苒苒,山头生一蕟。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闼。
  爱其有芳味,因以调曲糵。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
  岂徒悔封植,兼亦误采掇。试问识药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

  之六

  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

  之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但树摧倒,独立暂飘摇。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之八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对于树,白居易观察细致,写作细腻,用心读之,我辈望尘莫及。相信将白居易冠名为园艺学家,园林诗人,大家一定不会有所微词吧?

  白居易是“诗王”,也是“园艺王”。白居易用一生营建园林,白居易的人生是完美的园艺人生。年轻时代,白居易任周至县尉,写下了《戏题新栽蔷薇》: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
  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可以说,这首诗已将白居易定格在爱花、种花、咏花的精神域,也成就了千古“花痴”之名。

  白居易每到一地任职,决不会忘记种植花木,营造园林,俨然忘情于花草之间。818年白居易奉敕旨授忠州刺史。古忠州是今四川的忠县、丰都、垫江一带,此地风俗语言和白居易所熟悉的北方差异很大,可谓“人生地不熟”,加之“山束邑窄”,且多“雾雨阴天”,忙碌的时间少,清闲的时候多。这时,营造园林、栽树种花、赏花咏花就成为他的最大生活乐趣。恰好,在城东边有一面坡,即“东坡”,为白居易栽树种花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此,白居易建构起了“东坡园林”,并写下《东坡种花二首》,以介绍营建“东坡园林”以及园林赏景的醉人情形。《东坡种花二首》:

  (一)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遂不去,好鸟亦栖来。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
  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二)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划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封植来几时,高下齐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从诗文来看,“东坡园林”树木不少,且主要是花木。白居易《种桃杏》,披露了营建“东坡园林”的动机,即由“心安”到“安家”,以作长远计的心路历程。身在异乡的白居易,唱不出自个家乡的小曲儿,只有“入乡随俗”。贬谪外地已经多年,随着年事渐高,渐渐淡忘了京城的繁华与热闹。想开了,心里也就舒坦了,在忠州扎根,植树种花,闲情逸致。《种桃杏》将白居易的达观思想表现得清晰无遗。读罢《种桃杏》,可以对白居易的园林人生有进一步了解。正像白居易反复吟唱的“达哉达哉白乐天”!白居易《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东坡园林”也种有荔枝树,白居易《种荔枝》: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也知道自己所栽植的果树花木,自己未必能够享受得到。但是,他还是坚持将营建园林进行到底!不仅种了荔枝,还将关中所没有的荔枝树和木莲树请人画成图画,系以诗文寄赠朝中亲友。

  在陕西周至县任职时,白居易曾栽植过松树。而在“东坡园林”,原本生长着松树,自然不再需要人工栽植。这一点,可以从白居易《松树》中得以验证: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诗中“白金”代指“雨水”,“君”是“老天爷”。此处的“君”有仰望、调侃之意思。意思是雨水换来松林成长,既然老天能滋养万物,我就不需要多此一举瞎操心了。可见,当时作者放松的心情,任凭西风吹来,在夜间听闻松涛之声。

  白居易习惯了忠州生活后,开始与自己精心栽植的花木相守相望。在《东亭闲望》中,白居易描写了望眼欲穿的情形。白居易《东亭闲望》: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白居易一生喜欢竹子,植竹赏竹是其园林生活的一部分。白居易《东楼竹》: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有“花痴”之名的白居易,有事没事总爱去“东坡园林”转悠转悠。看见了花木,心里就舒坦。因去得次数多,在园林中踩出了路,也即是“白居易小道”。白居易《步东坡》: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
  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在820年,白居易奉命返京。临别忠州时,他特意去“东坡园林”向花木道别,并深情写下《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一)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二)

  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
  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离开“东坡园林”多年以后,白居易依然念念不忘。在《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中,白居易将对“东坡园林”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
  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
  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
  最忆东坡红烂熳,耶桃山杏水林檎。

