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不可不知的4大风险点!

 荣悦 2016-10-07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时,由于项目本身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能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具有其客观性。审计风险也具有普遍性,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周期长,审计内容复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审计风险。我国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体系并不健全,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道德素质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决定了审计风险的潜在性。但跟踪审计风险往往可以通过釆取措施进行规避,那么第一步就是要认清风险点!

风险点一:审计介入引起的审计风险
       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程序复杂等特点,建设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及工程竣工中每一个阶段都对跟踪审计的定位要求很严格,但对于跟踪审计从哪个阶段介入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跟踪审计的介入点与施工过程关系密切,如果介入点选取不当,会错过重点工程的跟踪审计,引起审计风险。

风险点二:审计人员引起的审计风险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同与一般的财务审计,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财务审计能力,还应具有建设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若偏低,会增加审计的风险甚至是出现审计错误。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决定了审计行为的偏差,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薄弱也会增加审计的风险。审计人员若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在现场审计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审计效果。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联系密切,在整个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若出现道德问题,违背了审计相关规定,不仅会带来审计风险,而且会给项目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

风险点三:审计机构引起的审计风险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审计机构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但由于我国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体系并不健全,对社会审计机构的资质及人员构成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社会审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

       一方面,建设机构在选择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时也存在风险。若选取的审计机构及其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审计水平偏低则会增加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而且社会审计机构往往看重审计费用而忽略审计业务水平,这也会增加工程跟踪审计的风险。

       另一方面,社会审计机构对审计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会带来审计风险。社会审计机构大都釆取按业务收入比例给予提成的方式来鼓励审计人员。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反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风险点四:外部因素引起的审计风险
       在较长周期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因素,在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审计资料不全、合同条款描述不清晰、施工单位伪造工程变更或伪造现场签证等现象,影响审计人员对事情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无法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这些外部因素也会给审计带来风险。


来源:《工程经济》2016年 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