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降压十法

 shiping2008 2016-10-07


此文短小精悍,凝练实用。详细例解针刺治疗高血压十种方法,全是干货,值得细读与收藏。



测量标准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高血压研究组所拟定的标准:

(一)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

(二)收缩压年龄在40岁以前超过140毫米汞柱,40岁以后超过其年龄加100的岁值为高血压。以治疗最后一次作为疗效标准。

01
class
(一)人迎洞刺

又名窦刺,其穴正当颈外动脉窦处故名。

操作方法:让患者仰卧,头部低位,先用手掐脖子,如患者感到头晕时,则不宜用之。

刺法:左手摸到人迎动脉,用手指固定,右手持1.5寸毫针刺在动脉壁上,不可过深,易导致起小包。针后见针柄颤动为恰好。不用手法,十秒钟起针。留针时间最长不超2分钟。亦治支气管喘息、胆石痛、胃痉挛、头痛、眩晕。


02
class
(二)隔俞皮内针

如病人过胖,不易摸到动脉窦,则用隔俞皮内针。依常规找准穴位,埋藏1号皮内针一支,双侧埋针,可留针3~7天。


03
class
(三)耳后降压沟

操作方法:在对耳轮后面上2/5处有静脉可见,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豆许。此法并可抢救由高血压而发生的危殆变化。


以上三种方法,均在针后10秒钟降压


04
class
(四)太渊脉刺

找准穴位,用2寸针刺在挠动脉寸口部位,不用手法,见针柄颤动为度。如针不动时,可微提调整。针尖应刺在挠动脉壁上,不可过深和过浅。留针5~10分钟。


05
class
(五)眼针降压

眼针疗法经辽宁省卫生厅鉴定后,已在各地逐渐推广,降压穴位刺双肝区(必须学过眼针疗法,按常规操作)


06
class
(六)鼻针降压

鼻针共有九穴十九点,其中只有两个穴位是原有穴位,即印堂和素髎为降压上下两点。找准穴位,用5分不锈钢针以45°角向上斜刺。用其它方法无效时可采用鼻针。


以上三种方法均在针后5分钟降压。


07
class
(七)太冲泻法

操作方法:找准穴位,针刺得气后,可用提插方法。适应症为肝阳上亢,眩晕较重之高血压症。


08
class
(八)合谷透后溪

操作方法:手掌侧置,用3寸毫针,由合谷刺入,针尖向后溪方向而进,达到得气。

应症: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口燥舌干,食欲不振,大、小肠有淤热者。针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透天凉尤佳。


09
class
(九)三里降压

找准穴位,常规操作。对体质素弱,有胃肠病而患高血压者,宜用此法,手法以补法为合适。


10
class
(十)石门降压

石门在古针灸书记载:女子不可针石门,针之则终身不孕。现在正宜利用此穴为计划生育而使用于针刺避孕。



本文摘自《中医药学报》

作者:彭静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