  毫无疑问,“东坡园林”影响巨大,也是白居易一生营建的最重要园林。两百多年以后,宋代大诗人苏轼,因羡慕白居易“东坡园林”,自号“东坡”。白居易设计建造的园林,不只是“东坡园林”。可以说,白居易任职到那里,就将园林营建到那里。自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后,白居易先后在长安、周至、江州、杭州、苏州、洛阳为官或家居,一生住地多变。无论在哪里,也无论得意失意,始终如一,高情逸致,栽植花木,营建园林。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32岁,官授校书郎,在长安常乐里租下一处房屋,见园中竹丛“枝叶殄瘁,无声无色”,于是“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日后,竹丛复苏,出现了“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的美丽景象。对此,白居易心有所感,并写下了《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次年,白居易移居距长安约百里的渭村。随着年岁的增加,白居易栽植花木愈加勤奋,将房屋四周打扮得桃红柳绿。白居易后来在《重到渭上旧居》中写道: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在《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中,白居易追忆道: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晴蚕坼簇。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井鲋思反泉,笼莺悔出谷。

  贬为江州司马和忠州刺史时,当是白居易一生栽植花木最为热心的时期。赴任江州司马时,起初住官舍,后于元和十二年(817)初春,在风景秀丽的庐山香炉峰、遗爱寺之间的一块洼地,建构了一处住宅,名曰“草堂”。白居易举家迁居于此,栽杉种柳不辍,还种山樱桃、杜鹃花和荷花等。白居易《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迈入晚年的白居易,对花木的感情更深。在调离苏州时,他把苏州白荷带回洛阳栽种。白居易《种白莲》:

  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
  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

  这种白莲, 与把庐山杜鹃带到忠州种植相呼应,反映了白居易挚爱花木的一生。

  会昌五年(845),73岁的白居易到赵村观赏杏花,并写下了《游赵村杏花》: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果然,次年,白居易辞世!《游赵村杏花》成为白居易留下的绝唱!

  在《唐诗分类大辞典》中,花部共收录咏花诗835首,为103位诗人所做,人均咏花诗8首。而白居易咏花诗87首,超过总数十分之一。可见,白居易不负“花痴”之名。白居易咏花22种,其中有“花中西施”,也有“花中嫫母”。花,无论美丑,皆是白居易的知音。

  当然,白居易最喜欢“花中西施”。唐元和十年,44岁的白居易因“僭越行为”,从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贬至江州(今九江)司马。在江州,白居易遇见了心中西施——杜鹃花,当时也称“山石榴”。白居易与杜鹃花“一见钟情”,且“情定终身”。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忍不住写首诗告诉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即是与白居易合称“元白”的元稹。元稹在家里排行第九,也称“元九”。一首《山石榴,寄元九》,将白居易锁定为“杜鹃屌丝”。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
  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赞美杜鹃花的诗作为数众多,这一首算是卓尔不群。“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嫫母”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妻,相传她貌似丑陋至极,是中国“四大丑女”之首。但是,她德行品性极佳,堪称女性楷模。白居易旗帜鲜明的认为,在百花丛中,杜鹃花就是美女之首的西施,而与杜鹃花相比,芙蓉芍药则是丑妇嫫母了。白居易将杜鹃花的花姿、花色、花性,以及分布特点,写得一清二楚。这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着实令人敬佩!白居易不简单是“杜鹃知音”,也不是一般的“杜鹃粉丝”,而是令后世称奇的“杜鹃屌丝”!

  用现在的话来戏说,即是白居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却“情定杜鹃花”。由此,开启了白居易精心栽培杜鹃花的历史。白居易《戏问山石榴》: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花不开。


  这是白居易初次栽植杜鹃,没有栽种成功,也很正常。有趣的是,白居易自我解嘲,竟将“移到庭前花不开”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夫人妒忌杜鹃花之美。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次失败的原因,恐怕白居易也已经意识到了,即是“半含红萼带花来”,杜鹃花马上要开放了,这时移栽,为时已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在第二年,即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再次移栽杜鹃,终于获得了成功。成功的喜悦,写诗告诉老朋友,乃人之常情,这便是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的写作背景。成功栽植杜鹃花,是园林技艺的一个重要突破。白居易觉得仅写作《山石榴,寄元九》很不过瘾,继而又写作了一首《题山石榴花》:

  蔷薇带刺攀应难,菡萏生泥玩亦难。
  怎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任人玩。

  蔷薇带刺,不好接近,荷花在池沼,也不好接近。杜鹃花不一样,不一般,既好看又容易接近,真是超好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白居易已经到“喜形于色”的地步了!这样的喜悦,当然不仅要让好友元九分享,也要让后世的人们分享!

