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已成为甘肃省未来10年至15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商学院王学军教授主持完成的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问题研究》,就推进全省特色优势产业跨越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培育和壮大甘肃特色优势产业,要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势产业、大中型企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以延伸产业链和培育产业集群为方向,以自主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走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石化、有色、冶金、能源四大特色经济,加快建设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钢铁冶金、煤炭、风能、机电产品、专用设备、新型建材、医药制造、特色农产品十大生产基地,着力打造石化、有色、冶金、机电、食品、医药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能源、新材料基地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1.改造提升石化、有色、冶金、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再造传统支柱产业新优势。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加快装备制造企业重要设备更新换代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力度。3.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制药等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比较优势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围绕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骨干大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4.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坚持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特色、区位特色、行业特色和品种特色,做大做强马铃薯、制种业、中药材、草食畜牧业、啤酒大麦、果蔬等六大主导产业。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服务业引导资金投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掘整合旅游资源,培育精品线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力度,加快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较快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抓住西南与西北通道建设以及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机遇,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面向西部和中亚的兰州物流基地。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