  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从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对白居易来说,升官是好事喜事。升官归升官,也不能忘记将杜鹃花带身边。白居易从江州带来杜鹃,栽植在忠州“东坡园林”。白居易《喜山石榴花开》: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这时,白居易已是栽植杜鹃花的“老手”,园林技艺趋于成熟,以至可以“花开依旧数”。到了大和二年,白居易再次加官进爵,晋升为刑部侍郎。这一次升迁,白居易依然没有忘记把杜鹃花带到西安栽植。因此前积累的园艺经验,白居易也可以在西安将杜鹃花培育得很好了。日久情深,在已过“知命之年”的白居易眼中,杜鹃花由花中“西施”晋级为“百花王”了。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中国杜鹃花栽植始自唐朝,白居易应该是最早成功栽培杜鹃花的人物。

  在白居易生活的年代,唐代官场变动剧烈。白居易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位。白居易出身于书香之家,受到过良好教育。在走上宦途之后,虽曾贬官江州,却非荒蛮边陲。他从来没有生活穷困得断餐断顿,或衣衫褴褛。曾出任杭州知府,也是令人羡慕的差使。白居易官至刑部尚书,品位极高。唐代牡丹“倾城倾国”,堪称唐代“国花”。白居易喜爱杜鹃花,也喜欢牡丹花。只不过,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杜鹃花没有“悲戚之意”,而充满“疾苦之声”。白居易的牡丹诗将“牡丹美”与“心中苦”紧紧连接在一起,人们品味“牡丹之美”,也品尝“心中疾苦”。

  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常思念好友元稹,加之元稹也被贬官荆州,两人“同命相连”,思念更甚。看见牡丹,想起元稹。赏一次牡丹,念一次元稹。白居易《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
  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岂独花堪惜,方知老闇催。
  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迴。
  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这已是白居易当年第三次西明寺赏牡丹。获知元稹再度被贬官,白居易心里不是滋味,一个人独自赏牡丹,反而更加伤心。

  次年,在牡丹花开之时,白居易如期而至,看见牡丹花开,又想起了元稹。白居易《重题西明寺牡丹》:

  往年君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
  今年况作江陵别,惆怅花前又独来。
  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

  一个人在西明寺赏牡丹,自然无法愉快,惆怅挥之不去。白居易再次为不能与元稹同赏牡丹而抱憾。两首牡丹诗,转弯抹角,表达了对当朝皇帝李纯的失望,对朝政混乱的愤慨。倒也恰好说明,赏牡丹已是当年的时尚。白居易一而再、再而三欣赏牡丹花,既是对“国色天香”的肯定,又加上了一层“美中不足”。白居易喜爱牡丹花,《惜牡丹花》即是佐证:

  惆怅阶前牡丹花,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气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诗中“阶前”点明了赏牡丹的地点,即白居易家栽种有牡丹。“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牡丹开放晚,牡丹花凋谢,意味着春天即将逝去。这《惜牡丹花》,其实也是惜春。“两枝残”到“摧残尽”有时间距离。因为“晚来”,一夜天气变化无法推测,担心刮起“风”来,第三枝、第四枝……难免被吹尽。于是“夜惜衰红把火看”,饶有兴致。

  从满城皆为牡丹醉的欣赏牡丹风潮中,白居易看到了时弊之害。白居易《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这一年的暮春,长安车水马龙,原是牡丹盛开时节,买花者纷至沓来。枝繁叶茂,鲜红欲滴,五捆白绢价钱。有一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之地,他没有见过这样奢侈的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其内心积怨与不满不言而喻。

  白居易所任“江州司马”,类似于今日之九江“市长”。那是一个“大社会、小政府”的时代,“市长”的工作远不及今日之繁忙。加之,九江的花卉远比之长安要多,白居易花不少心思赏花。春季赏杜鹃、赏桃梨、赏牡丹,盛夏之际赏紫薇。白居易曾在都城长安的紫薇省任职,自称是“紫薇郎”。在九江见到紫薇花时,触景生情,五味杂陈。白居易《紫薇花》: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白居易初到九江任上的春季,看到了梨花,不是“雪作肌肤玉作容”之美,而是“一树江头恼杀君”。白居易《江岸梨花》: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在观赏桃花时,白居易将被贬谪之后的心境与生境融汇其中。因此,《大林寺桃花》可以称之为这一时期白居易诗词的重要代表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是庐山历史上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花径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2公里,海拔高1035米。因海拔高,温度低,节令迟,桃花开放晚。山下的桃花已经凋谢,而山上桃花正开,这为错时赏花开了一扇窗。

  其实,在白居易的老家,也是赏桃花理想的场所。白居易《下邽庄南桃花》: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白居易因官场不得志,看见老家的桃花盛开,不觉得“人面桃花相映红”,反而觉得“下邽庄南桃花”像是聪明才智“自开自落”,令人扼腕叹息。

  梅花自古是名花,白居易诗作中自然也少不了梅花。白居易曾在杭州任职,西湖是人间美景,喜欢饮酒赏花的白居易,自然免不了邀请朋友饮酒赏梅。白居易《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
  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
  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
  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唯无薛秀才。

  诗中“薛秀才”即薛景文。之前,白居易曾与他一同饮酒寻梅,题诗相赠。不想一年后,景色依旧,故人与世长辞。以繁花比照凄清,乃诗人词家娴熟手法。

  在唐代,尚没有专门供赏花的樱花树。樱树,所开之花为樱花,所结之果是樱桃。自然,那时的樱桃花,没有今日樱花繁盛美丽。但是,园林诗人白居易还是写作了不少以樱花为题材的诗作。白居易《樱桃花下有感而作》:

  开成三年春,季美周宾客南池者。
  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风光饶此树,歌舞胜诸家。
  失尽白头伴,长成红粉娃。停杯两相顾,堪喜亦堪嗟。

  与朋友饮酒作乐,自然不止一次。因饮酒而伤感也不止一次。白居易《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似霜。
  渐觉花前成老丑,何曾酒后更颠狂。
  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

  红色的樱花与白色的头发相比较,内心伤处自然随之而来。白居易《樱桃花下叹白发》: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
  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令白居易陶醉的不仅有花,也有酒。也许,“瓮头竹叶”是白居易的最爱。白居易《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崔二十四同》: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
  似火浅深红压架,似饧气味律粘台。
  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
  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翁头即酒瓮的口,竹叶即竹叶青酒名。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一年有余。他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风情相当了解。

  一个人在极度失意的时候,似乎看到什么东西都会与失意以及失意的根源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有病乱投医。《紫藤》告诉人们,白乐天也有不快乐的时候。白居易《紫藤》: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紫藤朦朦胧胧,藤叶青翠,扶疏而上,花穗秀丽,甚是优美。谁知,紫藤具有杀伤力?下部如蛇盘曲,上部绳索缠绕。可怜中间被缠树,渐渐失去活力,直至枯萎而死。紫藤枝条似柔弱无力,袅袅娜娜悬空而挂。哪知缠绕树的力量为千夫力所不及!先示弱而后为害,恰像那朝中的奸佞,附着权势,君主迷恋,不舍抛弃。又像妖妇,日夜蛊惑丈夫,其夫头脑不清醒,也不能她除。治国与治家一个样,要察其毫末,知其利害。如若任其发展,后果不堪。种树养花,为人处事,以藤为戒。

  与《紫藤》相比,不起眼的桐花,没有那么多花花心思,犹如北方人的性格,理想信念坚定,轻易不可动摇。白居易《桐花》: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白居易是诗人中的园艺家,园艺家中的政治家。当看到美丽之花时,他会联想到“人民群众”的疾苦;当看到其貌不扬的花时,他会联想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随着年龄增长,“人民群众”在白居易心目中的分量也在增加。白居易《杏园中枣树》: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这是一首哲理诗:枣树虽然外表不显赫张扬,但在东风吹拂中却自信成长,生机盎然;不甘让世人攀玩,但愿做大车的轮轴材料。写作《杏园中枣树》时,白居易已经不再计较“仕途通达,春风得意”。曾经“臣世济国,一展鸿图”的志向,已经成为过往。这种心境,使他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大车大料。当然,白居易还没有站在人民领袖的高度,振臂而呼:“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白居易对花木精神的把握,永远值得后世学习。他写“花中西施”,他写“花中嫫毋”,甚至连不知名的花也写,足见“花痴”之名绝非虚传。白居易《紫阳花》: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在招贤寺,有一花无人知名,该花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大家不知其名,白居易便名之“紫阳花”。有学者研究认为,白居易诗中所云“紫阳花”,如今日本人仍称之“紫阳花”,而中国人学名称之八仙花,别名绣球花、紫绣球、阴绣球,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白居易52岁时,一头如霜的银发。55岁时,已是满头白发。那个时代,没有染发的技术,白头发“一目了然”。52岁至55岁,头发由“霜白”变“雪白”。由“黑发”变“霜白”,再由“霜白”变“雪白”,自然是老之将至的象征。发色的些微变化,必然带来心理暗示,引起心里变化。如果,再联想起先走一步,已经成灰的故人,眼前的鲜花,眼前的美人,恐怕也难以诱发澎湃激情。白居易《花前叹》:

  前岁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岁课年功头发知,从霜成雪君看取。
  几人得老莫自嫌,樊李吴韦尽成土。
  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
  花前置酒谁相劝,容坐唱歌满起舞。
  欲散重拈花细看,争知明日无风雨?

  白居易的诗文,大多文字多浅显,意思直白,一看便知所云,无须大伤脑筋。然而,白居易也写作过令人捉摸不定,大惑不解的诗,并在后世掀起无休止的是非争论。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不知有多少人为解开这首诗而大伤脑筋。有学者认为,这是诗人遭遇“色诱”,在一次“偷吃”过后,留下的“诗情画意”。诗中“朝云”,借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诗中“花非花”,暗喻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夜半而来,黎明即去。元稹《梦昔时》记梦中重会一女子云:“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真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在招妓者心中,她来时不多,宛如春梦。而她去后,又像是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白居易的《花非花》,颇有几分“朦胧”的味儿,给人以“雾里看花”之感。以至于有人将白居易《花非花》冠名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朦胧诗”。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来,“樱桃小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成为美女的重要标准。

  白居易一生营造园林,园林也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广泛题材。除以上以花为题材的诗作外,以树为题材作诗也不少。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对于这首诗,河南尹卢贞有一和诗的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永丰坊是东都洛阳的坊里名。春日垂柳,咏物言志。春风吹拂,千丝万缕。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柳枝柔嫩多姿,秀色夺目,随风飘荡,轻盈袅娜,比丝缕柔软。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背阳阴寒,“荒园”无人所到,白居易对垂柳落寞深惋惜。

  南方的竹子多,北方的槐树多。白居易的故乡在槐树下,亲人在槐树乡。思乡之情,念亲之情,自然会将槐树写进诗作之中。白居易《庭槐》:

  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稀。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
  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
  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
  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

  用现在的话说,白居易算是“人民诗人”了。作为“人们诗人”,自然免不了要复活“青松精神”。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公元846年8月,走过了75个春秋的白居易在东都洛阳与世长辞。死后,白居易葬于洛阳龙门东山琵琶峰。后世为了纪念“人民诗人”,规划建设了“白园”。“白园”依山而建,苍松翠柏,秀丽古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白园”,写诗人与读诗人一起,“人民诗人”与“人民群众”共享园林艺术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